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鸿达:大国竞争视野下的中国外交思考
最后更新: 2021-03-10 08:35:17【文/范鸿达】
随着拜登政府上台后,美欧对跨大西洋合作的再次推崇,特朗普政府时期曾经短暂出现的中国和欧洲大国合作提升的迹象正在渐渐逝去。美欧在诸多议题上联合对付中国的局面已经再次形成。在中国与美欧大国关系难以突破的情势下,中国必须注重对关键地区国家的外交开展。
今年2月16日,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发布了题为《美欧对中国合作路线图》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旨在探讨美国和欧洲大国如何最有效地共同努力,以应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许多挑战。它列举了美欧在对华政策方面可能存在最多共同点的六大优先领域:贸易与投资、技术标准与法规、人权、气候变化、冠状病毒疫情与全球卫生、国际体系。每一个领域还都细分了几个重点关注对象,比如在人权领域就涵盖了新疆和香港问题。
这份报告说明,美欧在对待中国方面有很多共识。虽然现阶段美欧对中国的基本诉求不同,欧洲大国对中国的最大诉求是合作谋利,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则是打压遏制其崛起,2020年底欧洲不顾美国的反对,和中国完成了《中欧投资协定》(CAI)谈判,就说明美欧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
但是,中国绝不能夸大美欧之间的分歧。历经特朗普时期糟糕的美欧关系后,面对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的中国,不管是对“世界第二”提防有加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还是相对影响力不断下降的欧洲大国,合作对付咄咄逼人的中国的欲望会更加强烈。新冠疫情和拜登政府的上台将会增强二者在这方面的合作力度。
2020年美国大选后英、法、德迅速祝贺拜登胜选,鲜明体现了欧洲大国对特朗普政府的厌恶以及对拜登政府的期待。早在2020年11月16日,德法两国外交部长就曾联合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专栏文章,认为当选总统拜登可以让跨大西洋合作成为可能;12月2日欧盟更是发布“应对全球变化的新欧盟-美国议程”,从欧盟的角度对欧美合作进行了未来规划。
当地时间2020年11月11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在接受质询的时候被问到对“拒绝接受大选结果的特朗普有何建议”时,他脱口而出一句“我与前任总统(特朗普)的关系很好”(观察者网视频截图)
拜登政府也屡次强调,美国会再次重视跨大西洋盟友之间的合作。比如,在今年2月19日举行的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拜登对欧洲盟友直言“美国回来了,跨大西洋联盟回来了”、“我们必须共同为与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做准备”。在同日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领导人也表示为了对抗“非市场导向”的政策和做法,以及确保公平的多边全球贸易,他们要寻求对中国形成集体立场。
在现在美欧有如此合作需求的背景下,中国要与当今欧美大国建立密切友好关系相当困难。中国外交要努力找寻新的出路。笔者坚持近年来的观点,那就是中国在与各国普遍保持友好或正常国家间关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重视与地区关键国家的关系发展,尤其要重视关键地区的关键国家。因为笔者主要从事中东区域国别研究,所以接下来就以中东为例来阐述自己的这一主张。
中国与所有中东国家均保持着正常的国家间关系。在矛盾错综复杂的中东,中国可以和任何冲突一方交流,是个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这是中国中东外交的一个优势。但是,实力已经大幅度提升的中国,还未赢得中东国家的信赖,中东任何冲突一方都还很难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中国身上。
