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刁大明:2024两个美国对决,将影响世界四年还是四十年
最后更新: 2024-11-01 09:11:03编者按:距离2024美国大选越来越近,这场选举是一场特殊的选举,它会对美国意味着什么、留下一些什么,显得很有意义。10月中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交学系系主任刁大明做客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第十三讲”,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全方位展现美国大选对美国政治未来的影响。现将演讲实录发布如下:
【文/刁大明】
两个美国的对决、基本盘的对决
正因为特殊,这次选举会留下什么就更有意义。一开始,很多人认为这是两个总统的对决,一个现任总统,一个前任总统。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7月份一直是这个状态,两个总统对决就意味着两个美国的对决。换句话说,两个人都用了四年或者是将近四年的时间告诉世界,他如果当总统的话在内政外交意义上会做什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这场选举真的没有像2008年这么有对不确定性的想象空间,因为2008年你真的不知道奥巴马会做什么,但这场选举真的知道这两个人会做什么,而且确定性极强。
2016年投票日之前,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是希拉里。但在一个民间智库的会议上,我就说无论谁当选美国都会进入特朗普时代,这句话确实是应验了,但却留下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是很值得深究的。其背后的原因当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美国表现得非常淋漓尽致,美国这样一个深刻嵌入在世界秩序当中的国家的百年变局,当然也就深刻地牵动着世界的变局。
正因为此,各种政治生态交汇在同一个时间节点的选举政治就表现得更为明确。两个总统的对决就是两个美国的对决,完全不同的两个道路、两个方向的对决,完全没有想象空间的对决。即便换了哈里斯恐怕也还是如此,完全两个不同版本的美国的对决。
刁大明教授 人大重阳
这是两个美国的对决,也就是基本盘的对决,到目前为止我仍然这么认为。哈里斯7月21日获得了机会,终于能走上前台,对民主党来说唯一的变化是什么呢?即便更换的话,其实还是一个基本盘之间的对决。哈里斯大概的作用不就是让民主党的基本盘更有效地动员出来吗?现在哈里斯的支持率不到49.5%,但大家注意这个数字在历史同期水平并不很高,并不足以胜选。
1932年到2020年,23次总统选举,民主党赢得的选举是13次,平均获得的选民票是52.6%,所以49.5%到底意味着什么?49.5%比历史达标的差距已超越统计误差了。同时期,那10次共和党赢得的选举,平均获得的选民票是48.9%,反而距离特朗普现在的支持率差距更小。
特朗普要面对的历史魔咒
这次大选让人感受到了某种历史重演的魔咒感。大家对克利夫兰不陌生吧?可能因为特朗普所以更熟悉了。如果特朗普再次回到白宫的话,那么他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有这样的殊荣的人。第一次就是克利夫兰,1884年当选,1888年连任失败,1892年再次回来再试再赢。但克利夫兰留下了一个魔咒,对再想尝试的特朗普可能就是个不小的问题。
对于克利夫兰来说,他三次选举都赢了选民票,唯一失败的这次是赢了选民票输了选举人团票。换句话说,在联邦政治上叱咤风云的8年里面,克利夫兰始终在选民意义上占有更多的支持,他的失败只是制度扭曲的结果。于是,1888年败选之后,他有更多的勇气再试一次。
20日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出席竞选集会 视觉中国
如果基于这个历史经验,那特朗普要有多大的压力啊?第一次选举就被扭曲,第二次选举又输了选民票,有什么证据证明他第三次选举会赢选民票呢?在过去8年里,他有明显的选民票意义上的增长吗?如果没有,他又如何能赢呢?再被扭曲一次?美国历史上2016年是第五次被扭曲,那意味着2024年会出现第六次被扭曲。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在理性意义上真的很难预测。所以这么看,特朗普怎么会赢呢?但是我们说一个总统的执政看民调,但选举真的是看对手。
我们可以没有任何的证据表明他在过去8年的选民票增长了,但这个跟他赢不赢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极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况:他没有增长,他面对的对手更差。那个对手更没有办法有效地把该拿的票拿下来,那当然是赢的还是他。一个差、一个更差,最后还是差的赢。坦率来讲,拜登在选举期间就是这个状态,该拿的票拿不下来。少数族裔、女性、年轻人不会投给特朗普,但真投不下拜登,哈里斯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状态,但是不是就足以改变到能赢?我们很难做这个判断。
