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竹:民粹主义对西方国家政治的冲击
关键字: 民粹主义反精英英国脱欧美国大选资本主义精英第三,用政治捐款的形式在选举中设立第三道防火墙。多党制的政治捐款实际上是用金钱来筛选政治精英,起着把平民大众从选举中过滤出去的作用。竞选活动耗资不菲,只有那些受大额捐款人青睐的候选人,才有可能筹到充足经费,打赢激烈的选战。因此,政治捐款机制基本能保证当选者在政策上倾向于精英阶层。
2010年,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判决,裁定政治捐款是言论自由的表达,企业、利益集团等组织,只要不直接把钱给候选人,即可通过“超级政治委员会”无限制地募集、使用资金支持候选人的选举。最高法院这项判决的实质是,通过各种不设限额的“政治行动委员会”,美国的精英阶层可以无限制花钱助选,由此抵消草根阶层的影响,来保护美国的精英主义体制。
第四,资本精英通过垄断媒体在舆论场上筛选角逐政治官员的人选,这是西方统治精英为了防止平民大众参政的第四道防火墙。由于私人资本和知识精英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占统治地位,西方的主流媒体事实上都被资本精英和知识精英所垄断,成为筛选政治精英的另一道过滤机制,竭力防止草根大众进入政治竞选的圈子。
特朗普与支持者在一起
所以,尽管西方国家实行的普遍选举天然地与西方国家的精英统治相冲突,但由于构筑了上述四道防范平民大众进入统治精英圈内的防火墙,西方的精英统治仍然能够维持到今天。只要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资本对政治的统治就不会变,资本对人才的筛选就不会变,西方的精英统治就可以得以维系,这是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统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反大众的精英统治。
不过,当前这波新民粹主义的兴起正在改变对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资本精英统治社会的结构,西方国家过去用来防范平民大众的四道防火墙开始变得不那么有效。本来,西方国家精英集团用来防范平民大众的防火墙是一个国家内部的统治精英对底层社会大众的防范,属于阶级压迫的范畴,西方国家对于这种阶级防范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是,目前西方社会的阶级问题、贫富问题已经跟种族问题、宗教问题、移民和难民问题交织在一起时,问题就变得非常复杂,原有的阶级防范、阶级压迫的方式很难再有效。
当前,西方国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和平民大众的抗争,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孤立存在,而是跟族裔间的利益冲突、宗教派别间的价值冲突的紧密联系在一起。当这些不同的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一种新的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民粹主义应运而生,西方国家过去用来来防范平民大众的四道防火墙逐渐失去效用。因为,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新民粹主义,冲击的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或政治制度,而是冲击了资本主义国家最根本的基础——民族国家。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看,没有资本主义,西方国家就无法走出封建主义的政治藩篱,无法瓦解打破血缘等级制度。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催生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催生了近代民族国家。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又反过来瓦解民族国家的基础。由于资本竞争和逐利的天然本性,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存在着依赖低端劳工输入和制造业转移的问题。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掠夺殖民地和使用黑奴,到今天依靠廉价的外来劳工,资本主义事实上是在不断地改变国家的族裔结构,制造民族国家的掘墓人。当资本主导的劳动力流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族裔结构和宗教结构时,种族冲突和宗教冲突必然会以民粹主义的形式爆发出来,这种有强烈种族主义色彩的民粹主义将会对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毫无疑问,这种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新民粹主义并不会建立一个更合理的新社会,西方各国也不至于在短期内被这一波民粹主义所摧毁。但是,这一波新民粹主义的浪潮确有可能把西方各国推入一个新的衰落期,社会将长期处于贫富矛盾、种族矛盾、宗教矛盾、精英与大众的矛盾的煎熬之中。这是在21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人们将会看到,资本主义不仅会孕育出瓦解自身的政治力量,同时还会孕育出瓦解民族国家的种族冲突和宗教冲突。朝未来看,资本主义的灭亡可能不会像19世纪和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预见那样,可以经过阶级革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西方社会未来走向的更大可能是,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催生出各种不同的异己和敌对力量,贫富矛盾、阶级矛盾、种族矛盾、宗教矛盾交织在一起,统治精英与平民大众彻底分裂。西方几百年来建立的文明模式,包括民族国家模式和国际秩序都将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综上所述,近年来西方国家出现的种族主义、平民主义和本土主义是资本全球化和和“普世价值”催生出来的。西方统治精英构筑的防范本国平民大众的“防火墙”并不能有效抵抗这一波把阶级利益诉求与族裔利益诉求纠合在一起的新民粹主义。西方社会的政治板块正在分化和重组,传统的左与右、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分歧和矛盾已经不是当前西方政治的主轴,精英与大众的分歧和冲突日渐激烈,社会呈现撕裂状态。西方上层社会的权贵精英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生活下去,西方下层社会的草根大众也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生活下去。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和政治正确的教条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改变,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有可能提前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0“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2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6“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15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274最新闻 Hot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长和“卖港”不得人心
-
鲁比奥警告欧盟:不要将美国排除在外
-
又摊上事了,这回还有华尔兹
-
“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
德外长插一脚:美乌能不能签,先得给欧盟“掌掌眼”
-
候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炒作:若与中国打持久战,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
马斯克狂撒2500万,这场“会改变西方文明进程”的选举还是输了
-
俄高官有望冲突后首次访美,“美方暂时解除制裁”
-
美防长称日本是“前线”,日媒急了
-
美国两党拿出对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级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