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乱港分子疯狂反扑,挑起五场战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除了少数“头部”乱港分子外,大部分外逃者随着逃亡时间延长、利用价值和影响力下降,必然会陷入内斗内耗、遭到“始乱终弃”的下场。[全文]
-
反网络新四害| 纵容极端言论,就是在“养蛊”
现在公知言论已经不再是洪水猛兽了,消灭它们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做到让它们无法威胁。一旦无法威胁我们了,这类言论就属于被“观赏”和“嘲讽”的目标了。[全文]
-
对黄之锋、戴耀廷的判刑是否太轻?
这伙“反中乱港”的人,只是玩造反梗的小鬼,一旦来真的,便鸟兽散,不击自溃。4年后的今天,同样一批人甚至大批地北上寻乐,逛商场、饮奶茶。[全文]
-
哪是什么香港商务“忠告”,美国是在狂扔回旋镖……
这份文件的荒谬之处实在太多。[全文]
-
“自由主义战士”“世界公民”?不,你还是个俄罗斯人
像杜罗夫这样聪慧的人应该明白,企图用多个国籍来保护自己只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对于在机场等待逮捕杜罗夫的法国人来说,就算你随身携带了一大堆外国护照,你仍然是“俄罗斯人”。[全文]
-
反抗俄罗斯,就是民主;不服从西方,就是不安全
现在,回旋镖打到欧美自己了,欧美国家自然就按照自己对国家安全的理解,开始采取行动。中间没有过渡,没有铺垫,所以才会让全球,特别是那些被规训的比较彻底且持理想主义认知的,感到错愕。[全文]
-
与大洋彼岸的威胁斗争,一位23年网络安全从业者的心里话
作为一名网络安全从业者,我已经在安天从事了23年威胁分析工作。而这些年来最难忘的,是如何和同志们一起与最高水平的威胁斗争。这些威胁来自大洋彼岸。[全文]
-
“四镜透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
面对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我们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的“发展先行,治理随后”的模式。人工智能领域需要采取同步发展与治理的策略。[全文]
-
专稿|“蓝屏网灾”暴露三大悖论,“纯血鸿蒙”另辟蹊径
CrowdStrike首席执行官从不讳言自己的打法是多么的“高明”:我们的竞争对手只能识别坏程序,我们能识别“坏人”。由此产生了三大悖论。纯血鸿蒙横空出世,是破解这三大悖论的法宝。[全文]
-
在香港,怎样才算“软对抗”?
处理“软对抗”的行为,并不是依法规管这么简单。依什么法?怎样规管?有关方面需要采取因时制宜的手段。[全文]
-
“霸权的凝视”,已成网络技术革命的麻烦制造者
霸权国此类举措所追求的目标,本质就是试图将全球网络空间转化成为西方学者福柯笔下的“全景监狱”,霸权国的特定部门与个体成为这种数字化的全景监狱的“典狱长和狱卒”,尽情使用近似绝对的权力,监控其希望监控的任何行为体,无人可以幸免。[全文]
-
从“爆吧”到“爆破网课”,组织化的网络暴力该怎么治?
这种网络暴力在青少年中不仅有“需求”,还有“供给”,并且这种供给是有组织的。在网络群组的掩护下,这些人除了以冲击和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为乐,收获个人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某些场景下这些组织已经具有了“流量化生存”的前兆——把获取流量提升真实或虚幻的影响力置于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法规之上。[全文]
-
“一国两制”进入下半场,国家精神教育可以用这三部电视剧
香港社会理解国家精神还需要更加具体生动的文艺作品和沟通形式,需要适度的历史化、事件化、故事化、偶像化和人格化,需要激活香港社会人心的历史记忆和重新理解,需要打动青年人心的底层硬核而促其转变。[全文]
-
对中国编辑发动“大清洗”,维基百科在怕什么?
对于这种纯粹由政治驱动的清洗行动,所有维基人都应该站出来坚决抵制。基金会作为维基百科的运营者,如此武断的执法不仅违背了维基百科所谓“开放”“自由”的精神,也严重损害了中文维基社群对平台的信任。 [全文]
-
“教协”一倒,自由减少?他们为何长期如此自大
他们内心存在傲慢的情绪,仿佛他们的存在才是自由的存在,他们的消失、倒闭,就是自由的消失与倒闭。这未必太自大了吧?把自己看成自由的化身,这也是让我最难以忍受和恶心的一件事。没了“教协”,其他教育团体多了去了,不是非你不可。[全文]
-
美国指责中国“网络攻击”,端上来特朗普都不想用的隔夜饭
美国的霸权标准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美国怎么做都是负责任的,很扯淡。所谓“负责任”的美国标准是,美国在全球网络空间可以随心所欲,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信息。美国必须要能够监听,不让监听就是不够透明,必须具有压倒性的单方面的网络攻击能力。[全文]
-
想对中国数据“长臂管辖”?美国趁早收手
我们支持企业获得效益和盈利最大化,政府不能不让企业充分应用数据,因为这最终会导致企业把数据放到另外一个国家去,在商业经济上对国家不利。同时,我们反对长臂管辖,坚决守卫公共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同时让企业脱敏后的商业信息为企业达到最优化效益。[全文]
-
数据中心保护不好,何谈人工智能安全?
