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望红:不宜用理念或概念为中国教育实践指示方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雷望红】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开启了社会主义教育的艰辛探索,经过75年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然而,在辉煌的教育成就背后,我们还需要警惕和把握大变革时代所带来的复杂性。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进入到新世纪之后,我国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开放、人口流动、网络流行、城市发展等因素使得基础教育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并因此出现种种问题。
目前,没有一套现成的理论可以解释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系统性问题,也没有一个现成的理念可以引领中国基础教育走出困局。
对于教育研究者而言,当下正是研究我国基础教育最好的时代,也是开展系统性教育研究尤为迫切的时代。
高三学生在操场上扔纸飞机。资料图:新华社
一、我国建国以来的教育成就
建国75年以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949年,我国小学净入学率为20%,初中、高中、高等教育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为3.1%、1.1%和0.26%,1950年学前教育阶段毛入园率仅为0.4%。而据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已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各级各类学历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入学率方面,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高中教育毛入学率为91.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
国家对于全国教育经费的支出也是连年增长。自2012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保持4%以上。截至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4595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0433亿元。
经过国家的大力建设,我国中小学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率逐年提高。目前在体育运动场馆、体育器械、音乐器材、美术器材、数学自然理科实验仪器等设施设备的配备上,达标学校均已超过90%,各类学校校舍面积和现代化程度逐年提升。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盐井中学学生在上化学课。资料图:新华社
在国家大力投入教育事业的背后,我国教育正在加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除了对各类学校进行经费投入和硬件设施保障外,我国还在教师队伍建设、思想价值引领、教育评价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下了大功夫。教育系统更加注重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坚持正确导向,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二、中国基础教育实践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变化
当前的时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中国的基础教育而言,其实践同样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变化。
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其变动性、剧烈性、渗透性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比拟的。这无疑给中国的教育实践增加了更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第一,基础教育阶段不同主体关系的变化。
进入新千年之后,我国实行了一项影响深远的税费政策,即取消农业税费。由于我国乡村学校的运转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农业税费中的教育提留部分,取消农业税费之后,乡村学校失去了教育提留的资金来源。
在取消农业税费没多久,我国很快在城乡学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停止收取学生的学杂费,这一政策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直接效果上来讲,国家承担了学生义务教育和学校日常运转的开销,为学生家长减轻了教育负担。但是,这一政策也由此改变了家校关系、政校关系和师生关系。
在家校关系方面,部分家长的教育心态从“教育是家庭的责任”变成“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从“自己花钱购买教育”变成“国家花钱享受教育”,家庭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多,介入也越来越多。
政校关系方面,由于国家包办教育,国家对教育目标、教育质量和教育规范等方面提出要求,并不断增加对学校的考核和检查以加强对学校的管理,由此使得学校的日常事务不断增多,自主空间不断压缩。
在师生关系上,家长介入和政策要求使得教师权威下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之于学生的角色,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底线安全保护者,知识教育和规则引导等功能下降。
第二,教育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速。
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大量乡村学生进入城镇学习,年轻教师不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城乡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尴尬的处境:一方面,国家不断向乡村学校投入资源、进行政策倾斜,努力弥合城乡学校之间的基础差距;但是另一方面,乡村学生不断进城,乡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快速衰败,如何着眼未来、兼顾当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成为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
在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面临着来自地方政府发展要求的影响。一些地区将县域教育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筹码,比如通过建设“教育新城”带动地方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当下百姓的教育需求不相匹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男明星粉丝涉嫌伪造官网文章?北京警方:已立案侦查
2024-10-06 07:16 依法治国 -
突破1.05亿!多项纪录被打破
2024-10-05 18:49 节日谈 -
“国庆期间,反映购房意愿的看房量、到访量大幅上升”
2024-10-05 13:36 中国房市 -
18元一份套餐、份量很足,多地政府食堂国庆期间开放
2024-10-05 07:44 节日谈 -
人民网评:假冒媒体,岂是儿戏?
2024-10-04 19:24 网络谣言 -
安徽合肥肥东警方:4人因散布地震谣言等被行政拘留
2024-10-04 17:04 网络谣言 -
为转移对某主播家庭纠纷的注意力抹黑董宇辉?东方甄选回应
2024-10-04 16:14 网络谣言 -
中央编办主任披露:97个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2024-10-04 09:19 改革进行时 -
贵州织金发生山体垮塌,致6死
2024-10-04 07:13 -
台湾突发,9人罹难!国台办:痛心
2024-10-03 19:40 台湾 -
出生人口数快速下降,湖南:帮助产科儿科医生转型换岗
2024-10-03 10:25 医疗改革 -
95后范富荣,履新副市长
2024-10-03 10:23 地方人事观察 -
中央网信办集中整治编发虚假不实新闻信息等五类突出问题
2024-10-03 09:20 网络谣言 -
福建舰官兵在战位上送祝福:祖国请放心!
2024-10-03 08:18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中组部: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李刚进行审查调查的决定
2024-10-02 20:33 -
我使馆回应瑞典媒体所谓“中国秘密网络”和统一战线工作:污蔑抹黑
2024-10-02 19:12 -
2144.8万人次!10月1日铁路客流量创单日历史新高
2024-10-02 09:48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十一”前夕,一批“内鬼”被揪出查办
2024-10-01 22:38 廉政风暴 -
69名中国公民自黎巴嫩安全撤离
2024-10-01 17:47 -
合肥今年第六次地震!研判结果公布
2024-10-01 17:03
相关推荐 -
“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评论 33“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评论 252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评论 157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评论 360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
罕见!党内盟友与特朗普唱反调:明年我们可能面临“血洗”
-
“崇拜了美国这么多年,我们还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
中柬挂牌,洪玛奈感谢中国
-
特朗普转发“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经济政策”,巴菲特回应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顾问直说:阿根廷得结束这份中国协议,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
这一重大科研装置,成功部署!
-
美媒关注:辛辣回击特朗普关税,中国媒体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鲍威尔:关税远超预期,再等等
-
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
万斯:欧洲最大威胁不是中俄
-
鲁比奥辩解:美国需要回到制造业时代
-
在美乌克兰人限期7日离境?美官方:发错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选择…去打高尔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