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2024二季度上):特朗普认为让中国加入WTO是个错误,但这对我们来说显然正确
最后更新: 2024-07-25 15:50:062024年,观察者网重磅推出季度性经济观察栏目——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邀请经济界和金融界重量级专家学者,围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经济数据,解读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回应当下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展望未来发展。
7月16日,2024年第二期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在上海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等嘉宾齐聚一堂,聚焦上半年经济数据,共议改革与民生。
发言环节之后,与会嘉宾与观察者网董事长、风险投资人李世默进入圆桌讨论环节,继续围绕中国经济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观察者网新闻中心副主编王慧主持讨论。
观察者网将圆桌讨论环节的嘉宾发言整理成文,本文为上篇。文章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
右起:连平、杨建文、李世默、吴晓求、陈文玲、管涛、王慧观察者网
·只有高度融入国际社会,中国才能拥有巨大发展空间
王慧:此次圆桌会议的主题是“改革与民生”。就在昨天(7月15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幕。“改革”是三中全会的主题,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各位专家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实践者,我们非常期待各位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分享真知灼见。
第一个问题想先请吴晓求老师谈谈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也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国深化改革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阶段,我国深化改革开放需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我们面临怎样的挑战,又拥有哪些机遇?
吴晓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个人认为,首先,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过去45年来改革开放中值得深入总结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的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那些被实践证明有效的理念、制度和政策。
在我看来,改革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在内部,最重要的是推动市场化改革,这是放在第一位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最重要的历史起点。
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十四亿中国人、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拥有更大的空间、独立性、创造力和梦想。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水平获得最大的提升。
同时,我们特别需要推动法治化进程。我认为,建设完善的法治是改革以来我们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先有市场化,再有法治化。市场化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动能,而法治化为我们提供了信心和预期。
内部改革一定要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实践证明,只有高度融入国际社会,中国才能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看,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伟大的实践。它使中国的实体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际分工、竞争和合作。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实际上在2001年11月之后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认为开放和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是最大的改革,它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开放和加入国际经济体系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所以,我认为对于内部改革而言,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是关键。
对外部来说,一定要保持中国经济具有良好外部环境,这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需要与发达国家保持良性互动。中国有巨大的生产能力,要通过谁来消化?如何找到新的增长动力来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外部需求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双循环发展战略中,必须科学地认识到外部需求的极端重要性。
这绝不意味着否定内需的重要性。中国经济是内生性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部需求的扩张,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但这也不意味着内部需求可以替代外部需求。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保障,这也是过去四十多年来的经验。所以,对于一些重大事件,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耐心,深刻理解国际环境对中国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2024年7月4日,深圳,前海自贸区视觉中国
陈文玲:我来补充一下。改革是这次圆桌会的主题,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次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将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结合起来,就是为了让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三个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我们对改革的理解:
首先,开放是最大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开放的推动下不断深化的,没有开放就谈不上改革。因此现在我们仍需推动开放,让开放的中国和开放的世界融为一体。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开放的基础上。
其次,我们通过这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制度。在此过程中,完成了四个方面的重要改革。
第一是制度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构建了市场经济制度,这是制度的再造。
第二是微观主体的再造,市场主体已不再是单一的国有企业或行政附属物,而是成为独立自主的、多元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微观基础。微观主体在自我发展时的内在动力,要求其必须进行创造和创新,这种内在的创新和创造力使市场具备自我纠错机制。我认为这种机制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三,我们完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体制机制的重构。尽管当前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或完美,但已经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截然不同。例如,过去我们制定的是五年计划,而现在是五年规划,其中大量指标是引导性的,只有生态环境等少数指标是强制性、约束性的指标。
第四,最重要的变化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即观念的塑造。想走回头路、放弃市场经济,行不行?从整个社会舆论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来看,不可能回去了,我们的改革只能继续向前推进。
所以,我认为改革是顺应了民意。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七年翻一番,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加入WTO,这是难以想象的。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表示,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如火箭般腾飞,他认为让中国加入WTO是个错误,但这对我们来说显然是正确的决定。中国与世界经济已经连为一体。
改革开放已经为中国带来了巨大收益。未来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两个阶段——2035年和2050年的发展目标,还是要靠改革开放。
标签 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OpenAI亏损或高达50亿美元,1年内急需融资
2024-07-25 15:12 观网财经-科创 -
百川智能完成50亿元融资 北上深国资入局
2024-07-25 14:51 观网财经-科创 -
马斯克要跟扎克伯格“笼斗”!随时随地、任何规则
2024-07-25 14:37 -
特斯拉暴跌近13%,美股“七巨头”蒸发5.45万亿元
2024-07-25 14:00 美国经济 -
上海无人驾驶出租车预计8月对公众开放
2024-07-25 13:02 -
工行、农行下调存款利率,5年定期年利率仅1.8%
2024-07-25 08:33 金融观察 -
观复博物馆回应“倒闭、破产”传闻
2024-07-25 07:30 -
北京:上半年地区GDP实现2.18万亿元,同比增长5.4%
2024-07-24 20:49 中国经济 -
单厂2000万千瓦!TCL中环与沙特签约海外最大规模硅片厂
2024-07-24 20:40 能源战略 -
巴黎开奥运,义乌“过春节”
2024-07-24 20:39 观网财经-海外 -
全球稳定币单季交易4万亿美元,香港试水做“沙盒”
2024-07-24 18:45 观网财经-金融 -
没有股权的宗馥莉,为何对娃哈哈如此重要?
2024-07-24 18:06 观网财经-消费 -
财政部: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1.9%
2024-07-24 17:16 金融观察 -
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与苹果首席运营官会谈
2024-07-24 17:0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用户10亿,月活5亿,微信小游戏的“小生意”
2024-07-24 17:0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第二艘国产大邮轮最新进展:2026年底交付、2027年在广州运营
2024-07-24 15:37 -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这就砸到马斯克头上了?
2024-07-24 15:30 美国政治 -
马斯克:全自动驾驶将在12.6版本后进入中国
2024-07-24 15:05 -
Meta推“最强开源模型”,扎克伯格称用闭源防中国行不通
2024-07-24 12:53 观网财经-科创 -
对华壁垒、千亿补贴都没用,破产潮席卷美国光伏
2024-07-24 12:01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0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101“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86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0“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果然,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动手了!
-
“有人觉得需要跪?毛主席曾让国人读不怕鬼的故事”
-
日本多地发生无差别杀人事件,我使馆提醒
-
想得挺美!特朗普威胁他国别买中国货
-
河北衡水中学再换校长,3年前启动“破内卷”改革
-
全球最大矿企:全球经济得靠中国
-
“美国把枪顶着各国脑门,谁还愿意跟它坐一条船?”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
怕谈崩了,欧盟准备“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国又要领先了”
-
靠中国,加拿大发上“美国财”
-
美股再跌,特朗普: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
-
农文旅项目投资1700万后被告知是禁养区?南京浦口通报
-
“中国学生对赴美留学迟疑,英国成了热门地”
-
为获提拔,他送给中管干部张福生25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