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德文:这次回家,知道了妈妈的秘密
最后更新: 2022-12-06 11:25:30【文/吕德文】
暑期回家探亲期间,我因骨折在家整整休养了四个月。和母亲朝夕相处,时间似乎静止了。在我离家上车的那一刻,母亲站在家门口,一个劲地重复念叨:菩萨保佑,一路顺风……我也有点不舍,打开手机和她自拍,以便留作纪念。
她很腼腆,说她不上相,却也配合拍照。我拍了两张,有一张她苦着脸,另一张倒是微笑着,却是强作欢颜。
离家时和母亲的自拍(吕德文 摄)
以前,我每次离家远行,她总会去寺庙里求个平安符,或找一些桃条、丝茅、泥土之类的,用袋子装好,放在我的行李箱。她每次这样做,我都会拒绝:这有什么用呢,我又不信。但她总会生气,说不信也不要乱说,拿着又不碍事。我也就勉强接受了。至今,我抽屉里还留存着她送这些物件。
而今,我越来越理解她,但她却不再行关切之事,而是代之以祝福语。
一
她向来不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从小到大,我唯一见她掉眼泪,是两年前父亲去世的那晚。
当时,父亲在医院断气后,医院说要尽快送到殡仪馆去,我哥匆匆忙忙给家里的堂嫂打电话,让她陪母亲一起来见父亲的最后一面。她一见到父亲就忍不住哭起来,边哭边说父亲怎么那么忍心先走了。但悲痛了一会儿,她就平静下来,说父亲上午都还好好的,有说有笑的,怎么就走了。
而我所谓的“从小到大”,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小的时候,根本就无心去和她交流,也没有能力理解她。稍微大一点后,对她似乎一直都有叛逆之心,她哪怕多说一句,都嫌她啰嗦。
上大学以后,每次寒暑假回家,和父母相处一个星期,就觉得平淡无奇,偶尔还会不耐烦,整天找玩伴在外面瞎玩。以至于,哪怕是到了今天,每次我回家乡度假,她对我交代最多的还是“别在外面瞎玩,早点回家”。
只是,我一直将她的话当作耳边风。
现在想来,她自始至终就是把“家”置于生活的中心。她和父亲感情很深,他们不算理想意义的妇唱夫随,也没有文化人的举案齐眉,却也甚少摩擦。他们和大多数底层民众一样,因为要经营家庭,让子女吃饱饭、上好学,和老人以及亲戚朋友处好关系,不得不通力合作。因为长年累月一起劳动和生活,也就磨合出了感情。
他们唯一一次翻脸,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由于父亲没有准备,开学了我们兄弟姐妹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母亲和父亲大吵一架。那时,她是真急了。其实,她也不是真和父亲急,也许是家庭负担越来越重,她的压力实在太大,得要发泄一下吧。
哪怕如此,她亦从未抱怨过生活之艰辛。我在家休养的时候,住在附近的小舅晚上常来一起喝茶聊天。聊的内容,总归也是旧日的艰难时光,忆苦思甜。
外公在母亲只有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小舅还小,大舅也才上十岁,她小时候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小舅说起过去的苦日子时,母亲总会说,“那时候,谁家日子好过?”
