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铭:地方官员考核晋升机制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流行看法要纠正
【注释】
[①] 例如,姚洋和张牧扬(2013)利用官员任职地变化,控制了官员个体的固定效应。更多的文献是直接控制了官员个体的特征,包括教育水平、任职经历等(如Lu et al., 2019)。
[②] 与此相关的是,在分税制改革后,地方间竞争诱使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开发和出让来获取土地财政收入,以弥补在分税制下中央从地方 “集中”的税收(或者说“税收损失”)(孙秀林、周飞舟, 2013)。
[③] Wiebe (2021)试图复制相关文献的结果,然后发现,已有文献中有关经济增长与晋升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上是不稳健的。
[④] 吕冰洋(2022)、吕冰洋和陈怡心(2022)还对财政激励和晋升激励相关的文献做了出色的比较。我本人的相关理论工作,仅假设了地方政府最大化GDP(陆铭等, 2004; 陆铭等, 2007)。
[⑤] 周飞舟(2009)还指出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之下,晋升锦标赛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即使是在短期之内,晋升锦标赛都并不一定产生好的结果。
[⑥] 当然,基础设施的回报是一个难评估的问题,因为基础设施既有本地外部性,也有跨界的网络外部性,但至少Shi & Huang(2014)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
[⑦] 即使是任期短的地方政府官员,也被激励以投资于“有利长远”的项目为由,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投资,类似的政策还往往被称为“产业政策”,产生的是重复建设和偏离当地比较优势的结果(吴意云、朱希伟, 2015; Wu et al., 2019; 赵婷、陈钊, 2020)。
[⑧] 有一种例外的可能性是,省内各地之间的市场一体化程度有所加强,相对而言,使得省间的一体化程度弱化。对这个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性问题及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⑨] 集聚效应是指生产要素集中在少数地区来进行生产,能够比空间分散的生产更有效率。
[⑩] 需承认,所谓追求长期、全局、多维的发展目标作为一个理论基准,在文字上是容易表述的,如果要构建成一个综合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却并不容易。陆铭、陈钊等(2021)对相关的理论文献(周黎安, 2004; 陈钊、徐彤, 2011; 陆铭等, 2004; 陆铭等, 2007)作了对比和总结。在较近的文献中,Xiong (2019)用一个委托-代理模型考虑了地方政府追求短期、局部增长的问题;吕冰洋和胡深(2022)考虑了政府财税激励之下的地区外部性问题和包括经济增长、公共服务的多目标问题,因此是一个考虑了全局、多维发展的模型。要在大国的央地关系和地方间关系框架之下,综合地考虑长期、全局、多维的发展受到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并且将其模型化且用数学表述,这是极富挑战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完成。
[11]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个成功的发展模式或改革实践在推广时,要注意其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例如,开发区政策的成功需要以产业集聚为条件,而产业集聚往往又以地理区位为前提,因此,在沿海获得成功的开发区政策并不一定能在内陆地区带来同样的效应(陆铭、向宽虎, 2014; Chen et al., 2019)。
[12] 在逻辑上,这些举措就相当于用“满意度”来评估地方政府绩效(陈钊、徐彤, 2011)。
[13]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逐底竞争”是指,在相互竞争中,行为人争相采取对自己有利,但却对全体有害的策略,最终的结果是社会陷于坏的结果。例如,每个地方都纷纷降低环境保护的要求来招商引资,结果是全社会的环境恶化。
【参考文献】
常晨、陆铭, 2017: “新城之殇——密度、距离与债务” ,《经济学(季刊)》, 2017, 4: 1621-1642。
陈斌开、陆铭, 2016: “迈向平衡的增长——利率管制、多重失衡与改革战略” ,《世界经济》, 2016, 5: 29-53。
陈永伟, 2016: “文化差异对省际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姓氏距离的考察”, 《经济学报》, 2016, 3: 1-25。
陈钊、徐彤, 2011: “走向为和谐而竞争——晋升锦标赛下的中央和地方治理模式变迁”,《世界经济》, 2011, 9: 3-18。
冯净冰、陈钊, 2018: “市场化中的媒体——基于报纸报道汽车召回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 2018, 1: 174-192。
高琳, 2016:《分税制、地方财政自主权和经济发展绩效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 2006: “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 2006, 2: 20-30。
林挺进, 2010: “中国地级市市长职位升迁的经济逻辑分析”,《公共管理研究》, 2010, 5: 45-68。
