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一:害了孩子,肥了教辅,误了国家:减负为何越走越偏?
最后更新: 2020-08-15 08:47:23减负如治水,宜疏不宜堵
“越减负担越重”的悖论可以用“大禹治水”来类比:水是自然的馈赠,源源不绝,正如民众对获取优于他人的教育机会和学历文凭有着难以改变的天然需求;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太大成灾,干涸也成灾,水应该到达需要它的地方,民众的竞争活力与进取意识也同样应该善加引导,而非堵截、打压。正如治水宜疏不宜堵,“堵式减负”也很难成功,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酿成大灾。
所谓“堵式减负”,首先表现为禁止公办教育提供超出规定标准的教育,对超标的学习愿望设置各种障碍。于是许多人转而投奔民办学校、私立学校,或是课后参加各种提高班来抵抗、躲避政策“围堵”。然而,私营机构的商业定位不同于公办学校的使命感,追求盈利的本质使它们千方百计地刺激消费、制造不正常的竞争焦虑,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因此都更重了。后来,减负政策出台升级版,阻止各种形式的学业竞争,好像只允许所有人齐平而坐,不允许有人站起来;为了体现抹平效果,不惜禁止能够显著区分学力差异的公平竞赛,阻塞凭借努力学习通向卓越、优秀的出路——堪称“堵死式减负”。
从降低学业标准、禁止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到破坏考试选拔体系,“堵死式减负”试图从源头入手,取缔竞赛选拔、禁止各种课内外辅导,既取消了教师因材施教的可能,也剥夺了学生个性化求学的权利。如果错误的减负政策继续加码、刚性化,被堵死去路的学生家庭宁可选择上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全英语学校。具不完全统计,由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需求激增,此类学校在近三年内招生数扩大5倍以上。同时,他们许诺高薪和上不封顶的教学自由来挖走大量体制内最优秀的教师,也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
吊诡的是,此类政策透露出一种对现有教育选拔体系的否定,它要达到的那个愿景和我们自己已经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就相互抵触。这种扭曲和内耗大大伤害了公办教育系统的教育工作者;其内在的自相矛盾,扑朔迷离的反选拔式升学系统,令大批有进取心、有金钱但无关系、无门路的城市中上阶层家庭极度失望,不得已而投入到以美国为主的国际学校教育选拔体系中。
2018年美国本科申请被称为“史上最惨烈”,许多SAT 1500分以上的学生无缘排名前30的大学。哈佛大学以4.5%的录取率创下历史新低,纽约大学申请人数2018年也达到75000人的历史高峰,录取率仅有6年前的一半。可见,国际学校之路的竞争绝不可谓不激烈。大批向学进取的家长和学生并不反对苦学、逃避竞争。这些家庭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获得了富足安康的生活,这群“60后”至“80后”的家长自己受惠于国家教育选拔体系,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非要子女背井离乡到海外求学不可,逼走他们子女的是不正常的教育选拔系统和优秀教师从公办系统出走的潮流。
如果说“公办瘦弱,私营肥满”的现象反映“堵式减负”政策的第一波挤出效应,那么中上阶层普遍对国家教育选拔体系失去信任,而私立国际学校、“洋高考”大行其道就是“堵式减负”政策迫在眉睫的第二波挤出效应。
重新确认中国教育的珍贵传统
纵观古今中外,几乎不存在不受批评的教育系统。我们的教育政策不能在改革中失掉战略定力,稍有非议就忙乱地把富裕寡民的小国或政体传统截然不同的大国当做榜样,试图用改变轨道的方式来解决眼前遇到的困难。教育的优化没有捷径,教育问题从来不会因为改变体制或者更换一套观念就自行解决。每一条发展轨道都有各自固有的长短利弊,看似通过变轨就能解决我们眼前的问题,却不知道换了轨道会随之带来新的问题。
并且,每一条教育发展轨道都有与之相契合的政体与国情,轻易的教育变轨会造成严重的系统性内耗和斥力。在减负的名义下使校内教育空虚化,在素质教育的名义下禁止必要的考试竞赛选拔,从小关闭学生通过发奋学习考上自己向往的学校的通道,使所有压力堆积在高考,进而视高考制度为万恶之源,再通过改革架空高考的选拔性,近几年这一系列的政策很难说符合中国的政体和国情。
本文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重新确认中国教育的珍贵传统、重新回归中国教育发展走过的正确道路。
第一,全民的向学之心、通过学业成就改善生活的进取之心非常可贵。东亚的这种文化虽然会加剧考试竞争,但在这个科技创新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时代,比起其他国家存在的高调的反智平等主义、“读书无用论”等懒惰厌学的观念,我们应该以此为文化自信,而绝不是文化自卑。
第二,我国的教育体系已经成功建立起有凝聚力的价值追求和人生实现路径。每个人的学力得到公平对待,同时简明高效地实现国家级选才,这样一种“高考精神”深入人心。高考制度使得大学能够招收到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进而将他们培养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符合主流价值要求的人才,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多地域差异的国家提供凝聚力。2017年高考日,美国福克斯新闻标题直言:“高考,中国能抢走我们学生饭碗的原因”,强烈批评美国远比不上中国对教育的敬重态度。
第三,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数理学科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还拥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积极的价值信念。数学、科学不仅有具体的实用价值,也是高效能的思维训练。国民的数理基础对中国各行各业现代化都很重要,尤其是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领的未来。
