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偕夫人到访马六甲 为何专程拜访郑和文化馆?
关键字: 李克强李克强郑和李克强郑和文化馆郑和文化馆郑和文化馆李克强李克强马六甲马六甲李克强马来西亚当地时间2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结束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一个多小时后,即驱车前往马六甲州访问,李总理夫人程虹陪同访问。马六甲州同中国渊源深厚。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曾五次驻节马六甲,在当地留下许多友好交往的历史遗迹和动人佳话。李克强一行专门来到郑和文化馆参观。
郑和文化馆是私人博物馆,位于马六甲河口的唐人街鸡场街尽头
郑和文化馆建于2005年,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华侨出资建造,在马六甲郑和官仓遗址上建成。该馆馆长陈达生介绍:“郑和当时下西洋以马六甲为中转站,他很多货物都全部集中在这边。这个地方叫官仓,那我们就在官仓的遗址上建立起这个郑和文化馆。”
郑和该文化馆总面积八千平方米,共三个楼层,分郑和在 中国、郑和在马六甲、郑和宝船三大部分,郑和文化馆设有明皇宫、马六甲厅、妈祖宫、科学航海厅、李甲茶馆、郑和宝船、官厂模型、元明瓷器珍藏、郑和生平木偶戏,展出郑和下西洋所带的数百件瓷器、海产品、宝船模型等,还布置模拟了郑和船员生活场景。这给很多参观过这里的游人留下深刻印象。
李克强仔细观看郑和井及反映郑和在马六甲的许多印记展示,并签名留念。李克强说,郑和的“和”字代表了和平、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崇尚和平、亲仁善邻的生动写照。这番话引起在场人士强烈共鸣。
李克强说,中马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600多年前,郑和的船队带着和平、友谊来到这里,开展互利的商业文化交流,并帮助维系当地的和平与安宁,是和平交往、互利友好的使者。李克强与当地民众代表亲切交流,并向他们赠送了当日首发的马来文版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
为何专程拜访郑和文化馆?
行程满满的李克强总理,为何专程赴马六甲州拜访郑和文化馆?日前,马来西亚多家主流媒体刊登了李克强题为《历史的航道、崭新的坐标、扬起的风帆》的 署名文章。这篇1800多字的文章,用了近五分之一的篇幅引述郑和下西洋的例子: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下西洋,五次经过马六甲,在中马两国史书上留下丰 富的记载,三宝山、三宝井和许多美丽的故事广为流传。
李克强将此归功于郑和当年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据记载,郑和在这里敦睦邦交, 发展贸易;帮助当地军民修筑城墙,驱逐海盗,平息冲突,维护海上安宁;传播农业、制造、医学等生产生活技术。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来到富庶之地, 并没有搞掠夺,也没有搞扩张,更没有搞殖民,留下的是当地传颂了几个世纪的善举和义举。
22日,李克强车队抵达古老而繁荣的巷子,街边的店铺自发地挂起欢迎中国总理的横幅,沿街民众热情地挥手欢呼致意。郑和文化馆里的船具、瓷器等展品众多, 场景、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郑和下西洋时的壮阔场景,以及向当地民众传播农业、渔业、纺织业等方面先进生产技术的鲜活画面。
李克强还在马六甲州元首卡里尔陪同下听取了马六甲临海工业园区项目介绍。目前,广东省正在同马六甲州积极对接发展规划,筹建集海洋高科技产业、深水码头、 物流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临海工业园区。李克强实地眺望马六甲海峡,他表示,马六甲地理位置优越,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愿为中马地方间开展互利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鼓励中国企业参与工业园区的建设。
马六甲处处可见郑和当年雄风
始建于1403年的马六甲古称满刺加,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南部,南临马六甲海峡。它是郑和船队开往东南亚以西地区的必经之地。曾有媒体报道,马六甲市的华侨和中国血统的马来西亚籍人,占全市人口的75%,这里的人对郑和也最为崇拜,在马六甲处处可看到郑和当年的影子。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关文平
-
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12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41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18“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98“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32最新闻 Hot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