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葛剑雄:游戏不是历史,一些高深的学问是快乐不起来的
最后更新: 2020-06-22 09:10:03观察者网: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也会邀请文史学者进行入驻,给大众进行一些学术科普。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愿意和公众交流,分享知识。落脚到历史学领域来说,您觉得好的历史学科普,应该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葛剑雄:很多人也许不了解,我很早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了。我写这一类书至少有二三十年了。事实也证明这些书往往销量很多,影响很大。既然是科普,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那么它首先要守住本身学科的底线。我写普及历史的书,就一定要保证跟人家创作历史小说不同,我必须做到言必有据。
当然在具体内容的书写上,可以进行选择。这个选择也必须保证价值观念正确。历史上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但有的事情的价值观念是不对的。比如说我同样讲一个人,那么我到底是讲他的正面形象,还是讲他的阴谋诡计,这个就是一种选择。尽管一部分人也许更喜欢看后者,但是我不能这么选择。
所以,我想如果归纳一下的话,好的历史科普应该做到这三点:
第一,既然你是普及历史,那就必须严格地遵照历史事实,不能去虚构。
第二,要保证价值观念的正确,那么就要做出选择。我们讲革命史、近代史尤其如此,要明确大是大非,不能借着“普及”的名义,迎合一些人猎奇的心态,就去颠覆大家认为正确的事情。比如不能去戏说革命英雄、先贤圣人。
第三,在文字表达上要让人看得懂。
观察者网:这些年,我们一直会提到“公众史学”,您觉得这样一种范式的流行会给传统的历史研究提出哪些挑战?
葛剑雄:在我印象中,这个名词是外来的。我们对这个名词缺乏一个正确的定义,因为现在讨论这个名词的时候,不同的人在用不同的概念,我到现在都不太明白什么叫公众史学?谁是公众?
首先如果作为历史本身来讲,它的是非标准,它的正确与否,不是公众,不是媒体,随便可以发表意见的。公众可以评论历史,但是历史的是非标准、先进落后程度,能对这些做出评判的还是学科内的专业研究者。在这一点上应该尊重专业,对任何学科而言都是如此。比如量子力学,公众如何评判呢?这是有门槛的。决定历史学发展方向的是历史专业的研究人员。它发展的对不对,好不好,往往不是公众能够随便评定的。
最近,我们看到西方部分民众把一些历史人物的雕像拉倒了。这个其实是公众在对历史发表意见,至于这个人物究竟该怎么研究,不是公众的行动所能决定的。研究者也不能根据今天公众的行动,就来改变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在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城,明尼苏达州议会大厦前的哥伦布雕像被民众拉倒。
那么如果把这个公众史学理解成公众参与,这也是片面的。如果公众中的某个人已经具有了专业研究水平,并能遵守学术规范,他就不是公众代表了,他也成为历史学界的一员了。这个情况就和我们现在讲的所谓“民科”是一回事。科学就是科学,没有什么民间科学家,如果他真的已经达到了专业的水平,那么他就已经成为科学家了。
至于如果把公众史学解释成为持续向公众普及知识,这个不是新观念。这样的实践中国古代就有,统治阶层要教化民众,会通过宣讲、书籍来普及。只不过今天,我们的媒介更发达,普及的渠道更多了。
所以,现在对公众史学,大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认为有了公众史学或者公众参与就能改变历史,改变历史学研究,这是错误的。
但是另一方面,历史学家要关心民众,要面向公众,要听取公众意见。比如说如果我们发现我们的结论跟公众认知有不同,我们就要研究是公众错了,还是我们错了。如果是公众错了,我们就要思考怎样积极去引导他们,去向他们说明。实际上,如果把公众史学解释成为史学界应该更明确与公众的关系,我是赞成的。
那么就算是现在的历史普及,也有两个倾向。一种倾向是更多地考虑可读性、普及性。这样的话,往往在史实选择上面,会选择一些有趣的内容,但是有时候从研究的角度讲,也许这种有趣的记录恰恰离历史是最远的。
所以我刚才也讲了,如果把公众史学解释成为公众参与或者面向公众,这对历史本身,对历史学研究,或者历史学的发展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它不是历史研究,而是历史研究成果的运用。
科普本身不会影响到科学。我关起门来研究,跟你开门研究,结果并不见得有本质差别。唯一的好处是通过普及,吸引大众的兴趣,也许某些人本来不喜欢历史的,但可能从此研究历史了,以后成为了历史学界的一个人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恐怖主义头领也常争论:敌人是英美异教徒,还是不纯净的穆斯林?
2020-06-17 07:56 -
浙江温岭一槽罐车爆炸,致10死117伤
2020-06-13 18:20 安全生产 -
最新排名:清华首进前15,英美高校显疲态
2020-06-10 16:01 中西教育 -
武大老牌坊遭搅拌车撞击后受损,建于1937年
2020-06-06 16:18 -
网信办等8部门集中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
2020-06-05 14:05 -
全力救治109天 四省医护接力救回的小伙回家了
2020-05-30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总书记与我们在一起丨听党指挥 闻令而动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
2020-05-28 09:30 2020两会 -
某法律团体曲解香港国安法,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发表声明
2020-05-27 06:43 香港 -
教育部:不盲目追求来华留学生规模
2020-05-26 11:42 中西教育 -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2020-05-22 10:00 2020两会 -
多年来,习近平始终惦记着这些“小事”
2020-05-22 08:4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第一观察 | 两会前夕,总书记作出一个重要指示
2020-05-21 08:2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民政部:整治低俗婚闹等不正之风
2020-05-20 19:25 婚姻故事 -
中国人喝的鸡汤,一代不如一代
2020-05-18 07:42 -
应对疫情要靠“政治能力”,它从何而来?
2020-05-17 08:34 -
担心中国或学习中国,是硬币的两面
2020-05-17 08:20 这就是中国 -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享年79岁
2020-05-15 16:29 -
虎门大桥今天上午9时恢复交通
2020-05-15 09:18 安全生产 -
复苏,衰退,还是大萧条?我们讲述的故事,影响着经济危机
2020-05-12 11:35 -
广州一男子持刀与疫情卡点人员打斗,已立为刑事案件
2020-05-04 08: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55“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63“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40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30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