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鸿达:伊朗朋友问我“中国为什么发展得那么好?”
关键字: 伊朗一带一路制裁伊朗一带一路写进党章【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范鸿达】
由于学术兴趣和单位派遣等原因,近些年我比较频繁且长期的在伊朗工作,期间不管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街头巷尾,都曾被伊朗朋友问及一个问题——“你们中国为什么发展得那么好?”
伊朗朋友的确有理由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图一来自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伊朗的人均GDP从1965年的245.6美元激增到1978年的2168美元;1978年伊朗(蓝色)和中国(黄色)的人均GDP分别为2168美元和155美元,但是到2014年伊朗和中国的人均GDP已经变化为5443美元和7590美元。
图一:1960-2014年伊朗和中国人均GDP之比较(单位:美元)
图二来自世界银行的信息显示,就GDP总量来讲,1978年伊朗(蓝色)中国(绿色)分别为779.94亿美元和1495.41亿美元,2015年伊中两国的GDP总量已经分别变化为3934.34亿美元和11.065万亿美元。
图二:1960-2015年伊朗和中国GDP之比较(单位:万亿美元)
从中不难看出,不管是国内的纵向比较还是与中国的横向比较,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人均)GDP增幅显然不够理想。而且更让伊朗朋友不解的是,就在不远的过去,中国其实并没有值得他们羡慕的发展,就如同图一所显示的那样,在过去的这半个世纪,就人均GDP而言伊朗在大部分时间内是领先中国的,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伊朗是全世界的发展明星,而彼时的中国可谓步履艰难。可如今,在并不长的时间之后,不管是整体生活水准还是国际地位,中国的发展高度已经是伊朗短期内所不能达到的了,一些伊朗朋友自然想知道中国的发展秘笈。
图三:作者范鸿达在伊朗与当地青年交流
“现在我们伊朗的经济发展相当困难,很多伊朗人也没有工作,生活很不容易。你们中国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怎么还能发展得那么快那么好呢?”一位对未来充满担忧的伊朗知识分子问我。老实说,相关知识的不足令我很难从学理上给这位先生缜密的回答,但是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我对自己国家的发展当然也会有一点点认知。
“四十年前的中国状况并不比现在的伊朗好,那时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国家百废待兴亟需发展。当时我们非常缺乏资金和技术,而这些东西仅靠自己我们无法在短期内获得。也就是说,就国家发展而言,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当时我们亟需外部的帮助。在此等背景下,我们国家领导人在1978年推出了‘改革开放’的国家发展大战略。”
是的,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我对它情有独钟,因此面对伊朗朋友有关中国发展的问询,我不假思索得把它呈现出来。
“你们是怎样和外国人合作的?外国人愿意带着资金和技术去中国吗?”
“当时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经济发展,为了借助外国的力量发展自己,那时中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者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有些政策甚至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享受不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知道,如果外国人看不到在中国挣钱的机会,他们就很难带着我们亟需的资金和技术到中国发展。”
“这样的话,外国人会在中国挣到很多钱,这会对中国造成伤害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