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鳌论坛高端对话:在世界变局中,只有重建国际信任才能带来全球治理
最后更新: 2025-03-31 09:15:39张军:谢谢郑教授的发言,您的观点非常有帮助。接下来,我还想向三位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无论大家是否喜欢,大国在塑造全球未来方面确实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直接的行动者,是直接的当事方。而在这些国家之间首先必须重建信任。因此,我请各位各自提出三个务实的建议,谈谈大国在这些问题上可以做什么。
郑永年:我有一个解决方案。中国不会成为下一个美国,也不会成为下一个俄罗斯,中国应当成为一个新型大国。多年来,我一直在推动中国的单边开放政策,这种开放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公共产品。每年我都参加上海进博会,我们看到,无论国家大小,只要他们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就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因此,无论美国采取何种举措,无论特朗普如何表态,我们都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通过这种开放政策,不仅能够帮助各国,还能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等领域的发展,从而推动各国实现共同的现代化和繁荣。
杰弗里·萨克斯: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国应当尊重其他大国所划定的红线,这意味着必须避免冲突。俄罗斯设定的红线要求美军及其军事联盟(例如北约)不应扩展至俄罗斯边界;美国则跟俄罗斯人说这与俄罗斯无关,但这显然是俄罗斯人的关切。 同样,中国要求美国不要干涉台湾事务,并停止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军备,因为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部事务。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务实措施,确保大国之间不发生战争。在我看来,这是首要任务,美国不怎么爱听别国说话,如果他愿意听话就能避免冲突。
其次,我们需要重返核军备控制领域。当前,美国已经放弃了核军备控制框架,情况非常糟糕。美国是最大的原因:美国先后退出了反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和伊核协议等。现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应当坐下来进行谈判,当然特朗普总统至少表示希望实现这一目标,这对于全世界来说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信号。
第三,大国应当妥善照看其周边地区,尊重邻国,不应以本国为中心采取欺凌态度。美国应当避免针对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马或格陵兰岛的言辞出现,因为这些都是其邻国。大国需要负责任。
第四,大国应当牵头加强联合国的作用,这一点至关重要。美国内部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认为联合国会威胁到美国主权。MAGA群体认为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美国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想法正是危险的根源。大国应承担相应责任,而这责任的核心在于法律的约束。若没有法律,每个国家都将为所欲为,冲突也就无可避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联合国的权威,而非削弱它。
我想这个想法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是很陌生的,但我相信,俄罗斯、中国、欧洲、印度、巴西以及伊朗、土耳其等主要国家,都将支持加强联合国的主张。这样一个统一、团结的国际声音,将对全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分论坛现场 博鳌亚洲论坛
图尔克:我认为,我们首先需要采取一些联合行动,因为大国的出发点和理念各不相同。例如,中国追求和平,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并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出创新能力,如“一带一路”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同时,中国也与邻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合作框架。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发起某种联合行动或活动,使大国共同携手,远离危险。
在这里,我提出三项建议,每项建议本质上各不相同:
首先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当前,世界贸易组织几乎处于瘫痪状态——美国拒绝理事会就成员任命以及推进相关讨论,加之其保护主义政策不断显现,需要世界各国的反抗和对抗,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框架作为基础,同时采取具体、务实的行动,在这一框架下推动深入讨论,寻求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法应该是基于现有的成功经验,而不是去制造障碍,这是第一个建议。
然后在军事冲突领域:当今世界各地存在众多冲突,约有50多起冲突发生在国家之间发生。比如乌克兰,我们该怎样实现一个有希望的未来?首先应该实现停火,然后采取一系列后续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在欧洲建立一个联合的安全行动,通过组织化的安全活动,在欧洲范围内形成一种确保持久和平的机制。我们可以设想一个面向和平的联合行动设计,并在欧盟体系框架下,吸纳更多成员,共同构建一个长久的和平机制和框架。
第三在人工智能与核武器发展领域,有人谈到了怎么样让大国采取集体且负责任的态度。尽管这并非易事,但大国应以集体行动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提问:请问郑永年教授,是否有可能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建立信任?
郑永年:中美之间建立信任,首先这非常重要。其次,我对未来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回顾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时,中国一直非常有耐心,中国一直在关注特朗普总统,关注他的真实想法和意图。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我们与多位来自美国的嘉宾进行了深入沟通,事实上,我们可以开展很多工作来推动中美关系的信任建设。当前,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直接答案,只能持续观察,并期待一个良好的结果。
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分论坛现场 博鳌亚洲论坛
张军:今天的讨论既深入又富有意义。我们都明白,对于这些复杂挑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也不可能通过某个简单手段在一夜之间重建信任。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探讨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建立信任。
我们聆听了各位的评论和分享,也充分认识到,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彼此相互依存。单靠一国自身难以使自己长期强大,即便今天强大,明天也未必如此。我们应该营造一种有利于共同发展的环境,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根据我的理解,鉴于我们面临的挑战具有共同性,多边主义仍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多边合作,我们才能谋求共同发展。同时,我们必须维护和捍卫联合国的作用,依托国际法的权威,确保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
我们也希望大国能够承担应有的角色和责任,无论是在多边层面还是双边层面,通过建立相互信任来推动相关措施的落实。当然,对话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应继续开展类似的讨论,就像保罗·兰热尔部长所提到的那样,探索在多边框架下推动更多双边合作的可能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国际安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中国政府首批援助物资将赴缅甸
2025-03-31 09:00 地震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2025-03-31 08: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救出第二名幸存者:被埋压超60小时
2025-03-31 07:39 地震 -
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缅甸内比都军用机场
2025-03-31 06:39 地震 -
-
已救出2名幸存者,被困60小时
2025-03-31 06:33 地震 -
特朗普又威胁:伊朗不达成协议就轰炸
2025-03-30 23:02 伊朗局势 -
特朗普:普京的话让我很生气
2025-03-30 23:0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征关税!“特朗普还嫌顾问们下手不够重”
2025-03-30 22: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深度揭秘: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2025-03-30 22:22 乌克兰之殇 -
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
2025-03-30 18:20 -
缅甸强震中受伤中国公民升至14人
2025-03-30 17:20 -
C909飞机再出国!首次交付老挝航空
2025-03-30 16:59 中国大飞机 -
特朗普还嘴硬:我根本不知道Signal是什么
2025-03-30 16:59 特朗普 -
加纳海域一艘渔船遇袭,三名中国人失踪
2025-03-30 16:59 -
“拉群门”后,“万斯等人建议将他扫地出门”
2025-03-30 16:28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2025-03-30 16:20 中美关系 -
“我不在乎涨价,这样他们就会买美国车了”
2025-03-30 15:3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慰问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
2025-03-30 14:45 -
“牢记二战日军士兵勇敢精神”?美防长又被喷了
2025-03-30 13:20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