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荣华:上海象棋七十年——我的象棋故事
最后更新: 2019-09-18 09:02:29我现在体会到下象棋最关键的还是要快乐,要从中获得乐趣。如果你感觉到你下象棋没有那么快乐的话,那还不如玩别的。
我参加上海少年比赛的时候,有一个“十龄童”叫郑渭森,现在看他的水平不比我差,甚至比我好一点。我记得当时下的是循环赛,前面大概下了八场,他全是赢,我输了一场,他分数比我高。最后一场我对他,赢了我就是冠军,平了他就是冠军。
当时我赢了,他爸爸当场就给了他一巴掌。这个郑渭森后来就不下象棋了,很遗憾。后来进一步了解到他也是一个三好学生,后来还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就因为他老爸这一巴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假如他得了冠军,说不定拿十连冠的就是他了。当时他的棋不比我差,但是因为他老爸给他的压力太大,让他实在受不了。所以说,孩子再喜欢下象棋,也不要给他太大压力,让他玩得开心就行。非要让他要走独木桥,一定要拿世界冠军云云,这些都不是好办法。
郑渭森给我的印象确实太深了,我们学校只有成绩很好的人才能去少年宫,我去比赛下完棋他还带我走过“勇敢者道路”。
还有个“七龄童”,但是为什么他的棋下的比较差?因为他下棋纯粹就是家长想让他下。他对象棋热爱的程度实际上是不太够的,比如说他下棋的时候喜欢吃糖。我后来想,他对糖果的喜欢超过了象棋,如果没有吃糖的话他下棋就没有心情。
我刚才跟上图一位女士讲,琴棋书画包括下棋,有的时候是带有气功的。因为你做这些事的时候必然是思想高度集中。比如说你画一幅画,写一个字等等,三心二意开小差是不行的,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下棋的时候,要做到旁边不管什么声音你都听不见,物我两忘,全身心的投入。
崭露头角
1957年我得了小学生冠军以后,少年宫有奖励,奖品是个三角形的旗子,木头做的,而不是纸做的,还有一个日记本。拿了冠军增加了我下棋上进的决心。有朋友和棋友介绍我认识了徐大庆老师。
徐大庆老师每个礼拜天都会在淮海公园喝茶,那是一个像会所一样的茶座。每个礼拜他都会介绍名手和我下。在各路名手那里我也小有名气了,他们都会让我先走两步。
当时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我把自己的棋比作丝瓜藤,像攀藤的植物,竹竿多高我就能爬多高,给我一个平台我就能爬上去。
当时上海象棋没有专业队,只有一个表演队,隶属于上海文化局。徐大庆老师当时是上海象棋表演队队长。象棋表演的场地在城隍庙豫园得意楼、在楼上泡一壶茶就可以看象棋,大概是1毛5,旁边可以吃到水晶大包,5分钱一只。
老上海黄浦区的得意楼,曾经是众多民间象棋爱好者打擂台的地方
我去得意楼也是应战来宾,以名手大棋盘表演的形式下棋。表演完之后,名手休息了,广播里会喊“接下来由胡荣华小朋友应战来宾”。有的人自己感觉不错的人也跳上来,当时都被我打败了。
有一次有个名手叫陈昌龙,他说“我陪你玩一会儿”。结果我真的赢了他,这个老棋手是拿过上海市第六名的。一般来说很多名手输了都生气,但这个人非常厚道,非但不生气,还摸摸我的头说“小鬼,不错不错”。
我能够在新中国以后逐步成长,确实是要得益于上海好的氛围、好的老师和好的环境。
还有一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1956年当时有四个国手来我们上海,是全国第二三四五名,第一名杨官璘没有来。在得意楼我见到了名将王嘉良,他当时24岁。
著名象棋前辈王嘉良
我印象中名手应该不会买棋书,但是王嘉良自己掏钱买了几本棋书,有一本名叫《步觉精良》。这个书是精装版,还是比较贵的,当时我买不起。后来我翻过别人买下来的这本书,确实不错,主要是讲开局的。所以说尽管王嘉良当时是全国亚军,但是他还是很好学。
1958年冬天,我当时初一还没有念完,还在乡下劳动。为了迎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海市成立了象棋集训队。华东外语学院的助教徐天利在体工队担任集训队的队长,他带来了命令,说是1959年1月6号去上海体工报道。
我一听到学校有调令,可以专门去下棋,又有高手和老师,我马上就去报道了。当时训练就是当正式比赛的,之前我下棋名手都会让我两步,这次不一样了,是平下,也就是互相不再让步子。
当时我接连输了几个月,算了算一共输了有100多盘。但是我对象棋知识的渴望就像海绵一样,进了上海队之后拼命地吸,终于有一天感觉吸了有起色,突破了瓶颈。
1959年5月,我参加了上海市运动会,那时我赢了很多区一级的选手,最终得了第七名。我的队友陈其练习的时候总赢我,但是这次我第一次能赢他了。从此以后,他就被我甩在了后面。
1959年8月份,上海市秋季运动会我已经拿了第三。我感觉自己像一个爬藤的植物,渐渐能爬到高的地方了;1960年2月份我拿了上海市比赛的亚军,那一年的冠军是何顺安。当时我已经具备了和顶级棋手抗衡的能力。
渐入高峰
1960年5月,杭州举办五省市象棋邀请赛,参加的名手很多,有全国亚军王嘉良,全国第三刘忆慈,还有孟艺国等其他省市的高手。当时地点在杭州西湖边上,我七胜三和,得了冠军,其中我还赢了王嘉良。某种程度上,那次比赛是为参加下半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赛预热。
1960年11月,我代表上海参加了全国象棋团体赛,当时我们领导也很重视。本来团体赛有三个人,应该何顺安和我,另外一个也应该是同一个层级的队员。但是领导为了拿冠军,不让陈其出场,调来了“扬州三剑客”之一的朱剑秋。
从现在来看,当时的领导决策还是有些冒险的,因为朱剑秋是前国民党党员,身份有些敏感。当时领导下决心敢用朱剑秋,是要担一定风险的。幸亏最后得了冠军,否则的话这个领导有可能会被开除。朱剑秋上了之后,我们三个人的排序是何顺安第一,我第二,朱剑秋第三。当时和广州打擂台竞争,结果我们得了冠军。
得了冠军以后,第一台取10个,第二台取6个,第三台取4个人参加个人决赛。开始比赛的时候,我开始三场两胜一和,成绩蛮好。去之前领导还问我比赛有什么打算,五省市你得了冠军应该有些雄心壮志了。我说没什么打算,能够进前六蛮好了,当时根本没想到会取得什么好成绩。
