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刘元春:中国转型关键期蕴含巨大潜能,不懂行的只看到风险
最后更新: 2024-03-03 08:47:58谈到中国宏观经济,大家通常会从传统的“投资、消费、出口”入手,然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这“三驾马车”是否还能全面解释中国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接受“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访谈时指出,要想真正把握中国宏观经济短期运行的规律和新的特征,必须对“三张资产负债表”进行深入剖析。
此外,着眼于中长期发展,他还提出了“新三驾马车”。从这个视角出发,“中国不像很多国外人说的,在需求端处于转型的艰难期,甚至可能处于‘崩溃’的状态。恰恰相反,我们是处于持续升级和持续创新的前夜,甚至已经进入全面爆发的阶段。”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是观察者网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联合推出的重磅访谈节目,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从房地产、地方债、乡村振兴、金融强国、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领域前瞻并建言2024年中国经济,敬请关注。
【访谈/观察者网 王慧 整理/张菁娟、范维 编辑/冯雪、王恺雯】
观察者网:以往谈中国宏观经济,大家通常会从传统的“三驾马车”入手。但是您提出,短期内要理解宏观经济变化,必须结合“三张资产负债表”,即政府、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您认为2024年这“三张表”会有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刘元春: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是微观主体行为的结果,不足以反映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根本原因。要想真正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新的特征,必须对“三张资产负债表”进行深入剖析。
第一张是政府资产负债表。
2023年我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运行状况相对来说比较紧张,表现在政府负债端出现了明显扩张受阻的现象。地方政府负债端由于难以大规模举债,也就影响了大规模支出。因此,2023年政府支出总体规模较2022年没有明显扩张,原因就是政府负债端受到了很大约束。
从去年底以来,特别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央对于如何进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解决地方债务等问题,实施了一揽子化债方案。这些化债方案对于地方政府负债端有较好的支撑作用,从而改善地方政府的流动性,进一步支撑地方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定位。这是一个好消息。
从资产端我们会看到,政府的资产支撑,一个是财政收入,特别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第二个是基金类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土地出让金。因此,政府的资产端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土地市场的恢复,和国有企业整体的盈利状况,以及国有企业相应的股权价格的回升。
目前看,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调整阶段,虽然这种调整已经开始进入缓和期,但是底部运行的状态依然非常明显。2023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不到5.8万亿(57996亿元),同比减少了13.2%。我认为,如果今年这一收入能够稳定在5.5万亿至5.8万亿的水平,就算成功。这对于地方政府的造血功能,对地方政府积极财政的回归具有很好的支撑。2024年上半年,土地市场可能依旧疲软,但由于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对房地产市场四大方面的举措同步推出,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在下半年的稳定和土地市场企稳回升应该有支撑作用。
今年,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恶化的状况将得到缓解,尤其是负债端。中央政府会加大财政赤字的力度,加大国债以及相应地方债的规模。中央政府的扩表对于整个积极财政政策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构性优化,具有很好的效应。
总体而言,政府资产负债表已经度过了最难的阶段,开始进入到修复、回升的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依然具有复杂性、艰巨性,但是它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全面回归有很好的支撑效应。
2024年1月22日,浙江民营新能源车企的工厂工人检查焊装的新能源车架,自2023年6月起,该公司的产品已出口至欧洲、中亚、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图源:IC photo
第二张是企业资产负债表。
对企业负债表而言,2023年是一个分化之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在这一年是优化的过程:2023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达46332.8亿元,同比增长7.4%。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利润为负增长,资产负债表处于恶化的状态。
一边是国有企业“凯歌高奏”,在很多行业进行布局,另一边却是民间投资负增长,民营企业的信心不足成为常态。
针对民营企业信心不足的问题,国家已经进行了全面布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2024年第一件大事从去年的“稳增长”转变成今年的“稳预期”,从稳定预期的角度来启动大改革、技术进步以及深度的产业结构性调整。同时,又从扩内需的角度进一步布局。
从改革、结构性调整到短期扩内需,这“三板斧”对于预期的调整会有很多提振。这些调整一定要让微观主体有获得感,特别是让民营企业要有明显的获得感。
如果目前所布局的这些政策、改革在2024年能够全面扎实落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的改善会有较好进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菁娟 
-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
2024-03-02 22:04 2024两会 -
吴燕生、刘石泉、王长青、王小军全国政协委员资格被追认撤销
2024-03-02 20:15 高层人事 -
韩正:欢迎更多美国企业界朋友来华投资兴业
2024-03-02 19:40 中美关系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4日12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4-03-02 15:40 2024两会 -
-
全国两会|AI视角看中国的一天
2024-03-02 14:28 2024两会 -
首次完成舱外维修任务!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2024-03-02 13:52 航空航天 -
政协委员:建议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意见
2024-03-02 13:48 -
人大代表:房地产下行期,正是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好时机
2024-03-02 13:48 中国房市 -
网传青海发生洪水致“数十人死亡”?官方辟谣: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4-03-02 11:14 -
东航第五架C919交付入列
2024-03-02 11:07 中国大飞机 -
住建部谈保障性住房:摸清工薪收入群体需求
2024-03-02 10:44 中国房市 -
2024年全国两会哪些看点值得期待?
2024-03-02 10:36 2024两会 -
蔡英文办公室卫兵举枪自杀身亡
2024-03-02 08:46 台湾 -
被批“极为冷血”后,管碧玲竟然摸了男记者的脸
2024-03-01 23:06 台湾 -
云南省原副省长张祖林被查
2024-03-01 21:30 廉政风暴 -
多部门:限定2024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总量为5000万吨
2024-03-01 20:29 观网财经-宏观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通过
2024-03-01 20:25 中国经济 -
打造改革创新前沿阵地、链接全球重要门户、价值创造协同典范!虹桥国际开放枢纽2024年工作现场会在沪举行
2024-03-01 19:36 上海观察 -
山东德州10余名儿童被撞,警方:已致2死6重伤
2024-03-01 18:29
相关推荐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3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22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49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19“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200最新闻 Hot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