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望红:“防溺水”工作本意向好,但为何让一线教师叫苦不迭?
最后更新: 2024-05-08 21:46:07三苦,压力大。
“防溺水”工作陷入了一个政策执行谬论中,这项工作不是完成了相关工作就可以结束了,而是要反反复复地做,而且就算做得再多,只要出现了一起安全事故,所有的工作就等于白做了。如中部省份某县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2022年因出现2起学生溺亡事件,全县的“防溺水”工作就被一票否决。
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只要是本校的学生出现了溺水事故,不论何时何地,都会倒查学校和老师。倒查的内容就是上级布置的工作是否按时按量地完成,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有疏漏,一定会追究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即使每一项工作都做得特别好,学校相关领导和老师也要背一个记过的处分。
举个例子,中部省份某街道2名学生暑假被父母从打工地送回来,他们想到水边玩耍,被管护员劝阻离开,结果他们又趁管护员不注意偷偷折返回来,两人下去游泳最终溺亡。事情发生后,上面就倒查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否有问题。该事件中,尽管各个环节都没有问题,校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和班主任还是承担了责任,给予了家长一定的人道主义补偿。
因此,学校领导和一线老师压力都特别大,每天都处于紧绷状态,生怕本校的学生出事;上面安排的任务,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也一定要完成,否则出了问题更麻烦。
如2022年3月28日,某县教育局发通知要求全县中小学3月31日之前要完成家访工作。那几天刚好下暴雨,但是工作还得做,结果一位老师将车开到水沟里去了、一位老师骑着摩托车被狗追着跑。
四苦,意义弱。
尽管宣传“防溺水”、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是必要的,但是目前的种种做法不断削弱老师们参与此项工作的意义感。
一是大量、重复的工作挤占了他们教学实践和思考教学的时间,教书育人的教育意义被削弱。
如有学校校长直言,“‘防溺水’工作每天早上说5分钟,晚上放学前说5分钟,还要拍照、写记录、拍视频,办事要留痕。老师们根本没有心思抓教学,都在应付各种检查”。
二是老师做得越多,家长管得越少,一旦出了问题就赖上学校和老师。
上级要求政府和学校做得再多,学生的监护人不管,学校也没办法。有老师反映,防溺水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关键是家长不重视。一些学生放假回家后,爷爷奶奶就在家打麻将,如果出了问题,就找到学校。这种权责倒置的观念使得老师们越做越伤心,越做越绝望。
三是做得再多,都抵不过不确定的风险。
一旦出现溺水安全事故,上级不顾逻辑、不论是非就来倒查学校的具体工作是否到位,这些不确定的后果还是要由学校和老师来买单。因此,老师们做得再多再好,既无法获得家长的认可,也无法给予自己安全感。
执行偏差
“防溺水”工作之所以引发一线教师叫苦不迭,原因就在于对这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出现宣传工作政治化、简单工作复杂化、实质工作形式化、家庭工作学校化等偏差。
宣传工作政治化,是指“防溺水”工作的本质是一项社会宣传工作,学校承担“防溺水”宣传任务无可厚非,但是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政治化的倾向。
具体来讲,一是目标上的政治化,即将“防溺水”宣传工作的目标定位为“零溺亡”。但是,谁能够确保没有溺亡事件发生,谁能够时时刻刻监督着未成年人不下水呢?二是执行上的政治化。这项工作不仅动员学校,还动员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结果,这项工作不仅偏离了原初的宣传目标,而且因政治压力过大,影响了一线教师的心理健康,。
至于简单工作复杂化,原本“防溺水”工作的内容并不复杂,核心工作是提醒学生下水游泳注意安全,避免因风险而出现伤亡;然而,为了提醒学生及其家长,层层加码、不断加压,一项简单可完成的重要工作,变成了繁琐无比、痛苦不堪、反复折腾的令人厌弃的工作。
而所谓实质工作形式化,说的是当下太多形式工作掩盖了“防溺水”工作的实质意义。
“防溺水”工作的核心是要让未成年人学习如何与水相处,而非远离水源,因此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识别水域环境、如何与水相处、如何在遇到危险时自救;结果,现在的“防溺水”工作变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甚至反智主义。比如很多地区要求师生们参与《中小学生防溺水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一定要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实际上师生都是对着标准答案抄一遍,答案也令人很无语,浪费的是师生的学习时间。
家庭工作学校化,则是指本应是家庭承担的工作,却成为学校的责任,学校不仅要介入,出现问题后还要由学校承担责任。自然,相应地会带来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家校权责模糊,出事后极易引发家校冲突;二是学校责任扩张挤压学校的核心工作,极大地影响教师本职工作的开展。
纠偏建议
目前,对“防溺水”工作的执行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政策初衷,严重影响到一线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心理健康,因此极有必要及时进行纠偏。具体来讲,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重新定位目标,回归基础宣传功能。“防溺水”工作可以继续开展,但是确实不需要如此大张旗鼓、过度动员。政府和学校的事务“无穷无尽也”,也未必能起到完美无失的政策效果。
二是减轻工作内容,切实为教师“减负”。即大幅度减轻与基本目标无关的相关活动和任务,按照基础的宣传目标去完成任务即可。上级政府相应地也要改变工作作风,给予基层自主宣传的空间,避免目标偏移和过度动员——这点因素某种程度上更为关键。
三是厘清家校责任,避免学校深陷其中。将责任推给学校,不仅无助于强化家庭的责任意识,反而会强化家庭对学校的依赖和对政府的要求,与此同时,也会侵蚀学校的主体功能。因此需将学校和教师从这种被动的局面和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反思对“防溺水”工作的执行是否适当,归根结底可能还是要切实回答一个问题:谁能百分百保证“零溺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2024-05-08 18:33 观察者头条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
一次挂号管三天,江苏省率先施行
2024-05-07 11:02 医疗改革
相关推荐 -
“对华关税实际是贸易禁令,但美国讨不到什么好处” 评论 176再次暴跌!特朗普承认关税政策有“过渡性问题” 评论 254“当你四处树敌的时候,就更卖不出东西了” 评论 89关税搞出烂摊子,“美国页岩工业引擎”陷入双重打击 评论 52最新闻 Hot
-
对美关税提至125%!商务部:将不再理会数字游戏
-
美学者:对后美国时代的秩序,有理由乐观
-
美国产Model S/X无法“订购新车”
-
“特朗普是将资本的血管砍断,可能加速自己的衰败”
-
现货黄金破3200美元/盎司创新高,券商提醒
-
“美国是只纸老虎,一戳就穿”,毛宁再转毛主席语录
-
菲律宾华人“钢铁大王”遭撕票遇害,我使馆发声
-
“对华关税实际是贸易禁令,但美国讨不到什么好处”
-
打脸美国!阿根廷又和中国续了
-
美国学者:“反向基辛格”离间中俄只是妄想
-
特朗普发癫,铁粉都怕了:这么搞中国,不好吧…
-
特朗普威胁:谈不成,就恢复高关税
-
再次暴跌!特朗普承认关税政策有“过渡性问题”
-
“两名英国政府高官同时访华”
-
“中国不会屈服,特朗普就是个地产商,不懂”
-
美部署中导盯着中国,菲律宾还买得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