在一定程度上讲,至少在中东,中国还并没有把自己的国家实力转化为有效的国际影响力。迄今为止,中国对中东关键国家的外交开展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没有大国竞争的情况下,这一点还不是太明显;一旦有了大国竞争,中国在中东的外交短板就很容易被发现。
近一年来,世界大国对中国的中东外交,特别是中伊关系的关注力度明显提升。除了媒体上的相关报道外,笔者也有切身体会。2020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英国、德国、美国的驻华使领馆官员接连向笔者所在单位发来请求会见的照会,希望能够和笔者就中东问题和中伊关系交流。显然,2020年6月伊朗政府宣布通过《伊中25年全面合作计划》草案以及此等框架对中伊关系的塑造,让很多国家深感不安。
但到了现在,我们很清楚后来的事态发展。中国官方并没有给予《伊中25年全面合作计划》公开回应,而且,至少中国学者圈对伊朗政府的宣布行为还产生了一些其他看法。另一方面,伊朗国内对这个合作方案以及随之而来的传言反响强烈。结果,伊朗外交部很快就宣布推迟与中国关于25年全面合作计划的谈判。
正因为《伊中25年全面合作计划》这个插曲,遗憾的是伊朗国内对中国的负面看法上升了。事实上,阻止中国和伊朗的全面合作正是美欧大国当下的中东外交选项之一。
拜登政府对伊朗态度的改变明显可见。美国这届政府上台后,立即践行重返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竞选主张。2月18日美国宣布,接受英法德的建议,愿意重返伊朗核协议并和伊朗直接谈判。事实上,长期的美伊对抗早就有悖于美国国家利益了,华盛顿的聪明人不会永远看不到这一点。与中国存在的几乎全球领域的竞争使得华盛顿更不能容忍伊朗这样关键地区的关键国家滑向中国一边。
在伊朗遭受美国倡导的国际制裁的30多年中,中国一直和伊朗保持着相对较好的双边关系,这也是当下一些中国人认为伊朗要感恩中国的原因。但是国际关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双边关系本就是一个互相需求的存在。有时候,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可以使两国关系骤升;对事态发展的敏感度不足也可以让双边关系降温。
目前,是继续“韬光养晦”还是要“有所作为”?关于这两个外交主张的争论可能仍然困扰着中国外交的一些实践者。在与欧美大国的关系难以突破的情势下,已经被很多国家视为“世界第二”的中国一定要注意对关键地区国家的外交开展。而且,“中国外交”显然并非仅仅是中国外交部的工作,相关各部门要建立起更有效的协调机制。
标签 中国外交- 原标题:范鸿达:大国竞争视野下的中国外交思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美国新增确诊49130例、死亡1809例
2021-03-10 07: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牛头VS中国小鹿头”火了
2021-03-10 00:08 -
英王室还没回应哈里夫妇爆料,白宫先说话了
2021-03-09 21:41 不列颠 -
严正交涉!外交部召见英大使
2021-03-09 21:17 中国外交 -
跪杀黑人美警受审,美媒直呼进入战时状态
2021-03-09 20:17 美国一梦 -
美国会两党议员呼吁拜登政府“支持香港民众”,外交部:毫无道理
2021-03-09 20:01 香港 -
-
经合组织:中国经济今年预计增长7.8%
2021-03-09 18:45 中国经济 -
“敢怼谣言”的女记者李菁菁与“岁月静好”的李子柒一样在外网火了
2021-03-09 18:34 -
多位国际知名人士联名力挺CGTN
2021-03-09 18:26 网络战线 -
被日本最高法院判定为宗教场所,冲绳孔庙将收费
2021-03-09 17:16 日本 -
英国对CGTN罚款,理由有点可笑
2021-03-09 16:48 不列颠 -
外媒称有国家为获利在中国人权问题上沉默,外交部:污蔑
2021-03-09 16:14 中国外交 -
皮尤:疫情后,“反智”美国人又多6%
2021-03-09 16:08 美国一梦 -
美国防创新部:中国正用硅谷模式在武器研发上赶超美国
2021-03-09 15:46 美国经济 -
哈佛教授称“慰安妇是自愿卖淫”,3万人请愿要求道歉
2021-03-09 15:04 “慰安妇” -
-
“武契奇一家遭窃听1572次,内政部高官涉案”
2021-03-09 12:28 -
缅甸昨日200人游行被军警围困,联合国及多国呼吁放人
2021-03-09 12:20 缅甸局势 -
“这事中印都做到了,美国没有”
2021-03-09 11:44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