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华:中国营改增,为什么外国专家点赞?
关键字: 营改增营业税增值税中国税改【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建华】
2012至2017,转眼间新一届政府已经做满5年任期。如果说,这五年有一项影响中国经济未来走势、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的大改革,那“营改增”是一个绕不开的大亮点。
普通人听着好像跟自己没关系,其实不然。营业税改增值税,仅2016年就涉及1000万户、各行各业的纳税企业,而企业的税负,直接影响到我们买东西到底是更贵,还是更便宜。
外国专家频频点赞
从时间和规模上看,这次改革堪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动作最大而又最高效的一次税制改革。很多人也并不知道,中国5年干成的营改增,在国际税收专家那里,得到了一片赞誉。
先来看几位国际税收界大咖对中国营改增的评价:
英国皇家税务海关总署署长爱德华楚普说,中国顺利推行“营改增”,展示了中国税务部门高效的执行力、中国在这方面的尝试,将为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法国财政总署副署长文森特·马佐利克,不但夸中国推进营改增的方式非常实际,而且成绩显著,让经营者和消费者都享受到了增值税改革效率的公平的制度优势。
经合组织(OECD)税收政策和管理中心主任帕斯卡·圣塔曼赞得更具体,从中国将金融业也纳入增值税范畴角度讲,他的评价也点中了要害。他说,中国增值税正从一个传统模式、低效率的制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制度之一,尤其是金融也涵盖在增值税的课税范围,世界上都少有先例。
欧盟委员会直接税管司司长瓦莱尔蒙特利尔也盛赞说,中国的营改增是全球税收改革的很好范例。
其他专业人士还有不少点赞(参考链接),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么,究竟中国的营改增做对了什么?为什么惊动海外专家频频点赞呢?
认识一下营业税和增值税
首先科普一下营改增,究竟是什么,能吃吗?
营业税和增值税,都是企业的流转税,就是企业在生产、流通环节,以销售收入或者增值部分来缴纳的税种,而且两种税互相排斥,只能收缴一种,不能重复征收。二者都有向消费者转嫁的特性。
最核心的问题是,营业税作为一个古老的税种,它本身有个大BUG。营业税是根据营业额征收的税,一般税率是5%。税率看似比增值税率低,但是,它税基大,而且这个属于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它会重复征税。流转环节越多,征收的次数越多,重复征税越严重,最终消费者承担的价格就越高。
更具体一点,以交通运输业为例,这以前就是重复征税的典型。比如云南一家公司运货物到上海,它赚得运费5万元,要缴纳营业税150元。由于这家公司运力不足,选择福建一家公司联运,给这家公司2.5万元,福建公司再缴纳营业税75元。如果环节更多,则缴纳更多,这些营业税层层叠加,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因为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的弊病,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就可能会搞大而全的生产模式,这不利于社会更精细的分工。
增值税则不同,增值税顾名思义根据增值部分来征税。增值税是法国经济学家发明的。1954年,法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开征增值税的国家。2014年的数据显示,国际上有超过160个国家都已经开征增值税了,包括了除美国之外的所有经合组织成员。
增值税率虽然比营业税高,但是税基大幅降低,而且还可以“层层抵扣”,最终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本质上是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增值税根据行业不同,税率有0、3%、6%、11%、13%、17%等多个档次。
举个例子, 某家企业和上家都是增值税纳税人,以17%计算。这家企业(见以下示意图)采购了117元的货物,其实这个货物中,有100元是货物真实价格,17元是上家缴纳的增值税,就是所谓的进项税。
最后该货物的销售价是234元。销价税是以不含税的价格200元即成本加毛利来计税的,那么销价税就是34元。销价税抵扣掉进价税,实际应该缴纳的就是17元增值税。
这个抵扣的部分,正是增值税减轻企业负担的最大武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