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雯娜:瑞典实施“歧视性核酸政策”,中国游客可以起诉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海雯娜】
当地时间1月27日,瑞典政府发布声明,将针对自中国入境者的临时限制措施延长至2月18日。
这件事情要追溯到2022年12月,当时随着中国更新优化其疫情防控政策,欧盟国家更新了其对中国的入境政策。瑞典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于1月4日向成员国做出声明,建议加强对从中国进入欧盟国家的航班进行更为严密的疫情监控,并建议各成员国自行要求入境的旅客在来欧洲前进行核酸检测。
瑞典政府也于1月7日出台限制措施,要求所有自中国入境的人均必须提供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无论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
欧盟:“强烈建议”各国要求自中国入境者提供新冠阴性证明、检测入境航班废水。图源:视觉中国
瑞典政府的政策是否构成歧视中国民众?
瑞典政府的这些做法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激起了很多人的愤怒。这是因为相比于德国的政策(凡是从中国(包括澳门)出发并入境德国的12岁及以上的旅客,离境中国时必须出示核酸阴性证明),瑞典的政策上加入了对一些人士的核酸检测豁免:
“瑞典或其他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的公民、具有欧盟和欧洲经济区长期居留身份者(包括持有欧盟和欧洲经济区居留许可者)和外交官除外。”
很多中国民众指责瑞典政府在公开实行针对中国人的歧视。瑞典政府官方微博还于1月9日特地在该微博下的评论里备注:
“临时入境限制并非仅适用于中国公民,而是适用于所有从中国到瑞典旅行的人。例如,从中国出发入境瑞典的美国公民和澳大利亚公民,需提供阴性证明。对于儿童和瑞典/欧盟/欧洲经济区长期居民的豁免,亦适用于中国公民。例如,常居瑞典(持有居留证)的中国公民无需阴性证明。”
瑞典的核酸政策。官方截图
我认为,瑞典政府这一政策在法律上是否构成针对特定国别公民的歧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讨议题。我将在此文中向读者展示“歧视”在欧洲的人权法体系中是如何定义的,并提出在面对一个欧盟国家系统性歧视政策时可以采取的法律应对手段。最后,我想就这一政策制定的背后政治因素发表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事实上,歧视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定义的概念。只有法律上认定的歧视才有可能导致歧视行为的实施者接受纠正甚至惩罚,在自己国家法律认定的歧视,在别的国家未必就会被他们的法律认可。因此在本文中,我们探讨的是瑞典对中国前往瑞典的游客所实施的入境限制措施,是否构成盟法律上认定的歧视行为。
瑞典是欧盟成员国。原则上,欧盟所制定的法律其优先级均高于欧盟成员国的国内法,包括欧盟成员国的宪法规定。这样就是说,只要是欧盟法律认为瑞典的政策存在歧视,无论瑞典国内的法律是否对此有争议,瑞典的法院需要执行欧盟的法律裁定。
这是欧洲的国家自愿加入欧盟的前提条件,即让渡一部分国内的法律权威并将部分司法管辖权交与欧盟法院。
当然,在现实层面上,基于协定议题的类别和内容,这种权威性也会进行各种易于被成员国接受的调整或者豁免,除此之外成员国宪法和欧盟法律产生一些冲突的案例也时不时发生。
在欧盟的现有司法体系中,反歧视是人权保护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这一议题的具体条约(treaty)、法规(regulation)、指令(directive) 和判例(case)非常丰富。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意义的反歧视法律条款有:
《欧盟基本权利宪章(EU fundamental right charte)》第21条:
1. 任何基于性别、种族、肤色、民族或者社会起源、基因特征、语言、宗教或者信仰、政治或者其它观念、是否是某一国的少数民族、个人财产、生育信息、残疾、性别以及性取向的歧视都应被禁止。
2. 在条约的适用范围内以及在不影响其它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基于国别的歧视应被禁止。
《欧盟基本权力宪章》第21条。
《欧洲人权公约(EU Convention of human right)》第14条:
公约所界定的人的权力和自由,应当在不受以下类别的歧视下得到保障: 性别、种族、肤色、语言宗教、政治或者其它理念、国籍以及社会来源、是否是一国国家少数民族的一员、财产、出生信息或者其它身份特质。
《欧洲人权公约》第14条。
需要请读者特别注意的是,虽然上述两个反歧视法律条文都是欧洲发起的,但是它们分别隶属于完全独立的两个司法体系。假设欧盟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那么《欧盟基本权利宪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欧盟宪法的重要组成。
因此,如果一个欧盟成员国政府或者欧盟的政府机构违反了《欧盟基本权利宪章》法律条款,欧盟法院(Court of Justice of European Union)会具有对这类案例的司法管辖权并裁决这类政策和政府行为是否“违宪”。
总之,欧盟法院对欧盟成员国的政府行使国家权力起到监督和合法限制作用。而欧洲人权法院(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是一个只对签署了《欧洲人权公约》这一国际法的成员国有管辖权的法庭。
在这个体系下,只有某一国家的侵犯人权的直接受害者,在穷尽了其国内的其它可能手段都无果的情况下,才能够起诉人权侵犯国政府。很少有纠纷会走到欧洲人权法庭直接判决的层面。
在纠纷发生的时候,通常“欧盟平等和人权委员会”介入并施压可能的违法组织或者个人,使得不当措施得以及时纠正。
有了这两项法律条文作为参考,我们回顾瑞典政府的入境政策。当一个人从中国前往瑞典,进入瑞典的领土即享有瑞典和欧盟法律所保护的各项基本权力,其中就包括不受歧视的权力。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欧盟法律认定的歧视类别,包含基于国别的歧视。这一点在上述两个法律条文中都清晰写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逾9成相机产能转移至泰国,索尼称不会撤离中国市场
2023-01-29 17:56 观网财经-科创 -
假期结束前,东南多省已包机包车跨省招工、接人返岗
2023-01-28 22:08 -
益诺思科创板IPO,最大风险是猴
2023-01-28 18:21 观网财经-金融 -
美CPU巨头业绩现“历史性崩溃”,中国市场成反弹关键
2023-01-28 17:27 观网财经-科创 -
春节市场信心回暖:外卖堂食爆满,90后革新年俗潮流
2023-01-28 16:42 观网财经-消费 -
游客点四个菜花1500元?北海店家回应
2023-01-27 17:39 观网财经-消费 -
阿里辟谣新加坡建全球总部
2023-01-27 15: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辽宁:支持“烂尾楼”项目盘活处置
2023-01-27 14:47 观网财经-房产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1.9%,中国4.8%
2023-01-27 13:52 -
国务院安委会通报辽宁盘锦“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
2023-01-27 10:08 安全生产 -
我警告了几十年,美国量化宽松还是犯了巨大错误
2023-01-27 08:26 观网财经-宏观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3-01-24 08:12 新能源汽车 -
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回暖
2023-01-24 08:00 观网财经-消费 -
网易宣布暴雪停服:感谢玩家相伴14年 将公布退款安排
2023-01-23 16:02 -
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没太多先例,但我们有一个“秘方”
2023-01-22 08:17 这就是中国 -
“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2023-01-21 19:27 美国经济 -
31省份GDP出炉:苏粤差距缩小,陕赣突破3万亿
2023-01-21 14:49 中国经济 -
十七部门: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2023-01-21 11:27 -
哈尔滨拟出新政:三孩家庭购首套或二套新房可获2万元补贴
2023-01-21 08:25 观网财经-房产 -
2022年上海经济运行情况解读:经济运行凸显韧性,功能动能持续增强
2023-01-20 19:29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48“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3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4“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