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宁:2014年周边外交盘点——东降西携南进北升
关键字: 外交盘点外交周边外交2014盘点盘点2014鲁宁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蒙关系中欧关系岁末年终,算账是咱中国人的传统。国家、企业、家庭、个人概不例外。
国家算账,自然少不了外交。新华社“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盘点2014”,给中国外交算账的标题叫《打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遗憾的是惜墨如金,整本账单只有总目缺乏科目,全文不足3000字,读来很不过瘾。
于是乎,笔者也想算笔账,只是切口很小,仅梳理周边外交这一局部,借观察者网这一平台,与众网友一起分享我国外交日臻成熟老道之喜悦。
“东降”
马年初,习大大亲自出席中央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会议形成三大重要战略共识:第一,深耕、精耕中国周边;第二,会议重新定义的“周边”,跨越传统概念下与中国接壤抑或毗邻的周边国家,而是具有战略纵深的“大周边”诸多国家;第三,注重周边外交三个平衡:一是陆海平衡,二是东西平衡,三是南北平衡。以形成东西联动、陆海互补,南北遥相呼应之态势。
既然是“大周边”。太平洋东岸的美国自然是周边外交之重。当然,美国不但是中国的“周边”,亦是中国的“近边”,从横须贺到冲绳列岛,再到菲律宾,美国军舰飞机导弹年复一年地替中国“义务守卫东大门”。
所谓“东降”,首先是对美国咄咄逼人的“亚太再平衡”降点“虚火”。中国使用的一味主要“降火药”叫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味药,由习大大与奥巴马加州庄园会晤时首先开出。这是一味充满了东方哲学智慧的“中药”,其主要成分叫“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奥巴马信“西药”,对习大大开出的这味“中药”曾存戒心,但也不好公开拒绝“服用”。好在这味习式“中药”药性温润,并且带有挥发性,只要放置在了奥巴马的案头,其日日散发的“芳香味”,注定对奥巴马有潜移默化之“药效”。这不,到了2014年的夏天,克里造访中国,为奥巴马出席北京APEC峰会及访华打前站。尽管表态时依然扭扭捏捏不较痛快,但克里还是代表美方初步认同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味“中药”。
北京APEC,奥巴马如期而至。在中美元首“瀛台散步”时,奥巴马初步与习大大就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诸多共识。在中美的棋局里,中方似乎已占得先机。
中美瀛台会
中美目前具有的对话机制(从战略层到事务层)不下百余个,在古今中外大国关系中绝无仅有,但具体的“对话效果”差别很大。元首之间共识增加,许多事儿推进起来就顺当不少。
于是美国开始“有限度”帮助中国遣返逃美贪官;中美就尽快恢复和结束《信息技术协定》扩大产品范围谈判达成共识;中美达成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中美签署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就各自在2030来要达到的减排目标作出量化承诺;中美决定加快双边投资协定判进程……
除此之外,从去年下半年起,由美国主导的美日、美菲、美澳军事演习皆有所收敛;就缓解中日东海主权冲突,美方也悄然加大了对安倍内阁的“施压”。在人权、人民币汇率、贸易战、网络管控等领域,美方对中国的横蛮无理也稍有降温。还有,对中方在南海岛礁步步为营的“填海造陆”行动,美方虽心里极不爽快,但与过去相比,也算是克制。
在乌克兰危机、油价暴跌、俄美、俄欧对抗、中东恐怖升级等诸多重大国际热点事件中,至少在明面上,美方未对中国作徒劳无效的“过分要求”。
2014年是中美自1979年建交至今全方位交往最为密集、多样的一年。仅从两国经贸关系之单一视角,2014年前11个月中国对外贸易增幅大抵只有全年计划目标的一半,但中美经贸合作总额增幅依然可达6.5%左右,全年有望突破7%的增幅。
“东降”的第二个目标,是降日本色厉内荏之“邪火”。得益于中方在处理对日关系时的有理、有据、有节之方略,外加美国对日本之“敲打”,以及中韩关系升格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韩自贸区谈判完成对日本造成的强烈刺激,中日之间在北京APEC峰会之前达成“四点共识”,为安倍在APEC峰会期间“面晤”习大大开辟了通道。
真正能决定东北亚地缘政治平衡的关系国家是中、美、俄,韩日次之。中俄“背靠背”、中美缓和、中韩热络,日本在中国外交中的分量就自然减轻,朝核问题继续恶化的势头亦能有所遏制。只要日本不甘心被“边缘化”,适当缓解日中关系,就只能成为安倍内阁的一个无可回避的主要外交方向。
评估日本的“邪火”是否有所收敛,从日方对钓鱼岛、东海防空识别区、中国海军编队沿日本周边绕圈海训报道的炒作强度明显降温就可体察一二。此外,中国香港特区上演“占中”闹剧,日本亦比较识相,其官方未就此公开说三道四自讨没趣。
台湾“服贸闹剧”,以及国民党在台岛“地方选举大败”,由于美国的收敛和日本的知趣,台独势力也未敢过分闹腾。到了去年岁未,美国国会批准售台四条护卫舰,但毕竟只是老舰,台海军事实力天平依旧越来越向大陆倾斜。
“西携”
“西携”分为正西和西南两个方向。“携”乃指此两个方向周边诸国与中国携手合作,共搭中国快速稳健发展之快车也。
正西方向:习大大与李克强总理分别造访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实现了中方主要领导人两年之内对出访中亚国家的全覆盖。在“一带一路”战略牵引和主导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全面提升,显著扩展了中国“西进战略”的实施空间。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启动资金1000亿美元),丝路基金(启动资金400亿美元),中国与欧亚经济合作基金正式开始筹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正式通气、D线全面启动。商谈10年、好事多磨的“上合组织”道路运输便利化协议终得签署。“上合组织”扩大成员国计划正式启动。中国与多个中亚国家在对方国家合建工(产)业园区的方案开始进入土建施工。即便是陷入动乱的非“上合组织”成员国乌克兰,中乌经贸、军贸合作也未受多少影响。
“一带一路”由习大大代表中国提出不过一年多时间,沿线50多个国家以不同方式积极与中方接洽,愿将各自的发展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方案进行实质性对接。
在中方主导下,中国与中东南欧国家举行总理峰会,16国领导人悉数到场,欲搭乘中国发展之快车,显示中国正稳步收复东欧国家“失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