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天凯:美国总是说一套做一套,中国如何应对?
最后更新: 2023-11-04 08:24:12鲁健:其实这几个“不”和“无意”里也包含了您刚才说的这些内容,但关键是美方在一些具体的行为上,确实好像和自己的承诺总是有一定的距离。您觉得中美关系的波折,是不是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比如说现在处于对华遏制阶段?您觉得什么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改变,改变会持续多长的时间?
崔天凯:其实中美关系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关系,而是多面性的。美国的对华政策从来都是既有要跟我们协调合作的一面,又一直存在着要遏制甚至改变中国的一面。也就是说,中美关系从来是两面都有的,有的时候可能合作协调的一面表现得多一点,有的时候交锋斗争的一面表现得多一点。但是不等于说某一面表现得多的时候,另一面就不存在了;另一面还是存在的,到一定的条件下它又会成为主要表现的一面。
所以可能很难界定这一个阶段是遏制、下一个周期就是合作,两面始终都存在的。关键是双方要认识到,作为两个大国,应该找到一条正确的相处之道。我认为只要双方都能够承认和接受中美两国可以和而不同,那两国就能做到斗而不破。
鲁健:现在美国也在和它的一些盟友合作,让它们接受美国的对华战略。作为美国的盟友,尤其是东亚的盟友,您觉得它们会不会选择两面下注,静观美国的政策变化?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崔天凯:美国经常从自己的战略需要或者它对世界的认知,来要求它的盟友采取跟它一样的政策。我希望它的盟友也能够基于自己国家的长远利益作出判断、采取行动。
现在国际上有个词叫“选边站队”,很多国家很不喜欢这一个词,也不支持这一做法,但还有少数国家如日本就自动地这么做了,它觉得自己就应该选边站队。我觉得如果我们都本着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种精神的话,所有的国家都应该选在同一边,选在人类共同利益的一边,选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当然,每个国家做出什么选择,取决于它们怎么认识当下世界、怎么认知自己国家的真正利益。
今年5月,在广岛七国集团峰会期间拜登与岸田文雄和尹锡悦进行交流(图/日媒)
鲁健: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约瑟夫·奈先生最近也在中国进行访问,也不断地谈到中美之间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当然他总体上还是持一种否定和谨慎的观点。他说中美陷入战争的可能性非常之低,因为两国的决策层都意识到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所以在可能引发战争的事件上会谨慎行事。
但是,有时候冲突的发生不是以双方的理性为基础,而我们看到现在在南海、台海方向,近距离的摩擦还频繁存在。您怎么看约瑟夫·奈先生的这些观点?
崔天凯:中美两个大国如果发生冲突对抗,对世界而言肯定是灾难性的,当然对两国自己也是灾难。基辛格博士一再警告说一定要避免冲突对抗,我相信两国大多数理性的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并不等于说我们啥也不做,就可以自动地避免冲突对抗;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
约瑟夫·奈是很著名的学者,提出了很多耳熟能详的观点,比方说“软实力”,之后又衍生出“巧实力”。我过几天可能有机会见到他,我想跟他说:硬实力也好,软实力也好,巧实力也好,我们还应该有个“智实力”,即明智的实力、理性的实力,如果大家都能根据这点做事,我们就可以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
约瑟夫·奈(资料图)
鲁健:中国古代有一个寓言故事叫“疑人偷斧”,就是当你怀疑他拿了你的斧头时,你看他的各种言行表现都会觉得非常像。您在美国担任大使很多年了,我们虽然不愿意加标签、扣帽子,但是确实有一些议员我们称之为“反华议员”,他们在对华政策上确实是比较极端的。您觉得美国国内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些人士,希望通过挑起一些局部的冲突来消耗中国的实力?这些人的这些见解有多大程度的可能会落实到美国的政策当中?我们的这种担心是不是多余的?