陆铭, 2016:《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17: “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现在与未来”,《经济学(季刊)》, 2017, 4: 1499-1532。——2019: “中国经济的症结是空间错配”,《深圳大学学报》, 2019, 1: 77-85。——2020: “诊断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下的增长与波动”,《国际经济评论》, 2020, 6: 22-38。——2022: “面向长期、全局、多维发展——中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学”,《学术月刊》, 2022, 3: 58-71。
陆铭、陈钊等, 2021:《大国治理——发展与平衡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陆铭、陈钊、严冀, 2004: “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经济研究》, 2004, 1: 54-63。
陆铭、陈钊、杨真真, 2007: “平等与增长携手并进——收益递增、策略性行为和分工的效率损失”,《经济学(季刊)》, 2007, 2: 443-468。
吕冰洋, 2022:《央地关系——寓活力于秩序》, 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冰洋、陈怡心, 2022: “财政激励制与晋升锦标赛——增长动力的制度之辩”,《财贸经济》, 2022, 6: 25-47。
吕冰洋、贺颖, 2022: “中国特色财政激励体制——基于统一市场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 2022, 4: 24-43。吕冰洋、胡深, 2022: “中国财政分权的整体性解释”, 中国人民大学, 工作论文。
彭冲、陆铭, 2019: “从新城看治理——增长目标短期化下的建城热潮及后果”,《管理世界》, 2019, 8: 44-57。
孙秀林、周飞舟, 2013: “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中国社会科学》, 2013, 4: 40-59。
陶然、苏福兵, 2021: “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两个备择理论假说和一个系统性分析框架”,《比较》, 2021, 3: 128-189。
陶然、苏福兵、陆曦、朱昱铭, 2010: “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晋升吗?——对晋升锦标竞赛理论的逻辑挑战与省级实证重估”,《管理世界》, 2010, 12: 13-26。
吴意云、朱希伟, 2015: “中国为何过早进入再分散——产业政策与经济地理”,《世界经济》, 2015, 2: 140-166。
徐现祥、李书娟, 2019: “官员偏爱籍贯地的机制研究——基于资源转移的视角”,《经济研究》, 2019, 7: 111-126。
徐现祥、李书娟、王贤彬、毕青苗, 2018: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的选择——以高质量发展终结‘崩溃论’ ”,《世界经济》, 2018, 10: 3-25。
徐现祥、王贤彬, 2010: “晋升激励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官员的证据”,《世界经济》, 2010, 2: 15-36。
杨其静、郑楠, 2013: “地方领导晋升竞争是标尺赛、锦标赛还是资格赛?”,《世界经济》, 2013, 12: 130-156。
姚洋、张牧扬, 2013: “官员绩效与晋升锦标赛—来自城市数据的证据”,《经济研究》, 2013, 1: 137-150。
张军、高远, 2007: “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经济研究》, 2007, 11: 91-103。
张五常, 2017:《中国的经济制度(第2版)》, 北京:中信出版社。赵婷、陈钊, 2020: “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区域差异及制度成因”,《经济学(季刊)》, 2020, 3: 777-796。
钟辉勇、陆铭, 2015: “财政转移支付如何影响了地方政府债务”,《金融研究》, 2015, 9: 1-16。
钟辉勇、陆铭, 2017: “财政与金融分家——中国经济‘去杠杆’的关键”,《探索与争鸣》, 2017, 9: 117-124。
钟辉勇、陆铭、李瑞峰, 2022: “增长、补贴与债务:统一货币区的空间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2, 6: 75-88。
周飞舟, 2009: “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 2009, 3: 54-77。——2010: “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3: 77-89。
周黎安, 2004: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 2004, 6: 33-40。
周黎安, 2007: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 2007, 7: 36-50。
周雪光, 2005: “逆向软预算约束” ——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 2005, 2: 132-143。
森, 阿马蒂亚, 2009:《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 李风华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Bo, Z., 1996.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Mobility: 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5(12): 135-154.
