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枫:科耶夫的“拉丁帝国”之梦与新中国
关键字: 科耶夫政体政治哲人革命参考文献:
[1] 原题L’Empire Latin:Esquisse d’une Doctrine de la Politique Française,1990年首次刊布(节本),中译见邱立波编/译,《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页3 - 57(以下凡引此书随文注页码)。
[2] 比较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丁一凡等译,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9,页48以下。
[3] 参见Dominique Auffret在其权威传记中提供的“科耶夫年谱”,Alexandre Kojève: La Philosophie, l’État, la Fin de L’Histoire,Paris,1990,页599 – 622,中译见:科耶夫,《法权现象学》,邱立波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页655 - 674。
[4] 比较Marco Filoni,Le Philosophe du Dimanche:La Vie et la Pensée d’Alexandre Kojève,Gérald Larché法译,Paris,2010。
[5] Alexandre Kojève,Essai d’une Histoire Raisonnée de la Philosophie Païenne,Tome 1 – 3,Paris,1968,卷一,页9。
[6] 科耶夫还留下一部手稿《论康德》(Kant,Paris,1973),他去世后由友人整理出版。英文的科耶夫思想评传有三种,德鲁里教授的写得最差,但恰好有中译本(《亚历山大•科耶夫:后现代哲学的根源》,赵琦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比较James H. Nichols,Jr.,Alexandre Kojève: Wisdom at the End of History,Lanham,2007。
[7] D. Auffret,Alexandre Kojève: La Philosophie, l’État, la Fin de L’Histoire,前揭,页393;J. H. Nichols,Jr.,Alexandre Kojève: Wisdom at the End of History,前揭,页63,75 - 79。
[8] 施特劳斯,《论古典政治哲学》,见施特劳斯,《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潘戈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2017(重订本),页102。科耶夫与施特劳斯关于“僭政”的著名讨论,见施特劳斯/科耶夫,《论僭政》,彭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
[9] 科耶夫酷爱摄影,坊间有他在北京拍摄的照片流传。耿飚将军在1971年初才调任中联部部长,笔者在《耿飚回忆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中未见相关记载。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第五卷,页104 – 105,比较页146。
[11] 杨奎松,《蒋介石、张学良与中东路事件之交涉》,见《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页137 - 187。
[12] 阎明,《捍卫珍宝岛》,见氏著,《往事不忍成历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页109 - 132。
[13] Alexandre Kojève,Die religiöse Philosophie Wladimir Solowjews,1926(海德堡大学博士论文));Alexandre Kojève,Die Geschichtsphilosophie Wladimir Solowjews,Bonn,1930。
[14] 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页187。
[15] 朱特,《论欧洲》,王晨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页11。
[16] 比较米利特,《道义上左右为难的核威慑战略》,美国陆军军事学院编,《军事战略》,中国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 ,页351 - 359。
[17] 汪朝光,《1945 - 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页27 - 52;金冲及,《游击战为主向运动战为主转变:从上党战役到平汉战役》,见《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2期,页28 - 44。
[18] 茹阿纳,《圣巴托洛缪大屠杀》,梁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页3。
[19] 比较凯利,《自由的崛起》,王怡、李玉臻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页49 - 67 。
[20] 冯塔纳,《蒙田的政治学:<随笔集>中的权威与治理》,陈咏熙、陈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页14。
[21] 参见Nicola M. Sutherland,The Massacre of St. Bartholomew and the European Conflict, 1559 – 1572,Macmillan,1973。
[22] 茹阿纳,《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前揭,页318。
[23] Vincent J. Pitts,Henri IV of France: His Reign and Ag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12。
[24] 沃格林,《宗教与现代性的兴起》,霍伟岸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页24 - 28 。
[25] 沃格林,《新秩序与最后的定向》,哲泓译,姚啸宇,贺晴川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页86。
[26] 左双文,《国民政府与惩处日本战犯几个问题的再考察》,刊于《社会科学研究》,2012第6期,页144 - 156;徐志民,《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审判日本战犯研究》,刊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5期,页71 - 77。
[27] 彭援军,《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回首金门炮战》,见《海洋世界》, 2003年第10期 ,页44 - 47 。
[28] 王在希,《台湾问题的历史回顾与未来走向》,中国军事文化讲坛主编,《大国战略》,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页173。
[29] 陶文钊、杨奎松、王建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页461 - 553。马歇尔等,《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马歇尔使华秘密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台北:致知出版社, 2013,页431 – 432。
[30] 沃格林,《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孔新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页35 。
[31] 霍布森,《帝国主义》,卢刚,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页3(以下简称《帝国主义》,并随文注页码,凡有改动,依据1902英文版,不一一出注)。这个新译本奇怪地没有选用霍布斯在去世前两年出版的修订第三版(有长达16页的修订版前言和12页“附录”),中译见:霍布森,《帝国主义》,纪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32] 参见柯尔,《费边社会主义》,遇南、吴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3] 比较Willard Wolfe,From Radicalism to Socialism:Men and Ideas in the Formation of Fabian Socialist Doctrines,1881 - 1889,Yale University Press,1975。