世界范围的PISA测试显示,日本在基础教育宽松化之后,中学生的数学应用和科学素养从1999年位列OECD 15国第一,一路下跌到2007年的科学第六、数学第十,媒体纷纷严厉批评:“全世界小学生都知道的知识只有日本小学生不懂”、“科技立国成为泡影”,日本举国哗然。美国由于国民数理基础严重不足,且惧怕数理学习,数学和科学被冷落为“非主流”,其教育领袖认识到新生劳动力的科技创新能力低下将严重影响国家综合实力,才促使中央政府专门支持振兴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首字母缩写)教育。英国教育部更是组团到上海学习全套的数学教育。如果说中国目前的数理化教育仍存在苦学无获的情况,要改进的应该是教育方法和选拔效度,而不是降低课业标准。
再者,不同教育体系和发展轨道的利弊长短随着国际教育研究的深入与拓展越发鲜明可见。过去中国的教育常被诟病“分数至上”、“应试僵化”,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事实证明,严格考试指挥棒下,教育并没有抹杀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由于有效的考试选拔,中国的基础教育实现了有限成本之下的迅速发展。
美国教育一向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为自由社会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其生均花费世界第二,仅次于人口稀少的卢森堡。然而,多次PISA测试一致显示,美国15岁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反而不如亚洲学生。在中国12个省市测试后,PISA发言人安德烈亚思·施莱歇尔指出,即使在中国贫困的城镇和农村地区,学生的成绩也已经非常接近PISA参与国的平均水平。无论在死记硬背类型,还是在考察思维能力的测试中,中国学生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逻辑思维水平非但没有那么糟,还属于国际优秀梯队中的一员。
中国基础教育模式的成功,使得“Chinese Learner”(中国学习者)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专门的教育研究命题。不少研究证实,与西方学生的规律不同,善于记诵的中国学生也同样善于思辨、比较、分析、综合、应用;两者不仅不矛盾,高质量的记诵还是高阶能力的前提。另外,严格的考试还能起到磨炼精神力量、锻造意志品质的效果,这又恰恰是欧美教育界当前最推崇的“Grit”(坚毅)品质。
- 原标题:陆一:害了孩子,肥了教辅,误了国家:“教育减负”为何越走越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总书记这样强调
2020-08-15 08:36 -
盒马:暂停深圳21家门店营业
2020-08-15 08: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两山”理念改变中国
2020-08-15 08:3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生态文明之光照耀美丽中国
2020-08-15 08:2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国家卫健委:新增8例本土确诊,新疆7例广东1例
2020-08-15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新增4例境外确诊病例
2020-08-15 07: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杭州一高校教师被指论文抄袭豆瓣网 校方:正调查
2020-08-15 07:29 学术造假 -
辽宁倡议N-2点餐模式:10人聚会点8人菜
2020-08-14 23:34 -
吴亦凡保镖推抗洪战士?安保公司致歉:推的是工作人员
2020-08-14 23:04 明星那点事儿 -
香港明日起恢复内地经香港转机或过境服务
2020-08-14 22:52 -
香港袭警暴徒中枪后还想申请法律援助,被拒了
2020-08-14 22:41 香港 -
超市员工在汕尾确诊,深圳排查出2人核酸阳性
2020-08-14 21: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交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绝不是哪个国家的“恩赐”
2020-08-14 21:04 -
-
天天学习|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2020-08-14 20:28 -
从习近平阐述的“新发展格局”中,世界捕捉到这些新机遇
2020-08-14 20:2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广东陆丰市南塘镇发现1例新冠确诊病例
2020-08-14 20: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交部回应从巴西进口冻鸡翅检出新冠病毒
2020-08-14 19: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林夕,又“约定”黎智英
2020-08-14 18:34 香港 -
TikTok美国员工计划起诉特朗普政府
2020-08-14 18:29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7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33“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00“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86“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遭美施压限制对华接触?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钱了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
“正事不干杂事一堆,特朗普让美国科研机构‘彻底崩溃’”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