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曼:哪有什么“新清史”,我看就是“旧清史”
最后更新: 2021-04-21 07:29:42中国的回族人都说汉语,但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汉人;如今所有满族人的第一语言是汉语,我想不出有谁是例外,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不是汉人。可这些少数民族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西方人可能对这一点不太容易了解。法国大革命以后的一段时期里,“民族国家”的概念就在欧洲形成了。如果你来自塞尔维亚,那就是塞尔维亚人,而不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如果你来自亚美尼亚,那就是亚美尼亚人,而不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模式无法套在其他洲的国家上,中国就是如此。把欧洲的情况套在中国上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观察者网:我们知道,中国是东亚国家,但是《中国西征》的作者将中国领土中的新疆、西藏、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称为“内亚”。这种称谓是否暗示了作者不认为它们属于中国领土,并要向读者们传递这一想法?
劳曼:我不这么认为。刚才说了,我对濮德培是比较了解的,我不觉得他不承认这些地方是中国领土。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说既属于东亚,也属于中亚。其他一些国家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俄罗斯就既在欧洲,也在亚洲。中国实际上一直属于中亚,而且现在许多中国人的祖先就曾经生活在中亚。
在秦朝建立的前后,秦国就已经把领土向西延伸到了非汉族聚居的地区。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汉族”这个概念,因为汉朝还未建立。但无论如何,从那时起中国就是多民族国家了。到了唐朝,一些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突厥语族和伊朗语族人民融入了中国,比如粟特人。
粟特人有自己的文字系统,他们因与唐朝经商而闻名于世,其中的一部分人甚至还加入了唐朝的军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一般来说,粟特人只认为自己属于某个城邦或绿洲,并不属于某个特定国家。但是,生活在东部的粟特人渐渐汉化了。
到了宋朝,出现了西夏和辽国。如今生活在新疆的一些民族就是西夏的后裔。当然,从广义的定义来说,新疆、西藏都属于中亚。
观察者网:“新清史”很强调少数族裔,它的兴起与欧美国家对于强调族群的“政治正确”思潮是否有关?
劳曼:我认为是有关的。一些人会用与“政治正确”相关联的词语来描述清朝——这个他们认为有过殖民经历的国家。你可以认为这是无知的表现。
既然说到了关于少数族裔的话题,我就谈谈现在西方在新疆问题上的观点吧。如今,西方媒体根据所谓的“政治正确”将中国政府对新疆问题的处理描绘成对自由的“镇压”(repression)。我觉得这和“新清史”中的政治因素是有关联的。但我认为,历史研究不应该和当今的政治问题混为一谈。
我现在每周都会被问及维吾尔族的情况,我总是和他们说,新疆问题不是你们看到的那样。不过,其实也不能指望西方人对中国有很深的了解。我有时候会想,中国人,尤其是那些有过海外生活经验的人,对欧洲和美国的了解应该要远远多于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因此,西方人往往会用单一、偏颇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一旦有一个记者说,新疆的情况有多么糟,他们就会认为他说的是对的,并跟着附和。但实际上,他们连维吾尔族的名字都读不来。
观察者网:抛开政治因素,您觉得“新清史”对于清代历史的研究有没有正面意义?
劳曼: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刚才说的,“新清史”将少数民族语言的文本纳入历史研究的范围中。但是,这只是回归了1930年代左右的传统。以前做清朝历史研究的学者都是能阅读满文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清史”应该被叫作“旧清史”。
康熙皇帝给皇子胤礽的一封满文信件(受访者提供)
观察者网:由于“新清史”的政治属性,以及一些西方媒体在对待中国时的“双标”,现在西方人对中国的解读很容易被中国人理解为别有用心。您认为,今后中西方的学术与文化交流应该如何进行?
劳曼:我认为交流得越多越好。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彼此了解,才能避免越来越多的问题。现在交流的最大阻碍是闭着眼睛,不愿意参与和别人的沟通。上一届的美国政府竟然想阻止中国学生去美国学习,这是我能想象到的最糟糕的想法。
如果你去读一些西方媒体上关于中国的文章,你会觉得它们非常无知。它们所引述的资料都是二手或者三手的。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大家有充分的交流。然而,一旦有政治势力渗入,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观察者网:这应该就是新冠疫情在一些国家难以被控制住的原因之一。病毒和疫苗都被政治化了,在一些国家戴不戴口罩都要争论很久,还会成为政党站队的根据。美国政府很喜欢讨论人权,但是已经有超过五十万人因为新冠疫情丧生。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人权在哪里?
劳曼:你说的这个关于美国疫情的例子非常有代表性。任何的概念,比如人权和自由,都应该要在具体的政策中体现出来。我认为,最基础的人权之一就是避免极端的贫困。因为在极端贫困中,死亡率会很高,人们的寿命会缩短,社会进步将停滞。
因此,消除贫困是一个国家应该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当美国的富人谈论自由时,他们不了解中国穷人,甚至不了解自己国家穷人的生活现况和遭受的苦难。这是美国话语塑造上很严重的问题。而中国在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新清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打仗总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遗憾:没能看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
2021-04-04 08:38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这件国宝级器物,证明三星堆人是“龙的传人”!
2021-03-24 08:49 -
仅剩7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蔡丽华逝世
2021-03-01 11:24 -
大明之耻,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观学院 -
登上《国家宝藏》的王贞仪,是当时“才女”无奈的缩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组部部长: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62天,收到20550条留言
2020-12-13 10:24 -
志哀!国家公祭日,南京下半旗
2020-12-13 09:35 观察者头条 -
河南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王级大墓
2020-11-29 22:09 考古 -
央视首次公开毛岸英一段珍贵影像
2020-10-23 09:48 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08-29 11:07 -
专访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听他讲述《八佰》背后的故事
2020-08-15 10:03 -
《北史》中鲜有美人故事,鲜卑人真的颜值不在线吗?
2020-07-20 07:36 -
从全民族抗战汲取复兴力量,习近平这样论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变”,听习近平这样论述“战争与和平”
2020-07-08 08:56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44“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77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