她其实不是一个生性乐观的人,却是心宽之人,看人看事总是看到善的和好的一面。她给我描述她小时候的生活,都是一片温馨和快乐。比如,她和几个堂姊妹一起去放鸭子,那几个幼时伙伴至今见面还很是亲切。大人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小孩子会跟在后面捡稻穗,大人收的粮食归生产队,小孩子捡的稻穗却归私人——有些家里没小孩的家庭,就很是觉得不公平。
“那又能怎样呢?”她现在说起这事来还一脸俏皮。
大舅从小就关心她,在她还小的时候,就给她做了一个漂漂亮亮的扁担,用来挑柴火。待到大舅长大参加劳动时,给她买了一双崭新的解放鞋,她高兴坏了。她和大舅的感情保持一生。
小时候,我家的粮食总是不够吃,她带着我回娘家时,经常从大舅家挑一担谷子回家。去年春节过后她去深圳大哥大嫂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她临走之前,特意去看望了卧病在床的大舅。她不止一次跟我说起那次见面,说看着行将就木的大舅,真是心有戚戚,潸然泪下。
她嫁给父亲,也很是情愿的。父亲年轻时白白净净,又有文化。她的亲叔叔是大队长,很是了解我祖父一家的为人,也帮忙做主了这门亲事。而父亲其实自视甚高,一开始非要娶个广东妹子。只不过,错过了几个姻缘,年纪大了,心里着急了,他才不得不“屈就”了母亲。
对父亲的这种情况,她是很清楚的。也许,在她决定和父亲结合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她将无怨无悔地为父亲和我们一家人付出。
二
我在家的那几个月,她每天都跟我分享前一晚的梦境。在梦里,都是她和父亲一起干活的情景。有时候是在田里劳作,父亲在耙田,她在做田塍。
有时候则是在山上烧炭,父亲在进窑,她在扛树。她说,梦境和过去的生活一模一样,她和父亲干活的时候从不说话,各干各的。父亲那副埋头劳作的模样,也是栩栩如生。并且,梦里干的活,真的是累。我打趣说,你们年轻的时候累死累活的,没想到,老了安享晚年了,做梦还是累死累活。
有几天,她心神不宁,也说不上是什么原因,说是要去问仙姑(可以通灵的神婆)。过了两天,她果真雇了一辆摩托车,和她平时一起玩的邻居阿姨到几公里外的村子里找那个神而又神的仙姑。
村子的风景(吕德文 摄)
回来以后,她非常兴奋,不仅跟我分享,还打电话给我远在珠三角的姐姐和哥哥们分享。
仙姑说,我父亲在“下面”生活得非常好,有吃有喝的。他和我爷爷奶奶住一起,天天打牌打麻将,让她不用担心。父亲还跟他说,子女那么孝顺,老家住的房子也是娘家小舅帮忙盖的,就好好享受生活吧。他之所以走了,实在是因为病了,没办法。父亲还说,感谢她当年不嫌弃祖父家穷来和他结合。
她很是感动,说父亲在世的时候也没说过这话。
我这才恍然大悟,她之所以心神不宁,其实是惦记父亲了——很快就到了父亲两周年祭的日子,她是想着先了解一下父亲的情况罢。后来,我跟她交流信神这事,确定她是有神论者,且相信来世之说。在她心神不宁的那几天,有几只麻雀天天在我家窗外啄食,叽叽喳喳的。她很是紧张,或是气愤,偶尔会啐几句。
我先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悟过来,她觉得那是父亲回来了——但在家乡的习俗里,往生的人回家,很不吉利。比如,她就觉得,妹妹那几天头晕,就是父亲“关心”的结果。但我几乎可以确定,那是因为打麻将多了,导致颈椎病发作,供血不足,头懵。
- 原标题:这次回家,知道了妈妈的秘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举行 全体默哀
2022-12-06 09:50 观察者头条 -
贵州:即日起,市内公共交通等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2022-12-06 09:38 抗疫进行时 -
国产鼻喷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2022-12-06 09:30 抗疫进行时 -
北京:12月6日起,进入这些场所可不查验核酸证明
2022-12-06 09:18 抗疫进行时 -
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4988+22859
2022-12-06 09:10 抗疫进行时 -
两省两市不再查验健康码,专业人士:为了便民
2022-12-06 09:00 抗疫进行时 -
连花清瘟卖断货?浙江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告诫书打击囤积居奇
2022-12-06 08:59 -
陕西卫健委:网传“陕西省政府防疫新十条”为谣言
2022-12-06 08:57 抗疫进行时 -
防疫类药品销量上涨,有必要囤药吗?如何合理用药?
2022-12-06 08:24 抗疫进行时 -
送别江泽民同志
2022-12-06 08:13 -
人民日报社论:缅怀功绩,继承遗志,团结奋斗
2022-12-06 08:12 -
北京昨日本土新增1163+3503,其中社会面414例
2022-12-06 08:00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41+536,社会面新增12+2
2022-12-06 07:52 抗疫进行时 -
专家解读:奥密克戎跟流感症状非常相似 重症多为基础病加重
2022-12-06 07:45 抗疫进行时 -
我国科学家找到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的“开关”
2022-12-06 07:36 -
新华社: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
2022-12-05 22:29 抗疫进行时 -
深圳市首批吸入式新冠疫苗开打
2022-12-05 21:11 抗疫进行时 -
保定市民称周边疑似较多阳性?当地回应
2022-12-05 21:02 抗疫进行时 -
国内又一吸入式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2022-12-05 20:58 抗疫进行时 -
多国领导人赴我驻外使馆悼念江泽民同志逝世
2022-12-05 20:55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