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蓝:宇航员回家,中国空间站逐步彰显全球影响力
最后更新: 2021-09-17 17:34:51【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蓝】
今天(9月17日)下午13时34分许,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14时15分,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
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舱门打开,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
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
截至目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中国空间站见习期满,成绩可谓优秀。
这次飞行创下了多项中国航天飞行记录(按9月17日13:34着陆计算):
单次飞行时间:92天4小时12分;
个人累计飞行时间:聂海胜,110天14小时13分;
单次舱外活动时间:刘伯明、汤洪波,6小时46分;
个人累计舱外活动时间:刘伯明,12小时41分;
个人舱外活动次数:刘伯明,2次;
最快对接时间:6.5小时;
飞行时年龄最大航天员:聂海胜,57岁;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来源:央视新闻
无疑,这是一次创造历史的飞行。但说实话,如果不是新闻报道,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这三位中国人还在太空生活。载人航天似乎已经变成稀松平常的日常新闻,人们不再是全情投入地兴奋激动,关注度自然会有所下降。
但,这是好事。这表明中国载人航天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在常态运营阶段,往往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神舟十二号三位航天员,分别为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来源:新华网
其实,在这三个月中,在地球上也发生了不少和中国空间站相关的事情。和飞行任务本身相比,这些事情的大众关注度更低。它们往往只被专业人士或小众圈子所关心。然而,它们代表的意义却值得关注,也很有意思。
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事情吧:
8月25日,NASA局长尼尔森在科罗拉多州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美中两国展开太空竞赛很不幸,希望中国能成为NASA的合作伙伴。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化。要知道自10年前沃尔夫条款出台以来,NASA一直极为排斥和中国的航天合作。其实,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国内希望中美航天合作的呼声渐渐多了起来。比如在天和核心舱发射前夕,《时代》周刊曾刊登某私营航天公司CEO和前宇航员的联名文章,直接要求废除沃尔夫条款并马上开始和中国航天合作。
是什么因素促使了这种变化?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国际空间站的老化(尤其是近来多起事故)和中国空间站的顺利建造叠加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的心态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5月2日,搭乘龙飞船返回地球的4名航天员,分别为美国的迈克尔·霍普金斯、维克托·格洛韦尔和香农·沃克,以及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来源:NASA
在5月份的全球太空探索大会上,有一篇欧洲航天局的论文披露,欧洲计划研制自己的载人飞船。该飞船可能会基于升级版货运飞船ARV(一个多年前取消的项目),用阿丽亚娜6火箭发射。他们希望在明年底的欧洲航天局部长级会议上讨论这个项目,2024年获批,2028年无人飞船首飞,2030年载人发射。欧洲人认为,这个飞船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备通用对接系统,能够对接包括中国空间站在内所有空间站。他们心里一定明白,那时国际空间站很可能已经不存在,主要目标在哪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6月,媒体报道俄罗斯正在和欧洲航天局谈判,希望使用欧洲航天局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发射联盟载人飞船,飞往中国空间站,远期飞往中俄月球科研站。俄罗斯目前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和远东的东方发射场纬度太高(分别为46度和51度),前往42度倾角的中国空间站和月球轨道很困难。俄罗斯目前在库鲁有一个联盟火箭发射台(俄欧合作项目),只需稍加改造即可发射载人飞船。历史上,骄傲的俄罗斯航天人没有在任何重要国际合作项目中甘居从属地位,哪怕是国际空间站,也一直是美国人依靠俄罗斯更多。如今为飞往中国空间站而大老远跑去异国发射,实属难得。
“联盟”MS-18国际空间站上的10名宇航员和宇航员是迈克尔·霍普金斯、维克多·格洛弗、香农·沃克、野口宗一、凯特·鲁宾斯、谢尔盖·雷日科夫、谢尔盖·库德-斯维尔奇科夫、马克·范德·黑、奥列格·诺维茨基和彼得·杜布罗夫。来源:NASA
中国空间站打破了太空人口格局。6月聂海胜机组入住中国空间站,太空常驻居民一举增加30%,达到了10人(国际空间站上有7人),首次达到两位数。神舟12号着陆前夕,龙飞船载四位平民升空,太空中地球人数量达到了14人,打破了保持26年之久的太空总人口记录。旧的记录是13人,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前苏联联盟TM-21及和平号空间站于1995年3月14日创造。明年,中国空间站将进行机组轮换,站上最多会有6人,大概率又会创造新的记录。和这两年的世界经济一样,中国是太空人口增量的主要贡献者。这是巧合吗?
Inspiration4航天员,贾里德·艾萨克曼,西安·普罗克特,海莉·阿尔克诺和克里斯·森布罗斯基。来源:华盛顿邮报
自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世界上很多业余天文爱好者便将他们的望远镜镜头对准了中国空间站。网上出现了很多地面拍摄的中国空间站照片。而在此之前,这是国际空间站的特权。这些照片上的中国空间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亮点,但它正在迅速长大,并将成为国际空间站后太空中最重要的人类图腾。
值得一提的是,拍摄这些照片的天文相机都来自一家中国公司 —— 苏州振旺光电(ZWO),它称得上是这个小众市场中的王者,其地位就像传统相机领域的索尼或佳能。苏州振旺光电的相机及其首创的无线摄影控制电脑大大降低了天文摄影的门槛,使得当今的业余天文作品也可以媲美上世纪天文台大望远镜拍摄的天体照片。必须为中国自主品牌之光点赞!
5月6日,中国空间站“天河一号核心舱”。来源:业余天文爱好者菲利普·史密斯
标签 中国航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四川眉山违规为房地产办手续,近300万人饮用水源地遭破坏
2021-09-17 16:3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男子把核酸结果P成阳性致部分区域紧急封控,福州警方:行拘
2021-09-17 16: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P图将核酸报告阴性改为阳性,福建两男子被行拘
2021-09-17 16: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莆田疑似源头病例:收到谩骂和骚扰,希望被理解
2021-09-17 16: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择机适度扩大年度落户规模
2021-09-17 16:03 -
文莱籍艺人吴尊:终于等到中国疫苗!
2021-09-17 15: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河南唐河一副科级干部在单位坠亡,通报来了
2021-09-17 15:06 -
北京交警:472路公交事故致1死4伤,司机不涉酒、毒
2021-09-17 15:01 -
嫌300万“感谢费”少的县长拒绝调至省级部门,称成就事业捷径在基层
2021-09-17 14:52 廉政风暴 -
圆满成功!神舟十二号三人组回家
2021-09-17 12:31 航空航天 -
苗圩:95%汽车芯片靠进口,产业链安全问题突出
2021-09-17 11:32 新能源汽车 -
调姿、制动、过黑障、开伞下降……神舟十二号返回全流程是怎样的?
2021-09-17 11:29 航空航天 -
劳荣枝家属:法援律师称已上诉
2021-09-17 11:17 疑案追踪 -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组织架构和领导名单公布
2021-09-17 10:17 -
发射3连败,台湾火箭“飞鼠一号”在澳大利亚着火了…
2021-09-17 10:03 台湾 -
王毅出席4国外长非正式会议:助阿富汗融入地区合作大潮
2021-09-17 09:37 阿富汗 -
习近平会见东京奥运中国代表团代表
2021-09-17 09:21 -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两山论”从这里起步
2021-09-17 09:18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云南新增确诊本土1例,境外16例大多为投案自首
2021-09-17 08: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