美国政治走向的风向标
这场选举会对我们判断美国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向,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走向,会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主要的意义来自所谓政治周期的说法,我相信是有周期的,经济学界是不是已经觉得周期是一个比较通常地理解相关现实的规律了?但美国政治的角度可能有一半人是认为有周期,一半人认为没有周期,我仍旧执念地认为有周期。
周期需要节点,是一个什么节点呢?2016年在美国发生的是一次以选举面目出现的社会运动,而特朗普就是借助这场社会运动登台的,社会运动的成功就是当选。如果这个说法有意义的话,那2020是什么呢?如果2016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反对华尔街、反对华盛顿精英的草根的、有民粹感的社会运动的话,那2020是不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在疫情背景下对特朗普内政外交极端做法纠偏的精英行动?颇有这种感觉。
如果这样判断过去的8年的两次选举,那2024是什么?特别是在所谓的“二赛”或者现在所谓“准二赛”的意义上是什么?那就是过去8年左右美国政治的这两股力量的一场总对决或者总清算,一定会有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可能成为预示着美国政治未来一段时间逻辑的节点。
这是什么逻辑呢?特朗普的当选虽然有点意外,但事实上极有可能意味着一个旧周期的结束,一个自90年代开始的温和自由派周期的结束。但没有人会在2017年说2016年是周期结束,我们要再等下一个选举或者是下一个标志性事件来不断地累计证明发生了什么,所以我们要等2020。
但现实是,我们没有等来决定2016年是什么的2020,而是疫情影响的2020。我在2020年的时候尽可能搜中文英文数据库、论文库找大规模的流行传染病对于西方意义上的竞争性的选举和投票行为意味着什么,好像很少有这样的文献,基本上不知道到底意味着什么。毕竟,1918年不是大选年。
- 原标题:刁大明:2024美国大选影响四年还是四十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被中方制裁后,这家美无人机厂商向美政府“喊疼”
2024-11-01 09:06 中美关系 -
“德国依赖中俄,就像被下药了”
2024-11-01 09:00 德意志 -
匈外长:没有中国,欧洲电动车难以成功
2024-11-01 07:45 -
内塔尼亚胡:必要时打击伊朗任何地点
2024-11-01 07:45 -
耿爽:我索性主动出击,先来说一说美国
2024-11-01 07:10 乌克兰之殇 -
朝鲜试射导弹为“火星炮-19”型洲际弹道导弹
2024-11-01 07:10 朝鲜现状 -
伊朗:将给以色列难以想象的回应
2024-11-01 06:40 伊朗局势 -
特朗普还没上台,他们已经慌了:断了美国这个财路
2024-10-31 23:35 -
“曾有乌将军打电话投降,让我帮忙联系普京”
2024-10-31 22:56 乌克兰之殇 -
“中印边境士兵互赠糖果”
2024-10-31 22:12 龙象之间 -
吉利回应“私下单独谈判”:欧委会主动接触,被我们拒绝
2024-10-31 22:02 车市快讯 -
拜登最后一次白宫万圣节,她扮成…
2024-10-31 21:16 -
“无论谁赢,欧洲已输”
2024-10-31 20:12 欧洲乱局 -
用脚投票!欧盟对华绿地投资创历史新高
2024-10-31 19:58 -
市场疯狂下注特朗普,真金白银比民调更准确?
2024-10-31 19:41 美国大选 -
“末日种子库”收到3万份新样本,“人类在与时间赛跑”
2024-10-31 17:34 极端天气 -
俄:罚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美元
2024-10-31 17:31 -
印尼已提交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
2024-10-31 17:01 金砖国家 -
联合国8年来首提,日方:干涉内政,强烈抗议
2024-10-31 16:51 日本 -
国防部:中印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2024-10-31 16:03 龙象之间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