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哲:美国是不是不可能再次伟大了?
最后更新: 2022-07-04 07:50:55成为世界货币的代价
美元要做世界货币,世界货币就是用来做国际贸易的。你的进出口规模越大,你需要的美元储备就越大。否则就可能因为美元储备周转不过来而发生国际支付危机,本币被动地断崖式贬值,被外国资本收割(用美元趁便宜购买你的大量资产)。所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各国对美元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如果美元的供给不够,那么各国必然会寻找世界货币的替代品。
那么我们首先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国家是如何拿到美元的呢?
美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各个国家拿着产品、服务从美国那里直接或间接换来的。假如你的产业优势不大,美国对于你的产品并不感兴趣怎么办?答案就是把本国货币贬值,直到你的产品让美国人觉得足够便宜。
这意味着,在这个贸易体系下面,其他国家有着充足的动机将自己的货币保持在一个相对于美元的低估的位置。而美国只要想维持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就必须默许这种行为。
各位现在应该就明白了,为什么美国天天说中国操纵汇率、德国操纵汇率,说这些国家的货币都低估了,同时天天说美国贸易赤字不行啊、不好啊,结果吵吵完了最后啥也不做。因为合理范围内的故意低估货币,以及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其实是美国和各国的共谋。你不让我低估,我就拿不到美元来进行必要的国际贸易,那我就只能去支持另一种货币来进行国际贸易了。所以这是维持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不可或缺的过程。
这个汇率上的规律也就意味着,美国的制造业相对于其他国家,天然就位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即便大家科技水平相当,管理能力、人员能力相当,外国产业由于有汇率上的优势,也会形成价格上的优势。
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之下,国际贸易规模增长速度越快,各国就越需要获取美元,美国的产业受到的冲击就越大。
70年代国际贸易中一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汇率开始自由浮动,另一方面美国粗放式的产业管理遭遇德国和日本的挑战,造成了一定的美国产业损失。90年代中期WTO建立以后,全球化正式拉开帷幕,这大大刺激了国际贸易(见上图,尤其是2000年以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另一方面各国对美元的渴求变得史无前例的高涨,两大因素综合在一起,对美国制造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然,正如有的朋友提出的,在美国制造业的衰弱之中,可能更关键的因素是贸易全球化本身,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市场。这一点我十分赞同。中国海量的高质量劳动力进入到国际市场,必然会带来产业的重新分布。就如二战后欧洲日本的复兴带来的产业重新分布一样,这必然会导致美国一部分制造业被竞争对手击败,或者迁出美国。
所以我这里需要澄清一下,以上我想要讲的,是从汇率这个角度来说明美国制造业的一个竞争劣势。也就是说,即便美国在各个生产要素方面能够与竞争对手保持平齐,汇率问题也会让美国的制造业不敌外国制造业,于是制造业总有一种迁出美国的倾向(除非是一些不可能迁出的本地制造业)。美国必须要维持很强的产业优势,才能抵消汇率带来的劣势。
还有朋友说,美国制造业劳动岗位的快速减少是不是因为自动化设备,尤其是机器人的应用呢?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主要发达国家在2000到2009年间制造业工作岗位的缩减比例。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从老牌发达国家夺走了很多岗位,以及在这个时间段自动化设备也造成了一定的岗位缩减,但是美国损失掉的劳动岗位仍然显著高于自动化设备更普及的日本和德国,也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比例比美国高的,只有金融业同样高度发达的英国。过于强大的金融业对制造业的负面影响我们后面再说。)
可以看出,美国的制造业在产业分布格局的调整过程中,比一般发达国家更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国的制造业和外国的制造业就无法进行公平的竞争。只要国际贸易持续发展,只要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不被取代,即便中国的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美国的制造业也不可能收复90年代到2000年代失去的部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及我们后面要讲的金融荷兰病问题),美国的制造业基本上不太可能重返70年代或90年代的辉煌。这是为什么我判断美国不可能“重新伟大”的关键原因之一。
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国债
那么,美国财政赤字以及国债又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有通货膨胀,美元的实际购买力肯定是不断衰减的。所以,外国政府和银行拥有了美元储备以后,都要寻求保值,也就是需要有超大宗美元的投资渠道。但是另一方面又需要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以便随时可以把美元兑出来使用),以及比较低的风险(以防投出的美元损失掉)。要知道,能保证后面两个特性的投资渠道,通常都不能具备“承载超大宗投资”的特性。
针对这样的需求,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资产能和美国国债相匹敌。美国国债由美国政府信用背书,风险极低。美国国债的价值被广泛接受,所以随时想要脱手都可以。
所以,世界各国政府和银行都需要美国国债。这意味着,美国国债只要一个非常低的利息,就能吸引买家。
所以你会看到非常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美国国债一飞冲天,相比于GDP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与此同时,美国国债的利率却在不断下降。十年期国债利率,已经降到了1.4%。二三十年前,美国国债利率还有大概9%呢。
相比之下,最近几年在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除非有特殊政策)通常利率在8~12%,大企业通常也要4~8%。1.4%的利率,简直就像免息贷款一样。
世界各国和金融机构几乎是求着美国政府从自己这里借钱,才会有这么低的利率。那么美国政治家的选择就很清晰了,当然是通过借钱来满足民众的需求。
原来负担不起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借钱打完了。原来负担不起的全民医保,借钱搞定了(哪怕是暂时的)。
既不用加税(避免了民众不满、支持率下降),还能按施政理念去大手大脚地花钱(赢取了支持率),这么好的事情,又有几个政客能够拒绝呢?
