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多尔·圣古塔:印度当前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才能配得上这种“伟大”?
最后更新: 2023-08-29 08:57:08今天的印度意识到,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集体层面,这些都是寻求身份定位的基本问题。它已经发现,这些问题不能依赖拿来主义,不能用外部舶来的思想来回应,它不能说它所能提供给世界的只是一种“西方民主理想国家的南亚版”。印度寻求贡献的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西方国家“复制品”,或者西方民主国家的“模范窗口”。它希望向世界提供一种独特的“源代码”。
为此,古老的文明理念在印度重新焕发新生。重新流行的文明叙事具有其独特之处,印度的文明思想家们并不排斥接受来自其他文化的思想。印度文明两部经典《吠陀经》(the Vedas)和《奥义书》(Upanisad)成为这些文明思想家的思想源泉,很多阐释印度文明的学者都从这两部著作中汲取了力量,并内化为他们各自的思想,成为印度文明坚定的支持者。这些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泰戈尔明显受到了这些著作的影响,尤其《奥义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形塑了他的宗教观。泰戈尔在进行抽象性的哲学写作时,经常自发地使用《自在奥义书》(Īśa Upanisad)和《白骡奥义书》(Śvetāśvatara Upanisad)【9】中的概念。他的很多论断,包括一元论、对神无处不在特性的强调、对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亲缘关系的断言等,都来自《奥义书》。【10】
就甘地而言,人们发现他的理念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的先知们”(Vedic rishis[seers]),这些先知曾教导世人,“让高尚的思想从四面八方来到我这里”【11】。这种非沙文主义的方法在很多以文明道路思考印度问题的思想家中很常见。
这就是将印度定义为“文明型国家”时借鉴的精神,这种方式在印度越来越盛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认为,印度的国家地位源于其文明—他将印度的民主成功经验定义为其文明根源的副产品。【12】其民主制度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的国家联盟(Jana-padas)【13】机制(公元前1500-公元前600年)或古印度共和国制度,而不是来自雅典模式。莫迪还喜欢用梵文短语“vasudaiva kutumbakam”【14】来描述印度的世界观,意思是“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家”。在这一点上,他呼应了从尼赫鲁到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Atal Bihari Vajpayee)、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这几位印度政治家,他用这句话来解释印度的自我投射。这种对印度文明的凝视(以及印度国家的支柱)的共识打消了人们对过度强调“文明型国家”身份将演变成沙文主义的顾虑,至少在文明叙事方面已经如此。
在印度的文明叙事中,对古代世界的借鉴更为深入。在主张其对印度洋的权利时,印度重申了历史上最杰出的王朝之一朱罗王朝(Cholas)【15】的历史。这个曾经位于印度南部的海上军事强国,自公元1世纪前后起的1500年里,依靠大国实力统治这片区域,将印度教的信仰、习俗传播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朱罗王朝又名注辇,是10世纪至13世纪时印度半岛古国,位于今天的泰米尔纳德邦
印度今天转向其古老的历史,在联合国的支持下推广阿育吠陀或国际瑜伽日,为世界提供商品、服务和思想。崛起的印度意识到,提升其地位不仅要基于意识形态上的关切,如反对主动结盟,还必须成为商品、服务和思想的提供者。
克里希纳·钱达拉·薄泰恰里耶(Krishna Chandra Bhattacharya)【16】是主张基于本国文化建立印度国家的早期思想家之一。他写道,印度获得了“思想上的 Swaraj”。“Swaraj”在印地语中是“自治”的意思。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这个词被广泛使用。薄泰恰里耶认为,真正的自由不仅是政治自由,而且是思想自由。
当代印度“文明型国家”的概念强化了本土思想的理念。瑜伽和阿育吠陀是它在医疗保健中推广的一些最明显的概念,但它正在花费精力重新发现古代印度数学,【17】更加强调“无名英雄”(unsung heroes)和“抵抗的故事”(stories of resistance)等本土故事的传播。【18】
今天的印度“文明型国家”也包含了努力成为“vishwa guru”【19】的叙述,“vishwa guru”在印度语境中的意思是“世界教师”。“教师”这个词在这里很重要,含义是知识共享和成为全球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主导者、修正主义者或其他角色。教学行为不是沙文主义行为,印度通过使用这种命名法来定义其崛起的角色和路径。当代印度“文明型国家”希望通过展示其智力优势来获得地位。
这样一来,印度国家现今的起源叙事与其独立后的几十年里的叙事方式有所不同。当时印度国家地位的合法性主要来自其反殖民运动,以及独立后制定的国家宪法。这部宪法将印度定义为一个民族国家,这个定义借鉴了后殖民国家群体形成的一些共同点,以及“不结盟”理论,即后殖民国家不希望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美国或当时的苏联)结盟,也不希望被卷入相互竞争的超级大国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文明型国家”概念在印度的出现,已经颠覆了上述两个概念。今天的印度不仅从宪法中,而且从更古老的文化源泉中汲取灵感,包括使用古代文本和经文作为定义民族身份的“源代码”。甚至“不结盟”的内涵也在被重新解读,如同印度在乌克兰危机和其他情况下的立场一样。如今,复兴的印度将“不结盟”定义为“以自我利益为本位”或“站在自己一边”,而不是简单地与那些曾经被殖民统治的国家一起做事。
因此,在结论中,以下几点需要被重申:印度“文明型国家”的当代叙事正从本国的古代文本和文化中获得其合法性;在强调这种文明叙事时,它重新诠释了国家宪法中的一些旧有概念;在这样做时,它也重新解读了“不结盟”;它在寻求提供“全球知识”方面促进了对自身命运的普遍性叙述,淡化了与其崛起有关的任何沙文主义或修正主义概念。
本文注释
(1) Samuel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1996, p.21.