Chen, B., M. Lu, C. Timmins, and K. Xiang, 2019. “Spatial Misallocation: Evaluating Place-Based Policies Using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 26148.
Li, H., and L. Zhou, 2005.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9-10):1743-1762.
Lu, M., L. Xia and J. Xiao, 2019. “Prosocial Leadership under Authoritarianism: Provincial Leade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and Fiscal Expenditure Structure in China.”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27(01):5-30.
Poncet, S., 2003. “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China Economic Review. 14(1):1-21.
Shi, H. and S. Huang, 2014. “How Much Infrastructure Is Too Much? A New Approach and Evidence from China.” World Development.56(2):272-286.
Shih, V., C. Adolph and M. Liu, 2012. “Getting Ahead in the Communist Party: Explaining the Advancement of Central Committee Members in Chin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6(1):166-187.
Wiebe, M., 2021. “Replicating the Literature on Meritocratic Promotion in China.” https://michaelwiebe.com/blog/2021/02/replications.
World Bank, 2009.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World Bank,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handle/10986/5991.
Wu, Y., X. Zhu and N. Groenewold, 2019. “The Determinants and Effectiveness of Industrial Policy in China: A Study Based on Five-Year Plans.” China Economic Review. 53:225-242.
Xiong, W., 2019. “The Mandarin Model of Growth.” working paper. No. 25296, http://wxiong.mycpanel.princeton.edu/papers/Mandarin.pdf.
Zheng, Y., M. Lu, and J. Li, 2022. “Internal Circulation in China: Analyzing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Using Big Data for Truck Traffic Flow.” Economic Modelling. 115: 105975.
- 原标题:陆铭:大国治理——高质量发展与地方间竞争的空间政治经济学辨析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万亿级预制菜市场将迎“顶层设计”
2023-08-01 07:54 观网财经-消费 -
大疆:将严格遵守无人机临时出口管制政策
2023-07-31 22:59 观网财经-科创 -
欧盟统计局:欧元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6%
2023-07-31 18:24 观网财经-海外 -
上证指数摸高3300点,A股稳了?
2023-07-31 17:29 观网财经-金融 -
嘉立创IPO:目标估值远超可比公司,2023年业绩是否会下降?
2023-07-31 16:11 观网财经-金融 -
恢复和扩大消费,发改委出台二十条措施
2023-07-31 10:26 观网财经-消费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连续两月小幅回升
2023-07-31 09:57 观网财经-宏观 -
人从众叕!直击2023 ChinaJoy现场
2023-07-30 10: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河南延津:拥有一套住房并结清房贷的家庭,再次买新房按首套贷款
2023-07-29 18:26 观网财经-房产 -
伊利: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7-29 17:56 -
接近监管人士:短期内蚂蚁集团重新上市可能性不大
2023-07-29 17:45 观网财经-金融 -
什么信号?券商板块大涨逾7.67%,中信证券时隔3年涨停
2023-07-28 17:33 观网财经-金融 -
美国二季度GDP大超预期,但真正考验在下半年?
2023-07-28 15:21 观网财经-金融 -
因为销量数据,两家芯片企业“互掐”
2023-07-28 14:36 观网财经-金融 -
正式屈服!日本央行利率决议震撼全球
2023-07-28 14:36 观网财经-金融 -
中国手机市场降幅收窄:华为挤进前五,与小米份额差距不到0.1%
2023-07-27 20:34 观网财经-科创 -
东方甄选自营直播间遭抖音停播,CEO回应
2023-07-27 19: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北第一操盘手”又被罚,操纵115个账户亏损3.04亿元
2023-07-27 18:05 观网财经-金融 -
与中方全面检测有关?“日本对华出口食品面临通关延迟”
2023-07-27 17:12 -
俄共:新历史教材上应该改了这一点
2023-07-27 14:52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81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6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