崔天凯:美国是个很大的国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各种各样的人,也有各种观点,这本身并不奇怪。但是你如果仔细看一下,你会发现那些非常极端的反华的人根本就没来过中国,他不知道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也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老百姓在想什么,他就完全从主观出发。
坦率地说,有一些所谓中国问题专家,可能也研究了一些中国的事情,甚至还会讲几句中文,但是他真的了解中国吗?这些人往往是“半瓶子醋”。这其实很危险的,因为人家以为他们是专家,结果他们讲出来的话都是误导。
所以我觉得我们两国都有责任实事求是,把对对方的认识和判断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尤其我觉得美国的一些政治家也好,其他人也好,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今天的中国,了解中国人在想什么,了解中国为什么制定这样的政策,了解中国为什么走这样的道路,了解中国为什么有这样的制度。他如果对这些毫无了解,而是凭想象甚至凭怀疑,“疑人偷斧”也好,“杯弓蛇影”也罢,那就是害了他自己。
现在双方的交往在恢复,我觉得我们应该大力鼓励这种交往,还要扩大、深化。
鲁健:确实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美国的官员陆续来中国,这几天加州州长纽森也在中国访问,我昨天还看到他登上了长城。所以确实这种交流还是要继续加强起来,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多了,才能够避免冲突的发生。
另外,现在气候变化、消除贫困等都属于全世界共同面临的话题。您觉得对于这些挑战的合作能多大程度上弥补中美之间其他方面的分歧?
崔天凯:现在有一些全球性的挑战,像气候变化、传染疾病等等,是需要中美加强合作的,合作面始终是存在的,而且在不断扩大。我们当然也希望中美之间合作面能够始终占主导地位,但并不等于说因为这些合作需要的存在,双方的一些分歧甚至一些相当尖锐深刻的问题就会自动被掩盖或消失,这也是做不到的。
我们要做的是,始终保持基调是协调合作的,让两国找到一条正确的相处之道,在这个前提下,再在框架内找到处理这些分歧的建设性的办法。
- 原标题:美国总是说一套做一套,中国如何应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法国驻加沙地带的机构遭以色列空袭,以方暂无回应
2023-11-04 07:55 巴以恩仇录 -
韩正: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2023-11-04 07:51 中国外交 -
王毅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通电话
2023-11-04 07:50 中国外交 -
洪都拉斯召回驻以色列大使
2023-11-04 07:42 巴以恩仇录 -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打破沉默,美国“密切关注”
2023-11-03 23:29 巴以恩仇录 -
“亲巴勒斯坦团体想在这一天到伦敦市中心游行,不可接受”
2023-11-03 21:50 不列颠 -
不忍了!他直说:以色列的所作所为“更像报复”
2023-11-03 20:37 巴以恩仇录 -
中美举行首轮海洋事务磋商
2023-11-03 20:25 中国外交 -
新加坡防长在北京接受中医治疗:相当不凡的经历
2023-11-03 20:05 医学 -
菲有人称中方在菲设立 “秘密潜伏小组”进行渗透干涉,我使馆驳斥
2023-11-03 19:22 南海局势 -
6名中国公民菲律宾被绑架与离岸博彩有关?中使馆回应
2023-11-03 19:11 -
习近平:中国将欧洲视为全面战略伙伴和多极化重要一极
2023-11-03 19:10 中国外交 -
塞尔维亚总理抵达上海
2023-11-03 18:58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习近平会见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
2023-11-03 18:53 中国外交 -
布林肯与内塔尼亚胡举行会晤
2023-11-03 18:50 巴以恩仇录 -
“闭门会议中,他怒批欧盟双标”
2023-11-03 18:18 欧洲乱局 -
两人聊得挺好,但智利总统一出门就开始严厉谴责
2023-11-03 18:05 巴以恩仇录 -
缅甸掸邦北部发生冲突,三个政府控制区失守
2023-11-03 16:43 缅甸局势 -
习近平将会见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
2023-11-03 16:22 中国外交 -
相关推荐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46“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199“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8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4最新闻 Hot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