(2)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Human Rights Principles”(2005).
(3) Sebastian Bonnet,“Overcoming Eurocentrism in Human Rights: Postcolonial Critiques-Islamic Answers?”, Muslim World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5, 12(1).
(4) Hakimeh Saghaye-Biria,“Decolonizing the‘Universal’Human Rights Regime: Questioning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nd Orientalism”, ReOrient, 2018, 4(1).
(5) 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6) M.K.Gandhi, Hind Swaraj or Indian Home Rule.
(7) Swatantryaveer Vinayak Damodar Savarkar, Essentials of Hindutva.
(8) Sabyasachi Bhattacharya, Talking Back: The Idea of Civilization in the Indian Nationalist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2.
(9) 参见《奥义书》,黄宝生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5页。
(10) Nasiruddin Mondal,“Tagore’s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Apropos Vedanta and Buddism”(2004),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NBU.
(11) A.Jayabalan,“Mahatma Gandhi’s Discovery of Religion”(January 30-February 4,1998), Bombay Sarvodaya Mandal(Gandhi Book Centre).
(12) Sheezan Nezami,“Democracy in India as Old as Nation, Its Civilization: Prime Minister Narendra Modi”(July 13, 2022), The Times ofIndia.
(13) “Janapadas”产生于吠陀时期,指16个以控制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共和国或王国形式构成的政治单位。-译者注
(14) 梵文短语“vasudaiva kutumbakam”出自《玛哈奥义书》,意思为“世界是一个大家庭”。-译者注
(15) 印度半岛古国,其地在今泰米尔纳德邦。建立于公元前3世纪,灭亡于公元1279年的南印度王朝,存续超过1500年。朱罗王朝强盛时,其国土面积相当于今南印度、斯里兰卡与马尔代夫全部领土。其势力范围还及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绝大部分地区、缅甸部分地区。
(16) 薄泰恰里耶,印度现代哲学家,生于印度塞兰普尔的一个梵文学者家庭,一生从事哲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曾任孟加拉国几所大学的哲学讲师、胡格利学院院长、阿马尔内尔的印度哲学研究所所长以及加尔各答大学哲学教授。他在继承印度传统吠檀多不二论(见吠檀多派)的基础上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的思想,建立了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的主要著作有《哲学的研究》和《作为自由的主体》。
(17) “Central Government Plans to Set up Board to Promote Vedic Education”(October 16, 2022), The Financial Express.
(18) “Lachit Barphukan’s 400th Birth Anniversary: India Correcting Past Mistakes by Recognising Unsung Heroes, Says Modi”(November 25, 2022), The Indian Express.
(19)“India on Way to Become‘Vishwa Guru’under PM Modi: Amit Shah”(August 19, 2017), The Indian Express.
- 原标题:民族主义时期和当代印度的文明型国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我们的确是中国在欧洲的桥头堡,这是好事
2023-08-29 08:18 一带一路之欧洲门户 -
明年“超级星期二”前一天,特朗普出庭受审
2023-08-29 08:17 美国政治 -
金正恩视察朝鲜人民军海军司令部
2023-08-29 08:12 朝鲜现状 -
白宫:拜登将于9月10日访问越南
2023-08-29 08:10 美国一梦 -
普京不出席印度G20峰会,莫迪表示理解
2023-08-29 07:50 俄罗斯之声 -
第九批全国药品集采启动,仿制药竞争激烈
2023-08-29 06:44 医疗改革 -
中美宣布在两国商务部之间建立新沟通渠道
2023-08-29 06:37 中美关系 -
“欧盟应在2030年前做好扩员准备”
2023-08-28 23:10 欧洲乱局 -
与以外长“会晤”后,她被停职
2023-08-28 22:50 -
敏感时刻,尹锡悦搞“海鲜例会”被批作秀
2023-08-28 22:47 三八线之南 -
医药巨头接连起诉美政府,美版“药品集采”要黄?
2023-08-28 22:28 美国一梦 -
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4.8级地震
2023-08-28 19:37 日本 -
伊朗把价值27亿美元的机场项目给了中企
2023-08-28 18:50 金砖国家 -
印度限制新政,美国表示关切
2023-08-28 17:18 印度惊奇 -
我大使严正交涉!中国驻日使领馆接到大量日本骚扰电话
2023-08-28 17:12 福岛核泄漏 -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莫尼列来华
2023-08-28 17:07 -
日本记者渲染在华日本人担心所谓“反日行动”,外交部回应
2023-08-28 17:07 中日关系 -
英议员:事实证明,大英博物馆拒还文物的借口“侮辱性荒谬”
2023-08-28 16:27 不列颠 -
“这是欧盟屈从于美国的又一证明”
2023-08-28 16:05 欧洲乱局 -
外交部:鉴于当前中日关系状况,经双方商定推迟公明党代表团访华
2023-08-28 15:56 中日关系
相关推荐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18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8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3最新闻 Hot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