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一:害了孩子,肥了教辅,误了国家:减负为何越走越偏?
最后更新: 2020-08-15 08:47:23导读新高考改革已开始第二批试点,在人们热议高考改革时,中小学盛行多年的“减负教育”“素质教育”遭受巨大质疑。 本文作者力图从国家比较、大国战略的视角,让应试教育“去污名化”。学业负担沉重,以成绩分配资源,不仅意味着社会流动尚未完全固化,给了平民家庭上升的希望和斗志,也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储备人才的必然。 如果教育部门不是提高公办教育质量,反而因为推行减负,将学生和家长推向市场,结果就是南辕北辙,甚至让家庭条件不佳的学生置于更为不利的境地。 本文原载于《文化纵横》2019年2月刊;观察者网已获授权转载。【文/陆一】
近十几年,教育减负的议论甚嚣尘上。各级政府为了回应这种呼声,从教学到考试、从课内到课外,出台了一批批限制性政策,却陷入久治不利的困局。学生的学习状态未见实质性改善,甚至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2018年起,为了彻底封堵“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育主管部门已经不得不宣称要一一审核多如牛毛的民间辅导的教学内容是否超标。眼见这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要问,减负之路究竟是走到了最强攻坚阶段,还是已经日暮途穷?是时候彻底反思该不该把它作为我们的教育改革目标。
以日本为鉴,警惕宽松教育
同样是人口稠密、民众普遍重视教育与学历的东方国家,相似减负的政策日本已经实施了30年,几乎达到了全系统阻截教育竞争的结果,得到的却根本不是期望的局面:
第一,“宽松教育”政策直接导致日本公立学校瘦弱化、空洞化、失去教育威信,私营教育机构过度扩张。其中最成功者运用商业手段,把进取的志向变成应试焦虑,通过超量教育、过度补习把焦虑变现,从而实现超常盈利。
第二,日本“宽松教育”政策下,由于正规公立学校无法提供充分的教育,教育供给由公立向私立转移。这导致优质的基础教育变得越发昂贵,家庭教育负担倍增,全社会的教育不公平扩大。过重的教育负担进而抑制了生育意愿。
第三,国民学力显著下跌,“宽松世代”难以成为“勤勉日本”的接班人。相关政策不仅降低了学业的达标底线要求,还完全不为优秀学生提供国家教育支持,甚至由于反对大规模的竞赛、考试和选拔而取消了学习成绩优秀所带来的荣誉感。久而久之,宽松无压力的成长观念靡然成风,刻苦学习、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确成了不健康的边缘少数。过去30年间,日本教育宽松是宽松了,但也造就了缺乏求知欲和进取心、受不了批评、害怕担责任、整体学力衰弱的“宽松世代”。这种国民性的改变令40岁以上、以勤勉苦干著称的老一辈日本人大失所望。
2016年5月,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在记者会上正式承认推行了30年的“宽松教育”失败,明言“现行教育与当初所期待的宽松教育及其本质性精神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日本中小学将不再削减学习内容,并将从2020年开始全面实施“去宽松化”的新课标。然而,箭在弦上的“去宽松化”政策需要合格的师资队伍支撑,但今天的年轻教师正是长大了的“宽松世代”。他们习惯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严格要求、重视质量、重视挑战。从紧入松易,从松入紧难。日本的例子提醒我们:教育政策的惯性很大,彻底转向至少需要一代人的过程,因此不可不慎。
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剧照
教育减负与大国使命背道而驰
从结果来看,日本的“宽松教育”政策实现了教育的宽松化,但在中国,类似的“减负”政策却使学习负担越来越重。这是由于中日两国的社会情况有两个质的差别。
第一,高等教育的选拔性是大国教育系统的命脉。日本由于多因素交叠,已经丢失了高等教育系统的选拔性,而中国则没有。中国目前的高考竞争激烈,本科文凭(特别是一流大学本科)仍有社会公认的含金量。而在日本,由于18岁人口锐减以及多年来高校过度扩招,上大学变得非常容易,大量高中学业不充分的学生只要交得了学费就能读到本科。这种情况下,整个基础教育的弦松脱了,还动摇了高等教育的“选拔性”这一起点。这种关键文凭贬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们应当警惕的。当然,这不完全是宽松教育政策带来的效果,而是人口锐减和高校过度扩招共同促成的。
更重要的是,大国、强国的教育体系必须保有积极健康的人才选拔系统,这是国家独立自强,进而有资格参与国际竞争的底气所在。许多人羡慕芬兰等北欧小国的教育系统具有低选拔、低竞争性的好处,这是完全没有理解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的使命。小国在世界格局中偏安一隅,虽然教育竞争不激烈、升学压力小,但代价是整个国家的人才资源支撑不了健全的产业体系,只靠自己无法拥有一流的科技与国防实力,从而受制于大国主导的产业分工和经济布局。
