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华:中国营改增,为什么外国专家点赞?
关键字: 营改增营业税增值税中国税改营业税改增值税为什么能够减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教授胡怡健给了一个小例子:
假设有一家征收营业税的信息服务企业,为一家汽车制造(征收增值税)提供服务,100万的营业收入,原来按5%营业税缴纳5万元,无法抵扣。改征增值税之后,税率为6%,进项税可以抵扣,假设为1万。这家企业可以缴纳的增值税就=100/(1+6%),之后,乘以6%税率,再减去进项税1万。税负减少为4.66万,相当于给这家信息服务企业让利减税0.34万元。
增值税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避免偷税漏税,因为企业为了少缴税,必须抵扣进项,这一抵扣让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监督,形成了一个“环环征收,层层抵扣”的链条,而且缴税都有记录,税务部门查起来很方便。而营业税,即便某项劳务从A公司流转到F公司,一层一层,税务部门纠查成本太高。
营业税告别历史舞台
2016年5月1日,全国推行营改增。其实这项改革还有个前传。1994年中国分税制规定,对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值税,而对其他劳务和无形资产、不动产征收营业税,形成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存的格局。
具体一点,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 、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等等。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而增值税呢,其征税范围基本包括所有商品,外加三种劳务,修理、修配与加工。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第二产业领域。
两税并行当时也有积极意义,但是时过境迁,中国经济发展如日中天,弊端开始显露了。
用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郑建新的原话,”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这种税制结构下,增值税纳税人外购劳务所负担的营业税、营业税纳税人外购货物所负担的增值税,均不能抵扣,重复征税问题未能完全消除,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如何理解呢?北京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给笔者更通俗地解释,“1994年开始推广增值税,那时候固定资产含税部分是不能扣除的,这对企业扩大生产不是很有利。自2009年1月1日起,缴纳增值税可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了。”
“但是增值税覆盖面问题还没有解决,因为很多行业还没有引入增值税,比如建筑、房地产、金融、邮电通讯业,这属于第三产业,使得增值税的面不够广,没有全覆盖;另外,营业税增值税的缴纳企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两税并行,但是不能互相抵扣,局部仍然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
刘剑文举了个例子,有一家汽车运输公司,这属于服务业,在营改增之前,运输公司的销售收益要缴纳营业税。但是运输企业主要工具是车子,车子对于上家生产商而言,已经交了增值税,运输企业买到的车子价格里面含了增值税,但是运输商不能抵扣的。
在服务业已经占中国经济五成以上的时候,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列,不利于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利于企业产业链的调整。营改增之后,刘剑文教授例子里的这家运输服务公司就可以抵扣进项税,即车子上家已经缴过的增值税,为企业实实在在减了负。
所以,在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阶段,营改增解决了服务业和制造业流转税制不统一的问题,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取消重复征税,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提高了市场效率。
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6年5月1日,营改增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从此,营业税告别历史舞台。
减负,企业怎么说?
从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以及国家治理的角度,外国专家给予中国的税改一个大大的赞。而从中得到实惠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在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企业税负的减轻,让他们感受深切。
根据澳门《大众报》2月28日报道,由澳门饮料有限公司与境内合作投资的珠海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施铁华表示,公司2016年的财务报表,应缴增值税3000万元,全年多抵扣200万元,减税比例达到7%。公司产品90%内销,加之有减税政策保障,发展前景好,公司高层在内地投资信心加大,准备再上一条生产线。
上海是营改增最早的试验地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教授胡怡健,在上周四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他和团队刚刚完成一项长达半年的营改增效果调研报告。他的研究结果显示,5年间,上海营改增为企业减税共计1967.3亿元,全国去年的减税额也刚过5000亿,上海就占了近2000亿。
