-
李克强偕夫人到访马六甲 为何专程拜访郑和文化馆?
关键字: 李克强李克强郑和李克强郑和文化馆郑和文化馆郑和文化馆李克强李克强马六甲马六甲李克强站在马六甲河口的陈金声桥上,面南而立,右边是拥有无数百年老屋的唐人街——鸡场街。在“郑和文物纪念廊”里,高大的郑和塑像矗立在这儿。鸡场街路口,一艘仿造的红色“郑和宝船”,高耸入云地“泊”在一个高台上。街道两侧,郑和客栈、郑和茶馆等招牌,让人感受到郑和文化在马六甲影响深远。
鸡场街尽头,靠近一家名叫三叔公的商店右手边,有一条小巷子。闻名遐迩的私人博物馆——郑和文化馆,就藏在巷子里。陈达生馆长此前表示,虽然李总理在文化馆参观可能只有短短半小时,但文化馆安排了诸多参观内容。
他介绍说:“我们会把整个文化馆的东西介绍给他!第一个展厅是郑和在中国,比如郑和出生的地方是昆明,然后郑和如何到南京、北京,又到东南亚,然后到阿拉伯国家,最后到非洲。这些都可以看到;因为我们在马六甲, 所以我们还有个马六甲馆,里面又有三个厅。第一个厅是马六甲的历史,第二个是马六甲如何与中国文化交流,中国把所有的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等介绍到马六甲来,又如何把马六甲一些土特产运到中国;第三个展厅是郑和在马六甲推动工商业以及采矿业等;再下来,就走到模仿郑和宝船的一个船那里,这个船有五层楼高,各种各样的货仓里面展示的是上百个郑和当年用的一些大瓮,装东西的。”
除了郑和文化馆,为纪念郑和而建的 “三保庙”也位于马六甲市城内。整个建筑飞檐翘角,红柱粉墙黛瓦。据传,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从中国运来的。大门上一副对联十分醒目:“五百年前留胜迹,四方 界内显英灵”。庙内一尊戎装佩剑的郑和像,上挂“郑和三保公”篇幅,两旁排列着许多文官武将的神像,表达了马六甲人对郑和的颂扬和缅怀。
三保庙旁有一口三宝井,相传为郑和所挖,井水清澈甘甜,被当地人视作圣水。
历史资料:
郑和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也是和平亲善的使者。据史料记载,郑和非常重视所经过或驻扎国家的风土人情,每到一处,必做到"入国问禁,入境问俗"。
不止如此,郑和还协助弱小的国家抵抗外国的欺凌和侵略,清除沿海海盗,保障渔民及商船的安全和正常贸易。马六甲王国在郑和驻节后的100多年中享有安宁的日子。而马六甲海港更成为当时东西方贸易活动的主要商港。
郑和下西洋极大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物物交换贸易。郑和把中国的陶瓷,丝绸、茶叶等带到东南亚,并把东南亚的香料、染料等带回中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把中国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传授给到访的国家。
(综合自中国政府网、国际在线、新华网等)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关文平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01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82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6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