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莱士再爆食品安全问题,广东一门店汉堡吃出生肉?
-
王力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王力 编辑/徐喆)6月19日晚间,广东潮州一起华莱士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爆料,其在华莱士购买的汉堡内疑含有生肉,该事件迅速登上热搜。
据悉,涉事门店工作人员对此事作出回应,指出因暑期工较多,培训不足,导致操作失误。这一回应无疑暴露出华莱士在员工培训和管理上的严重缺陷,也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其食品安全问题的质疑。
近年来,华莱士在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却屡禁不止。从去年的“炸油颜色如同酱油”事件,到如今的生肉汉堡事件,华莱士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舆论的焦点。公开资料显示,华莱士的门店数量已超过20000家,但其食品安全管控体系显然未能跟上其扩张的步伐。业内人士指出,华莱士主打低价路线,主攻下沉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投入。
而快速扩展门店的背后,是华莱士独特的“合伙模式”。观察者网从华莱士门店员工处了解到,门店员工可与公司共同投资新店,按贡献分享收益,同时,通过“老带新”师徒制提升店长的主动性和管理传承。此外,华莱士吸引房东、供应商等外部合伙人投资,降低资金压力,实现多方共赢。
这种模式将员工、房东、供应商等各方利益捆绑,留住老员工,吸引新人才,使公司在全国拥有两万多家门店,而合伙模式的背后也带来管理和协调难度,食品安全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华莱士生肉事件引发关注,为何华莱士仍受欢迎?
6月19日晚间,广东潮州一家华莱士门店因被曝光汉堡中疑含生肉而登上热搜,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汉堡在孩子食用一半时,发现内部存在未煮熟的肉质,此事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
华莱士对此事迅速作出回应,涉事门店工作人员承认是员工的操作失误所致,并表示已及时带顾客前往医院检查,确保顾客健康无虞。尽管事件得到了及时处理,但华莱士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截图来自抖音视频
事实上,华莱士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首次被曝光。早在2019年“3·15”期间,记者就曾多次曝光华莱士的卫生堪忧,满地爬的蟑螂、销售隔夜甚至过期的食品、如酱油色般炸油仍在使用此后多地华莱士也曾曝出类似问题,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批评。尽管华莱士在多次危机事件中都努力进行公关处理,但消费者的疑虑和担忧并未完全消除。
对于华莱士而言,频繁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无疑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舆论压力不断,华莱士的销量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泻药是苦的,何不来一份华莱士?”。因华莱士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一个名为“喷射战士”的梗,用以描述那些吃完华莱士后,不得不与马桶共度时光的经历。
起初,只是少数网友在平台上分享吃华莱士后拉肚子的经历,但随后这一现象引发了更多网友的共鸣和参与。有人甚至特意购买华莱士的产品,以验证其是否真的如传闻中那般具有“喷射”效果。
更有创意的网友开始尝试不同的华莱士产品组合,试图找出哪个搭配更容易引发“喷射”现象,甚至有人为了探究问题根源,单独品尝了面包部分。这一系列的尝试和讨论,使得华莱士在网友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形象——虽然可能导致肠胃不适,但其美味的炸鸡汉堡却足以让人忽略这一缺点。
这样频出安全隐患的品牌理应受到全网的谴责和抵制。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华莱士的销量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反而门店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据窄门餐眼显示,目前华莱士的门店数量为20356家。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其低廉的价格外,还与其广泛的市场覆盖和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可有关。
尽管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但华莱士依然凭借其独特的经营策略和市场定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十元三个的汉堡价格,使得许多消费者在选择快餐时更倾向于华莱士。而这种低价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食品安全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频出食品问题?2万+门店背后的“合伙制”
在应对各类事件时,常将责任归咎于员工培训和操作层面的不足,但频发的问题显然非个别员工所能解释。
