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铭:国内大循环怎么搞?先找出内需迟迟不能提振的原因
最后更新: 2020-09-04 10:03:25习总书记在最近这次讲话中一再强调内外双循环,强调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这些提法都有利于大家正确地认识形势,把握未来趋势,增强信心。
中国问题的复杂性,说复杂也不复杂,说简单并不简单,关键是大家对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否有认同,不能再有任何针对市场经济本身方向性的一些动摇和怀疑。
观察者网:其次是投资层面,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投资热潮的几个核心部分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当然导致了一些问题,比如房价高企、投资回报率较低、地方财政浪费等,那么在国内大循环政策下,在投资方面应如何进行调整或引导,有效性应体现在哪?过去地方投资遗留的问题有望盘活吗,比如像最近引发争议的独山县?
陆铭: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之前提到的空间错配的结果,这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在这背后还有一个长期存在的误区,就是对于“平衡”的理解。经过多年努力,到今天终于在决策层明确让都市圈、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发展,能够引领下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尊重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导向,但在学术界和社会舆论中,始终认为这个做法不利于城乡和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我多年的学术研究工作,就是在向政策决策界和社会民众普及一个最基本的原理,我称之为“在集聚中走向平衡”。2019年8月26号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公告中使用一个表述,“在发展中营造平衡”,核心就是要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认识到生产要素、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少数地区极集聚是因为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所驱动的这一客观规律,这个集聚规律导致人口持续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小城市向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转移的趋势。
很多人都认为经济的集聚发展不利于城乡和地区间的平衡,关键是因为传统思维将平衡发展理解为经济和人口的均匀分布,这个意义上的平衡当然跟集聚是矛盾的。但是根据经济学理论和世界发展趋势,城乡间和地区间追求的应该是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平衡。从人均收入来讲,有的地方收入高一点,有的地方收入低一点,但是通过人口自由流动,不同地方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同时在收入比较高的地区,生活成本更高,特别是更高房价,这就进一步缩小了地区和城乡之间生活质量的差异。最终,人口和经济资源的集聚就会出现一个动态平衡,有竞争力的、生产率比较高的、适合在大城市生活的,那就留在大城市,当然也有人自愿选择在中小城市生活,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偏好来选择自己的居住地。因此,现在是时候反复强调更新对“平衡”的认知。
甘肃某信息产业园区烂尾楼 图自中国房地产报
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均匀分布的平衡”,恰恰可能造成一系列后果,过去十多年中国一直实施这种“平衡”政策,结果就是需求和供给在空间上的错配,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投入大量建设用地指标、建设资金以及地方政府的融资借债,这种现象违反经济规律,投资回报率低下,地方政府债务高企。
我认为走到今天,如果再不从根本上扭转对于平衡和区域发展协调的一些认知,那么曾经出现的问题就无法的得到彻底纠正。我希望自己最近这些年的研究能够真正帮助大家去体会什么是有效的、协调的区域间发展,以及如何在这种发展路径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均收入平衡和生活质量平衡。
上述问题要得到纠正,还是必须要通过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第一,在人口流动方面,不能存在体制性的障碍去人为阻碍人口流动;第二,在土地资源上,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要逐渐和人口流动方向一致起来,人口流入地要投放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人口流出地的一些闲置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能复耕成农业用地,把调整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跨地区转移、甚至市场交易,最终实现土地和人口相匹配;第三,对于已经形成的地方政府债务要逐渐消化,再不能无效扩张;第四,一些企业如果出现亏损,不能一直通过财政补贴或银行扶持最后变成“僵尸企业”,而应该逐渐转变为对低效率、破产企业的清算,唯有如此才能重新回复到生产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状态,为长期有效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这个道路会非常艰难,但恰恰只有走过艰难的道路,下定决心做,才能让民众和整个市场相信短期的阵痛会带来长期的增长,可以实现有效的、协调的增长,并且民间投资也会跟进。反之,只是空喊让民众坚定信心,就缺乏现实基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新闻晨报推出“进博晨报”,第三届进博会详细“剧透”每周揭晓
2020-09-04 09:02 进博会 -
疫情以来我国首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服贸会有哪些不寻常?
2020-09-04 08:59 -
胜利日!听总书记讲述抗战精神
2020-09-04 07:57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25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0-09-04 07: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的这五句话,掷地有声!(附全文)
2020-09-04 07:55 -
京沈高铁全线贯通 ,预计年底通车
2020-09-04 07:49 高铁世纪 -
王毅:中方正积极考虑提出有关维护数据安全的倡议
2020-09-04 07:13 中国外交 -
教育部:博导不是职称体系中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
2020-09-04 06:41 中西教育 -
日籍男子在港被捕,涉藏匿仿制枪械
2020-09-03 23:31 香港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在京举行
2020-09-03 22:28 -
海报|五个绝不答应!
2020-09-03 21:2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不忘历史,砥砺前行!李强龚正蒋卓庆董云虎参观了这个展览,看望慰问英雄代表
2020-09-03 21:19 上海观察 -
总书记的这五句话 全场响起五次热烈掌声
2020-09-03 20:0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被“放生”一回,黎智英仍有4案待审
2020-09-03 19:59 香港 -
哈尔滨性侵5岁女童嫌疑人被批捕
2020-09-03 18:52 依法治国 -
天天学习|“半条被子”的鱼水深情
2020-09-03 18:1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座谈会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
2020-09-03 18:1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
习近平: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020-09-03 17:41 观察者头条 -
华春莹反问:美国这么多人在中国,是不是都是间谍?
2020-09-03 16:44
相关推荐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34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16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1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2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