总结一下,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国际贸易飞速增长,导致了各国必须拥有巨大的美元储备。而拥有了巨额的美元储备,政府和金融机构必然想要进行高流动性、低风险的投资保值,从而对抗通货膨胀。而美国国债是唯一合适的投资渠道,这导致了美国国债利率极低。美国政界几乎必然选择借债来施政,从而赢取更高的支持率。
金融荷兰病
好了,那么这些问题意味着什么?
一个国家的发达,排除极少数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或地理位置(周边都是发达国家,把它养起来了),归根结底是因为其科技水平。因为优秀的科技水平,使这个国家的产业能够制造别的国家难以制造的东西(或提供别的国家难以提供的基于知识的服务)。因为别人不会造,又有需要,那么这些高端的产品/服务自然可以卖得起好价钱,换来大量的低端货物。就如当年我们所说的,一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如此一来,这个国家的国民付出等量的劳动时间,就能获得比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多得多的生产和生活物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国民才能有非常优越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才能允许更多的人脱离生产,从事教育、科研、艺术、娱乐、军事等等工作。
制造业是发达经济的根本。
虽然制造业看起来又脏又累,但它有两个优点。
第一,制造业深刻影响相关的产业链、品牌和技术研发。一旦工厂挪走了,其上游产业往往也会随之迁移,整条产业链上的研发,都会跟着走。
尽管美国当年很欣赏那种把生产完全外包模式(就是自己只做营销、研发等轻资产的部分),但是安迪·格鲁夫把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电池代工厂走了,电池原料厂也会走。电池代工厂做着做着就会不满足于那一点代工利润,就会想要做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研发。然后和自己的老主顾展开竞争。
脱离了生产的老主顾,一开始还能转向别的代工商。但是想想看,为什么老主顾一开始没有选别的代工商?因为原来那家代工商是生产效率最高的,具有生产成本的优势。也许它的突破会失败,但一次、两次、三次,最终会有一家代工商突破出来,老主顾就渐渐衰落了。你可以看到中国很多领域就是这样起来的,或者就在这个过程中。
第二,制造业里面有一条平滑的就业曲线。制造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会有各个学历背景的雇员,无论从地位还是从薪资待遇来说,都有一个平滑的过渡。
厂长之下有经理、主管、技术工人、普通工人、技术工程师等等,任何一个岗位的人素质很低,都会带来工厂运营效率的问题。所以制造业强大的国家,一定会强调基础教育,强调把各阶层的人都教育好。
相比之下,金融机构就不一样,里面有教育背景华丽、薪资超高的投资经理、分析师,然后就是薪资很低的办公室人员、清洁工、门卫。如果一个国家金融业一枝独秀,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在乎基础教育烂掉。毕竟,这样的机构只要顶尖人才足够好就行了,下面的行政、门卫、清洁工,其实素质差一点不要紧。
- 原标题:知乎回答:美国是不是不可能再次伟大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中企承建非洲首条电气化轻轨通车试运行
2022-07-04 07:50 -
这个能将中企拉入“黑名单”的美国机构,欧盟也想组建
2022-07-03 22:29 欧洲乱局 -
王毅同缅甸外长举行会谈,共同出席周恩来凉亭重新对外开放仪式
2022-07-03 21:51 中国外交 -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骚乱中有平民和军警受伤
2022-07-03 20:45 -
绍伊古向普京汇报:已彻底解放卢甘斯克地区
2022-07-03 19:01 乌克兰之殇 -
能源巨头经营困难,德国政府计划对百姓征收天然气税
2022-07-03 18:41 乌克兰之殇 -
中韩双方将交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2022-07-03 18:05 抗美援朝 -
拜登预测:女性跨州堕胎被捕,这事儿未来会发生
2022-07-03 17:50 美国一梦 -
英国要单方面毁约,德爱两国外长发联合声明:退!
2022-07-03 16:55 不列颠 -
“西方应说对不起,而不是逼塞尔维亚做‘北约小兵’”
2022-07-03 16:15 -
这位奥斯卡影帝呼吁弹劾拜登:一秒也等不了!
2022-07-03 16:11 -
俄国防部:乌军袭击俄边境城市居民区,已致3死
2022-07-03 16:03 乌克兰之殇 -
卢卡申科:乌克兰向白俄罗斯发射导弹,均被拦截
2022-07-03 16:01 乌克兰之殇 -
“中国想占领月球”,NASA局长张口就来
2022-07-03 15:51 航空航天 -
“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后,美国10岁女孩被拒绝堕胎
2022-07-03 14:26 美国一梦 -
武契奇:西方在对我们为所欲为,因为塞尔维亚没有核武器和石油
2022-07-03 14:03 欧洲乱局 -
尴尬,澳大利亚赠送给太平洋岛国的巡逻艇存在严重缺陷
2022-07-03 11:44 -
谷歌表态:将删除用户到访堕胎诊所纪录
2022-07-03 11:05 -
乌兹别克斯坦现大规模抗议,总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2022-07-03 10:59 观察者头条 -
阿塔最高领导人:外援并不能重建阿经济,希望海外同胞回国投资
2022-07-03 09:40 阿富汗
相关推荐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188“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69“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48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
哈佛“硬刚”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灵活得很,还帮了库克”
-
“特朗普考虑暂停汽车关税”
-
美国加州突发5.2级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
欧盟警告欧洲领导人:不准去!
-
为筹钱暗杀特朗普,美国一青少年枪杀父母,还打算逃到乌克兰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去世,曾表示“美国将让位给中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