上海营改增试点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是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3+7行业营改增试点,即在3个行业和7个现在服务业实行营改增。3个行业是指交通运输业、邮政服务业和电信业。第二阶段是2016年5月以后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又在建筑、房地产、金融、生活服务等4大行业推开。
胡怡健团队发现,各个行业的减负率是不一样的。2016年5月,上海全面铺开四大行业营改增之后,至年底的7个月里,3+7行业和四大行业的减负程度比较,电信行业减负最大,达到55.40%,而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减负最少,有8%。
除了最明显的为企业减负。胡怡健发现,营改增在微观层面还带给企业六大方面的积极效应,分别为:议价能力提升、设备更新加快、组织结构优化、竞争能力增强、境外业务拓展等。
他给出了六家企业案例分别印证了营改增对企业的微观影响和效果。
春秋航空公司:2012-2016年,由于营改增减税5.9亿元左右,从开航初期仅拥有3架飞机到截止2016年12月底有66架飞机,净利润从4-5亿元到十几亿元,营改增期间5年经营运作规模翻番。公司反映营改增实施后大幅减负增利,促进了公司大幅投资和企业持续平稳发展。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2012-2016年5年减税高达4.1亿元。2016年公司全年取得进项税1.5亿元,其中购置固定资产进项税1.3亿元,占89.9%,减税高达1.0亿元,减负率46.66%。企业又把减税资金主要用于设备更新和研发,从而有效促进了公司良性循环发展。
上海优刻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排名前三的基础云计算服务(IaaS)提供商,2013-2016年,按营业税需交纳近0.4亿元,而营改增后进项税大于销项税,4年均处于零纳税期。对于前期需大量IT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服务器购买和数据中心租赁投入的云计算服务,营改增税收政策,让该行业享受税收优惠再反哺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步伐,来追赶国际领先的云计算巨头。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华为公司研发中心一直以产品销售养研发服务,想研发独立但受困于营业税重复征税。营改增后把销售业务全部剥离上交总部,同时向公司总部提供研发服务并收取研发服务费,虽获得与研发业务相关营业收入要缴纳增值税,但可在总部抵扣,促进了上海华为研发中心研发服务快速发展。
上海文广集团:营改增后根据增值税抵扣制度特点,加快推进节目制作和播放分离改制。其下属东方传媒有限公司如今已发展为制作、播出和服务产业链齐全的文化产业集团,播出公司向制作公司采购节目,制作和播出公司营业收入缴纳增值税可环环抵扣,不再重复征税。营改增不仅拉长产业链,有助于专业化分工,更涵养了税源。近年来东方传媒加大市场化运营,拓展对外服务,年均增长达到20%。
再举几个特殊行业的例子。金融业被国际同行以及笔者采访的专家们认为,是此次营改增中中国创新的亮点。中国首次给金融业征收增值税,值得大书特书。
宁波也是全国较早的营改增试点地区,谈到营改增,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分公司总经理洪粮钢,将其归纳为“加减乘除”口诀:“营改增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实现行业税负的‘除法’,从而赢得市场活力的‘乘法’。”
金融业营改增试点开始后,人保财险宁波公司优化了企业的日常运营、财务管理、险种结构、客户分类等管理事项,不动产、房屋租赁费、办公室装修费、物业管理费、代理手续费、员工差旅费、车辆停放服务费等支出均实现了有效抵扣。去年5月至今年1月,相较营业税税制,人保财险宁波公司共减轻税负1700多万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9%。
洪粮钢说:“通过这9个月来的试点,营改增为企业发展降本减负的承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履行。营改增有效降低了保险企业的税负和保险产品的消费成本,作为保险行业就更有动力和能力深入参与到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中。”
在去年5月1日营改增正式全国推开的当口,有多家酒店借口营改增上调价格。可是,最终发现,只不过是对营改增政策有误会,借机涨价罢了。
而近期上海四季酒店现身说法,称营改增是政府给的大红包。
上海四季酒店财务总监朱静称,“我们是一个经营规模上亿的大酒店,如果要增加3%的盈利空间,平常情况下,需要付出很多的市场销售策略,或者开拓新的市场。而现在,由于营改增的政策推进,我们的税负直接减轻了3%,我觉得,这是政府给企业的一个红包。”同时,她还表示,减负3%只是目前的一个数字,在未来酒店发展的不同周期,还有可能享受更大的实惠。
说是大红包此话也不假。朱静谈到,对于一个酒店集团而言,装修一个豪华的酒店,没有上千万的资金是不可能做到的。假设这上千万的资金投入都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以11%的增值税税率抵扣,不难想象,酒店自身的税负会下降多少。同样基于这个理由,酒店更愿意去投资新酒店、或改造装修,这也是营改增对整个行业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
此外,传统制造业行业也从营改增中受益。
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总会计师熊晓洋介绍说,虽然传统制造业不属于营改增试点范围,但是营改增对他们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行业的增值税链条彻底打通,涉及该公司的运输服务、建筑安装服务、生活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业务全部纳入了抵扣范围,仅2016年该公司就因为营改增增加抵扣进项税额7600万元,成为营改增试点的间接受益人。
同时,作为一家重资产企业,炼油设备、生产厂房、储油槽罐等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由于营改增将不动产购置、建筑服务等的进项税额纳入了抵扣范围,大大降低了公司的项目建设成本,为扩大基础建设及设备更新换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熊晓洋说,“营改增后的全链条抵扣就像打通了企业的‘任督二脉’,大大激发我们扩大发展的动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