鸡尾酒顶层看起来很漂亮,但底下没什么东西。其实目前来看整个网络安全行业,甚至说整个IT行业都处于鸡尾酒顶层。鸡尾酒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中国信息化和美国之间有很多年的差距,这就是根源性的问题,再加上商人喜欢追求热点,最后就变成了大家都趋向于热词。[全文]
-
别忘了你是一家中国企业!
对西方来说,中国走什么道路,搞什么模式无所谓,但是中国不能超越他们。中国能赚多少钱,能赚什么钱,西方国家说了算。你破了这条,就叫不遵守游戏规则。没有中国政府这样一个强势的主权实体罩着,你到市场上去跟美国企业搞公平竞争,分分钟被吃干抹净。[全文]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中国网络安全吗?
近些年,5G、物联网、人工智能一直是科技圈的热词,随着这些领域的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应用实现落地,社会经济生活正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不过,当人们享受技术革新带来的红利时,网络安全的风险也正迅速提高。[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外包保洁员投靠境外情报机关,泄露3项国家机密
-
受境外势力指挥私建电台传播虚假信息,张某被抓
-
境外反华“培训”细节曝光:在写满反动标语的教室里高喊反动口号
-
小心!调查问卷下隐藏的陷阱
-
国安部:我某驻外人员嫖娼遭威胁,向间谍大量泄密
-
国安部:这种机场的“风景”不能拍
-
国安部强调云存储风险,提及去年9月某云盘“灾难级”漏洞
-
短短3年疯狂跳槽,他为获利向境外间谍机构泄露大量涉密信息
-
国安部:护航低空经济安全翱翔
-
国安部:间谍以招聘兼职为掩护,诱骗同学窃取秘密
-
境外间谍以问路为由搭讪,看似无法接触涉密文件的他成为窃密者
-
因违纪提前退伍后,他与境外间谍勾连窃取我军事秘密
-
国安部:余某为炫耀上传涉密文件,被追究刑责
-
国家安全部提醒!这些随处可见的设备,也可能有风险
-
又一起冒充国安干警案件,严肃查办!
-
国安部:警惕上门拜年的“黄鼠狼”
-
判刑!一退休人员窃密给境外间谍编写“咨询报告”
-
“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国安48小时内抓获叛变涉密人员
-
出境遇盘查怎么办?国安部提醒
-
国安部:手机软件打着“翻墙”噱头,小心“间谍”
-
-
· 国家安全 ·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在我国,国家安全部统一管理国家安全工作。2014年,中共中央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1993年制定的国家安全法以反间谍工作为主要内容,已难以适应全面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需要,于2014年11月1日被废止,其大部分内容进入新反间谍法。新的国家安全法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今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人赃俱获!境外间谍企图窃取我沿海海岛军事秘密当场被抓
-
某单位员工用国家秘密送人情,被行政警告
-
境外直播引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关注”,强迫其就范
-
部分境外间谍利用社交媒体评论区窃取我国家秘密
-
事涉境外邪教组织非法宣传品,快递小哥立功了!
-
国安部:无业人员未找到理想工作,试图投敌换钱
-
为还赌债,某机关单位核心涉密人员主动勾连境外间谍情报机关
-
男子用无人机拍军事禁区被判10个月
-
国安部:“天之骄子”想过自首,但…
-
国家安全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众包模式开展窃密活动
-
事关开源信息,国安部提醒
-
用无人机拍部队雷达站,男子被判刑十个月
-
依法执行任务,请予配合
-
有人窃取机密级国家秘密材料,以同事名义提供给境外机构
-
国家安全部:“海洋浮标”岂能想投就投?
-
出卖国家机密获利百万,一涉密单位人员被判无期
-
他向境外谍报机关提供大量秘密被判死刑,细节披露
-
国安部:境内外人员为谋私利偷运稀有金属镓出境
-
街头搭讪、公务交往……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惯用伎俩被披露
-
国安部提醒:小心“旅游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