小吃快餐作为充满“烟火气”的餐饮领域,预计到2024年其在餐饮市场的份额将从48%增至52%,增长势头强势。然而,小吃快餐领域的竞争亦十分激烈,入行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市场高度竞争,然而华莱士却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格优势在市场中迅速崛起,门店数量突破两万家。
华莱士由华怀余和华怀庆两兄弟携手创立于2000年,早年间兄弟二人观察到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一线城市的繁荣景象后,洞察到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中还存在大量的空白地带。因此,他们决定尝试开设华莱士1.0门店,初步以模仿肯德基的产品和价格策略为起点。
然而,最初的模仿策略并未达到预期的成功,门店的日均营业额仅仅停留在2000元左右,远低于他们的预期。面对这一挑战,华莱士迅速进行了战略调整,他们决定将价格大幅下调,控制在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一半以下。同时,他们还推出了“特价123”促销活动,即提供可乐1元、鸡腿2元和汉堡3元的超值价格。这一举措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使华莱士的日营收额大幅跃升至8000元。
此后,在完善低价策略的同时,华莱士推出了合伙制模式。传统加盟模式无法快速扩展,而直营店扩展速度太慢。合伙制应运而生,通过民间搭伙的形式,按对品牌发展的贡献大小排序,给予机会。总部和员工、外部投资人共同开店,将员工变成合伙人,把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合伙人根据价值贡献调整股权比例,实现合作共赢。
合伙制不仅解决了资金和资源问题,还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每个合伙人都在门店开发、营运、后勤等方面各尽其职,利益捆绑,齐心协力。华莱士还采取了个体户形式降低投资和经营风险,总公司行使经营管理权,确保标准统一。
这种扩展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它顺应人性,让员工感觉被重视,提供平台共创共享,解决了组织应变能力和人才发展的难题。传统市场变化不大时,单一盈利模型加上渠道红利可以支撑企业发展;但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仅2023年,全国新开餐饮门店数达298万家,闭店数达354万家,灵活的合伙制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此外,合伙制让企业能吸引更多人才,员工通过自身努力也能致富。这种拥有感和信任感激发了员工的激情,单纯的薪资福利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合伙制让每个员工都有成为老板的机会,增强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实则,华莱士并非唯一采用合伙制模式的餐饮企业,西贝、喜家德等众多品牌也紧随其后。尽管该模式解决了资金、资源问题,并激发员工积极性。
然而当前来看,华莱士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了员工培训和质量控制的短板。同时,合伙制也带来管理和协调难度,可能影响品牌一致性和服务质量。
- 责任编辑: 王力 
-
旅游产业复苏,复星系豫园股份17.94亿拿下三亚海棠湾一宗宅地
2024-06-20 18:04 观网财经-房产 -
楠火锅“甩锅”给锅:舌头发黑系铁锅养护不当所致
2024-06-19 18:37 观网财经-消费 -
卖彩票、开奶茶店、做宠物生意,搞花活的“一心堂”们扩张隐疾显现
2024-06-19 17:13 观网财经-健康 -
马钢集团挂牌转让徽商银行股权,国资央企加速清退金融资产
2024-06-19 16:56 金融观察 -
3.335万亿美元!英伟达一举超越微软、苹果
2024-06-19 06:53 产业万象 -
连年亏损下,金种子酒一口气甩卖1.6亿房产
2024-06-18 18:25 观网财经-消费 -
对话先导智能:ESG表现如何辅助企业出海战略?
2024-06-18 17:50 观网ESG -
光伏激战正酣,新入局的家电巨头是这样卷的
2024-06-18 17:43 能源战略 -
“896”虚惊与“宁王”的实忧
2024-06-18 13:03 观网ESG -
5月楼市惊现10年来最大跌幅
2024-06-17 18:22 观网财经-房产 -
顺为资本、五源资本等退股茶颜悦色
2024-06-14 17:08 观网财经-消费 -
打造美妆全链路减碳样本,欧莱雅要“为地球花点心思”
2024-06-14 16:35 -
《2024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快乐旅游趋势报告》正式发布
2024-06-14 16:04 观网财经-消费 -
安装空调遭遇“踢皮球”,格力售后与消费者渐行渐远?
2024-06-14 10:37 观网财经-消费 -
创始人周富裕重掌周黑鸭,重点推进“锁鲜散卤二合一门店”
2024-06-13 15:55 观网财经-消费 -
光伏行业内卷如何破局?头部企业家们给出这些建议
2024-06-12 19:40 -
阿迪达斯中国高管陷贪腐风波,告别椰子鞋后能否再造爆款?
2024-06-12 18:53 观网财经-消费 -
汇丰收购花旗中国财富管理业务,加速在华市场扩张
2024-06-12 18:43 金融观察 -
协鑫朱共山:光伏技术革命性突破窗口期来临
2024-06-11 18:33 -
批价跌破2450元,茅台股价再跳水
2024-06-11 17:56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