当时上来先下了三盘,两胜一和,第三盘赢了杨官璘。第四盘对王嘉良是先手。现在回忆起来,当时年轻气盛,还是太得意了。王嘉良下的很快,我也跟着下得快。其实本应该小心一点的,因为对手步步都有陷阱。当时我刚刚赢过杨官璘,结果碰到王嘉良不到20步就输了,中了他的圈套。输了之后我被浇了一盆冷水,可以让我清醒清醒。
最后一场何顺安12分,我12分,杨官璘12分,朱剑秋13分。当时《北京晚报》写了一个预测文章,说朱剑秋肯定是百分比最高,只要赢了就是冠军。接下来的夺冠概率就是何顺安,何顺安和杨官璘都赢的话,还是何顺安希望大,就是没把我算进去。
1964年全国象棋个人赛胡荣华执红胜杨官璘
最后一盘我对的是刘忆慈,可能当时写稿的时候他们没有算到,我赢了刘忆慈的话,算小分是我排在前面。第二天,领导为了要确保冠军,在上海下了一个指示,让何顺安和朱剑秋不和棋,要分出胜负。现在回想,只要朱剑秋赢的话他肯定是冠军了,但是领导又不希望一个前国民党党员夺冠,最后朱剑秋输给了何顺安。
比赛完了之后,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的走廊里,赢了棋的何顺安碰到刚刚拿到国际象棋冠军的徐天利,他说“我拿了冠军”。我说最后的冠军其实是我,当时我就跟何顺安算了一下大小分,结果算下来我第一,他第二,杨官璘第三,他肯定没有想到我最后夺冠的是我。
何顺安后来感叹一番,说这就是命啊。再往上追溯到1958年,那一年如果用1959年的规则那他就夺冠了。1958年他和黎亭同分,当时不是看历届比赛得分,而是看用时谁少,结果黎亭夺冠了。他的运气是差一些。
杨官璘——真正的一代宗师
1960年拿了冠军以后,《人民画报》撰写一篇报道,说我是祖国的花朵云云。我心里自己知道,我的真实水平明显要比杨官璘差。但是为什么后面我能十连冠呢?其实还是有点运气。
当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期”,全国个人赛暂停了一年,就多给了我一年的练习时间。
所以1961年没有比赛,而是参加了很多友谊赛。1962年恢复了比赛,全国个人赛是26个人大循环,我和杨官璘下和了,总分比下来又是同分。当时是并列,这个就要讲到运气了。从现在和当时的规则看,算小分我是赢杨官璘的,因为他是和得多。现在规则都讲胜局,印象当中我是17胜,他是15胜,他和的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 武守哲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放预约参观,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
这位“老地下党”,94岁才恢复党员身份
2019-07-01 22:01 -
余则成已经牺牲!
2019-06-11 22:49 -
升温10度曾灭绝95%的物种,我们在十字路口上
2019-06-11 08:00 -
前方高甜!七旬奶奶抽血 老伴这个动作羡煞网友
2019-06-03 13:46 暖心闻 -
《切尔诺贝利》热播,中国女生走进了真实的辐射无人区…
2019-06-02 14:10 -
“我是毒贩!”姐姐收到弟弟一段骇人视频,真相更可怕
2019-05-30 10:38 禁毒战争 -
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丨那些激荡人心的“第一”
2019-05-24 11:16 上海新高度 -
揭秘“解放军露宿街头”照片拍摄始末
2019-05-22 18:57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种,那何不一起谈谈欧罗巴人种和日耳曼人种?
2019-05-08 08:23 70年对话5000年 -
青春的颜色,叫奋斗!
2019-05-03 11:54 新时代之声 -
西藏考古大发现: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人类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宾发现新的古人类物种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华日军细菌战又添新罪证!
2019-03-25 19:19 -
选举产生官员是反民主的,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曾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2019-03-25 17:38 观学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场战争中的英雄和烈士们敬礼!”
2019-02-17 22:47 -
长城城砖被撬坏60余延长米,谁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时代之声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学院
相关推荐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08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179“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59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
自民党高官自夸:中国要“补缺”,日本能帮美国
-
“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胜选”
-
泽连斯基承认:我们干的
-
为躲避胡塞武装攻击,美航母一架F-18坠海
-
小特朗普炮轰民主党州长:想煽动对我爸的第三次暗杀?
-
伊比利亚半岛大停电,西班牙葡萄牙都在甩锅…
-
特朗普向加选民喊话:美加合为一体该多美,天作之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