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书友:伊拉克民主了,但要亡国了
关键字: 伊拉克伊拉克局势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最新消息逊尼派伊斯兰国ISIS什叶派“我们感觉不到有个国家在那里捍卫我们,保护我们,爱我们,”28岁的阿尔坎·侯赛因(Arkan Hussain)说。这个逊尼派男人住在提克里特附近,那里基本上是在伊斯兰国的控制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开始想着自己的部落和宗派。”
在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女子瓦法·穆罕默德(Wafa Muhammad)也有类似的看法,“要说国家身份,谁也不会为伊拉克流泪。大家都是为自己的宗派或信仰哭泣的,你很少能见到有人为伊拉克哭泣。”
这是《纽约时报》驻伊斯坦布尔记者站站长Tim Arango12月22日的文章中的两个人物。此前一周,Tim Arango还在肯定伊拉克新任总理阿巴迪的政绩,认为他正在“大刀阔斧扭转分裂论坛”。但他的看法似乎又有所改变,伊拉克目前宗派旗帜林立,国家观念分崩离析,“自将近一个世纪前奥斯曼帝国的三个省——巴士拉、巴格达和摩苏尔——合并成为现代伊拉克以来,伊拉克作为统一国家的理念,也许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挑战。”
美国《时代》周刊2014年6月30日封面
一、一个英国女人与现代伊拉克
1921年12月4日,英国女人格特鲁德·贝尔(Gertrude Bell)在给父亲的信中说道:“今天早上我在办公室愉快地划出了伊拉克南部沙漠的边界线。”
直到一战结束前,周杰伦歌中所唱的那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并不存在伊拉克这个国家。它的诞生,与这个英国女人有关。贝尔被认为是一战后建立现代伊拉克最重要的人物。她划定伊拉克的疆界,挑选它的国王。她也在这里去世。好莱坞即将拍摄一部以她为主角、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电影。
这位女外交官至今仍被伊拉克人亲切称为“贝尔小姐”。几十年来,一位名叫阿里·曼苏尔(Ali Mansour)的男子一直看守着她在一处英国人墓地中、被茉莉花丛环绕的高大墓穴。
“我们这里的人热爱她,”曼苏尔说。“她把伊拉克人团结在一起。”
贝尔小姐
1868年,贝尔出生在英国一个富裕的铁器制造商家庭。祖父靠冶炼钢铁发家,设立了英国第一家炼铝厂,并且当过市长、国会议员。1886年,贝尔进入牛津大学,成为该校历史上首名获一等学位的女性。第一学年,她各科成绩都不错,唯独《圣经》知识考得不好。牧师问及原因,她直截了当地回答:“因为我一句话也不信。”从此她开始自称无神论者。就是这样一个无神论者,日后却参与了宗教和种族派系盘根错节的现代伊拉克的创建。
一战后,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失去了对巴尔干地区的控制,对阿拉伯人的控制力也正迅速消弭,德国也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贝尔与她的英法同僚们一起重建中东秩序。尽管伊拉克人把贝尔小姐当做自己人,但她毕竟是英国政府的代表,当年她的行动目标是为英国争取政治和石油利益。
1916年,贝尔随同英军来到巴士拉,后又成为英国驻巴格达高级专员考克斯爵士的东方事务秘书,专门负责处理英国殖民政府与阿拉伯人之间的事务。她是英军情报部门历史上第一位女军官。
作为一战期间英国驻开罗情报部门“阿拉伯局”的成员,贝尔与同事T.E.劳伦斯——对,就是那个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鼓动1916年和1918年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人的起义,为阿拉伯人提供武装。
英国一度与当地宗教领袖埃米尔·侯赛因建立同盟。作为回报,英国开出的条件近乎奢侈——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独立。但阿拉伯人不知道,几个月后伦敦又与协约国盟友法国秘密缔结了《赛克斯-皮科协定》(Sykes-Picot Agreement),这个以双方缔约代表命名的协定将中东划分为英法势力圈。留给未来的阿拉伯国家的,只有贫瘠的荒野。
法国如愿得到叙利亚和黎巴嫩,英国则盘算着利用奥斯曼帝国瓦解后留下的权力真空重划阿拉伯世界的版图,把摩苏尔、巴格达、巴士拉3个半自治省融合为一个新的国家,并置于自身的羽翼之下。
在中东的沙漠中凭空创制一个国家绝非易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后,留下一个烂摊子:摇摇欲坠的基础设施一夜间崩溃,一切能带走的东西被抢掠一空,英国人不得不从头开始,重建教育和医疗设施。
更关键的是,不同宗教与族群间累积多年的恩恩怨怨,让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很难坐到一起共商国是,给伊拉克此后一个世纪的政局埋下了隐患。
正如美国“每日野兽”网站载文指出,此时的贝尔并未脱去殖民者屈尊俯就的傲慢和家长式作风。在她看来,“美索不达米亚是个未开化的国度,伊拉克只能用强权统治”。她的手腕也显得粗暴:提升逊尼派穆斯林和其他少数派的地位,压制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
格特鲁德·贝尔与劳伦斯在战后开罗会议时的合影
1919年英国对中东的图谋曝光前,贝尔和劳伦斯这对曾经志同道合的伙伴就已分道扬镳。劳伦斯反对伦敦的所作所为,贝尔则成为后者坚定的拥趸和执行者。
劳伦斯尊重贝尔的学识之余,认为她“没有思想深度”,在政治上是棵“墙头草”。贝尔坚信阿拉伯国家应该真正独立,而且伊拉克一定会有能人治理独立后的国家。
但她高估了自己和考克斯的声望,低估了宗教在伊拉克事务中的力量和什叶派神职人员的影响。
1920年6月27日,她在信中写道:“在当前趋势下,毫无疑问他们会投靠我们。”但随后一个月,整个幼发拉底中部地区的什叶派部落都起义了。为了镇压起义,数百名英国军人和近8000名伊拉克人丧生。
第二年春天,温斯顿·丘吉尔在开罗召开会议。贝尔是英国代表团里唯一的女性。她的意见被充分采纳。
此次会议的结果就是伊拉克独立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并跟英国签署条约,实际上成为英殖民地。作为惟一的候选人,劳伦斯的门生、曾在叙利亚被法国人驱逐的哈希姆王子费萨尔被推举为伊拉克国王,公民投票支持率高达96%。伊拉克议会通过了《英国—伊拉克条约》,取代了英国委任统治。
当时,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民众根本不识字。
格特鲁德·贝尔对新生的伊拉克信心百倍。她曾在家书中得意洋洋地写道:“离开人世前,我将看到费萨尔统治这片广阔的土地。”
在1921年的一次金字塔之旅中,格特鲁德·贝尔(左三)站在温斯顿·丘吉尔及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中间
1923年考克斯离开巴格达后,她失去了政治保护人。于是她把精力重新投入到以前的爱好考古学中,巴格达考古博物馆就是在她的努力下建成的,这家博物馆奇迹般地保留到今。1926年7月12日,格特鲁德·贝尔猝然而逝。
1932年,伊拉克获得完全独立。1958年以阿卜杜勒·卡里姆·卡赛姆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哈希姆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推翻卡赛姆,建立以该党为主的政权,但由党外人士阿里夫任总统。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为首的复兴党军官集团联合阿卜杜勒·拉扎克·纳伊夫青年军官集团推翻了阿里夫,复兴党再度掌权,推行阿拉伯“统一、自由、社会主义”的纲领,贝克尔出任总统。1979年7月贝克尔因病辞职,复兴党人萨达姆·侯赛因接任总统。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8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19“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1“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4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