正如托克维尔早就指出的,小国的特点就是生活相对自由而幸福,但代价是无力维持国家的独立自主。历史上,日本考试竞争激烈的时期与国家经济增长迅猛、大国雄心上升的时期存在某种一致性。如今日本的关键文凭贬值,高等教育选拔性丢失,看似是教育问题,实则是国势衰颓的表现。它给我们的教训在于:“宽松教育”和“科教兴邦”不可兼得。
第二,日本的“宽松教育”是一种“安逸富贵病”,然而中国人民总体上心态强健,认同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日本“宽松教育”的民意基础在于大多数民众生活富足后不忍心让孩子参与学历选拔的残酷比拼与野蛮竞争。日本在上个世纪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002年更达到普及水平,全体人口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远高于中国。日本社会各阶层的教育供给也非常均衡,经济均质化程度很高,全社会的竞争和阶层流动的焦虑感都不太强烈。这导致国家人才系统的活力大幅降低。
中国的社会结构、发展阶段都与日本不同,基于学历的社会流动还有很大空间,同时教育水平也还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校际差别。中国至少有两个群体的民众不信任“减负”。其一是数量庞大的为造就家中第一代大学生而竭尽所能的家庭,他们相信通过艰苦的竞争可以获得公平的向上流动机会,改善生活境况。其二,许多城市家庭虽然已经摆脱了物质的匮乏,但希望通过比较公平的、唯才是举的方式来获取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他们承认学业负担是向上流动改变命运必须付出的代价,从而抵抗“关系”、信息不对称和金钱等不公平的上升途径。
曾经被报道的“衡水中学现象”,正说明这种全力以赴“造就第一代大学生”的需求在目前依然巨大。而近几年城市教育培训机构的迅猛发展,甚至成为市值超过百亿的上市公司,则可谓第二类群体的奋斗写照。可以说,中国民气尚存,减负呼声虽响,但尚未成为全民共识。在当今中国,参与学业竞争的意愿之强烈,根本“堵”不住。
- 原标题:陆一:害了孩子,肥了教辅,误了国家:“教育减负”为何越走越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总书记这样强调
2020-08-15 08:36 -
盒马:暂停深圳21家门店营业
2020-08-15 08: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两山”理念改变中国
2020-08-15 08:3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生态文明之光照耀美丽中国
2020-08-15 08:2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国家卫健委:新增8例本土确诊,新疆7例广东1例
2020-08-15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新增4例境外确诊病例
2020-08-15 07: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杭州一高校教师被指论文抄袭豆瓣网 校方:正调查
2020-08-15 07:29 学术造假 -
辽宁倡议N-2点餐模式:10人聚会点8人菜
2020-08-14 23:34 -
吴亦凡保镖推抗洪战士?安保公司致歉:推的是工作人员
2020-08-14 23:04 明星那点事儿 -
香港明日起恢复内地经香港转机或过境服务
2020-08-14 22:52 -
香港袭警暴徒中枪后还想申请法律援助,被拒了
2020-08-14 22:41 香港 -
超市员工在汕尾确诊,深圳排查出2人核酸阳性
2020-08-14 21: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交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绝不是哪个国家的“恩赐”
2020-08-14 21:04 -
-
天天学习|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2020-08-14 20:28 -
从习近平阐述的“新发展格局”中,世界捕捉到这些新机遇
2020-08-14 20:2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广东陆丰市南塘镇发现1例新冠确诊病例
2020-08-14 20: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交部回应从巴西进口冻鸡翅检出新冠病毒
2020-08-14 19: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林夕,又“约定”黎智英
2020-08-14 18:34 香港 -
TikTok美国员工计划起诉特朗普政府
2020-08-14 18:29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