[34] 考茨基,《民族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家联盟》,何疆、王禺译,北京:三联书店,1963,页76(以下简称《民族国家》,并随文注页码)。比较考茨基,《帝国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64;伯恩斯坦等,《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帝国主义的谬论》,编译组译,北京:三联书店,1976;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二国际 1889 - 1914年》,何瑞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5] Gregory Claeys,Imperial Sceptics. British Critics of Empire 1850 - 192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页235 – 281。
[36] 方德万,《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 - 1945》,胡允恒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页361 – 416,423 - 425。
[37] 比较陶文钊、杨奎松、王建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前揭,页135 - 162。
[38] 《列宁全集》,第26卷,中央马列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第二版增订版),页324 - 325;比较马健行,《帝国主义理论形成史》,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3,页289 - 290。
[39] 比较列宁,《论帝国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0] 伊诺泽姆采夫主编,《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当代现实》,张承辉等译,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0,页11 – 23;马健行,《帝国主义理论形成史》,前揭,页285 - 336。
[41] 科耶夫,《从欧洲视角看殖民主义》,见邱立波编/译,《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前揭,页188 – 207(以下随文注页码)。
[42] 蔡中兴,《当代帝国主义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页436 - 442。
[43] 比较《纲要》中关于拉丁帝国应该如何妥善处理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殖民领地的资源”的建言,见《纲要》,页23。
[44] 《曾克林将军自述》,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页83,88 - 98;杜士林,《先机挺进东北》,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5,页14 – 15,,32 - 34;王景泽、李德山主编,《中国东北边疆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45] 参见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卢明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页页221 – 287;Michael Sheehan,The Balance of Power: History & Theory,London:Routledge,2000,页24 - 52。
[46] 布朗/南丁/里格编,《政治思想中的国际关系学:从古希腊到一战的文本》,王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页213,217。
[47] 参见Jacques Pirenne,The Tides of History: From the Expansion of Islam to the Treaties of Westphalia,II,London,1963,页466 - 481。
[48] 参见勒高夫,《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杨嘉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青出版社,2018,页11 - 20。
[49] 韦勒,《德意志帝国》,邢来顺译,宁夏: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页128;雷塔拉克,《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王莹、方长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0] 奥茨门特,《德国史》,邢来顺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页95 - 97;比较R. G. Asch,The Thirty Years War. The Holy Roman Empire and Europe 1618 − 1648,London,1997。
[51] 沃格林,《宗教与现代性的兴起》,前揭,页24 - 25。
[52] 西姆斯,《欧洲:1453年以来的争霸之途》,孟维瞻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页15。
[53] Stephen M. Walt,The Origins of Alliance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页181 - 217。
[54] 吴稼祥,《果壳中的帝国:洲级国家时代的中国战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页2。
[55] 卢梭,《政治制度论》,刘小枫编,崇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页33 - 137。
[56]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页53。
[57] 沃格林,《宗教与现代性的兴起》,前揭,页128。
【本稿基于刘小枫教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第一届“法意”暑期班“帝国、革命与宪制”(2018年7月17日)的讲课稿扩充而成,原刊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办《观察与交流》第192期(2019年2月10)。刘小枫教授解读科耶夫《法国国是纲要》共三个部分,本稿仅为第一部分,感谢“古典学研究”公号授权转载。】
- 原标题:刘小枫:科耶夫的“拉丁帝国”之梦与新中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5-16 08:00:44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种,那何不一起谈谈欧罗巴人种和日耳曼人种?
2019-05-08 08:23 70年对话5000年 -
青春的颜色,叫奋斗!
2019-05-03 11:54 新时代之声 -
西藏考古大发现: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人类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宾发现新的古人类物种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华日军细菌战又添新罪证!
2019-03-25 19:19 -
选举产生官员是反民主的,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曾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2019-03-25 17:38 观学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场战争中的英雄和烈士们敬礼!”
2019-02-17 22:47 -
长城城砖被撬坏60余延长米,谁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时代之声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学院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时代之声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新时代之声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时代之声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时代之声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时代之声
相关推荐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34《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88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23“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32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104最新闻 Hot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