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外资在大举逃出中国吗?
最后更新: 2022-09-27 17:42:50【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外资大举逃离中国是“月经”式的旧闻,最近又有西方媒体鼓噪这类新闻。
欧盟商会在9月21日发表报告:受疫情影响,中国市场的可预测性以及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减弱,近四分之一的受调查欧企考虑将现有或计划中的投资移出中国,近期外企撤离中国数量有所上升。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在今年8月公布的报告也显示,51%的受访企业对未来五年中国业务前景感到乐观,低于去年的69%。
中国官方对此予以反驳。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是正常经济现象,全球化本来就是有进有出。总体来看中国的外资利用率还提高了,并有各种数据支持。比如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1-5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9%,越来越多的外资主动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
商务部数据也显示,2022年1-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其中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6.3%、53.2%、80.4%。
当然,数据是死的,“拷问”数据才能读出更多的名堂,下面就以美国Rodium Group发表了的在华欧资报告为例。
Rodium Group是“带着任务”写报告的,得出的结论当然是欧洲投资在大批离开中国。欧盟商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配合欧美政界和媒体,有意唱衰在华投资。从商会的利益来说,在舆论上制造从中国撤资的压力,可以为在华欧商争取更多利益。
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工信部和商务部通过大量正面数据,证明中国依然是理想的投资地。
(图片来源:商务部/Wind终端)
例如,外资流入中国的总量一直以每年增加约70亿美元的速度线性增长,2021年后还加速了。该数据不是Rhodium Group给出的,而是《南华早报》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也包括各国和地区在中国的投资)统计得出。
(图片来源:Rhodium Group)
商务部的数据没有细分来源,但欧洲对华投资的大趋势与商务部数据一致。也就是说,欧洲对华投资总量在稳步增加。但Rhodium Group的数据同时表明,除了总量,欧洲前十大投资者(蓝)历年在华投资占比呈现澡盆形,具有高-低-高的特点。
2000年距离改革开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比起2010年代,依然处于中国经济起飞期。这一时期,来华欧洲投资以大资本为主,他们有足够的实力、风险承受能力和组织架构,有能力打入彼时相对“陌生”的中国市场。
欧洲大资本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华投资门槛迅速下降,中国制造的优势展现出来。这也是中国对外资“饥不择食”的年代。欧洲小资本利用这一特点,及时在中国投资,在2006-2016年间投资占比过半,产品要么返销欧洲和全世界,要么占领中国国内市场。
进入2020年代,新冠疫情背景下欧洲小资本(尤其以返销欧洲为主的)受到沉重打击。在欧美的各种反华鼓噪声中,小资本缺乏定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纷纷撤资。但商业上,欧洲小资本也面临逆风。
中国的人口红利确实在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用工难问题突出,这对低端、小规模、出口导向、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很不利。在此境况下,欧洲小资本撤离属于产业链合理转移。
小资本毕竟是小资本,只能涉足投资小、见效快、船小好掉头的行业。小众、高端还好说,要是挟洋捡漏,涉足中低端产业,面对这些年来国内品牌迅速发展的现实,没有两把刷子的洋品牌真是很难存活了,不撤资更待何时?同时,小资本与消费端距离更近,受公众影响更大,“撤离中国”在其本国、对部分群体而言也可能是“政治正确”的姿态。
但大资本就不一样了,它们主要面向中国市场,不仅定力更大,受欧美贸易和公众影响较小,也有实力投资更加硬核的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全球最大的增长市场。在中国经济和市场容量强势发展的时候,离开中国是欧洲大资本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早早深耕中国,就是等这一天。德国大众继续强势投资,就是出于这样的认知。
乌克兰战争之后,欧洲大资本可能会加速投资中国。中国市场的磁力继续强大,同时,欧洲的长远能源困境给本国制造业投下巨大的阴影。如果欧洲的钢铁、铝、化工、塑料、玻璃等基础材料的成本迅速上升,能源成本继续高涨,甚至断供,欧洲制造业的长远前景就越来越黯淡。再先进的制造业是要“有米可炊”的。德国巴斯夫在湛江扩大化工基地早就在规划之中,乌克兰战争很可能进一步驱动类似的投资。
(图片来源:Rhodium Group)
2000-2007年间,欧洲投资的前5大领域是材料(塑料、橡胶等,14%)、金融服务(13%)、汽车和零件(11%)、化工(11%)、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9%),这与中国现阶段大力发展基础工业是相符的。另外,前五名的份额很相近,从最高的14%到最低的9%,只有5%的差值,前两名的差值只有1%。前五名加起来占58%,其他领域也相对均匀。这是“处女地”时代,是开荒和野蛮生长的年代,随便在哪里插一根苗子,都能开花结果。
2008-2012年间,汽车的份额突增,达到24%;金融服务依然较高,还有9%;消费品(估计是欧洲品牌包、鞋子等)占8%,化工8%,工业机械7%。中国工业已经开始向制造业中段发展了,欧洲投资如影随形。前五名从最高到最低的差值增加到17%,也明显向汽车集中。但除了位居第一的汽车遥遥领先、与第二的差值高达15%外,后面四个行业相对均匀,第二名与第四名仅相差2%。前五名合计占比略有下降,还是有56%。估计第六名到第十名也相对均匀。“择优增长”的年代开始了。
2013-2017年间,汽车继续增加,达到32%;化工达到10%,食品达到10%,材料(塑料、橡胶等)上升至6%;消费品降低到5%,金融服务跌出前五。在中国制造业继续重型化的阶段,化工和材料都是为此服务的。有意思的是,食品行业成为欧洲投资重点。这未必意味着欧洲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而是欧洲投资和技术借中国的船下海。
- 原标题:外资在大举逃出中国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孙甜甜 
-
因未偿还5000万美元,祥生控股获清盘呈请
2022-09-23 21:47 中国房市 -
上海千亿土拍7成底价成交,谁摘走了120亿地王?
2022-09-23 17:52 观网财经-房产 -
一个月内获批超60亿中票,民营房企融资加速?
2022-09-23 14:21 中国房市 -
几乎所有活着的房企,都在瞄准康养
2022-09-22 22:01 观网财经-房产 -
设计之都大会2022:国产手术机器人加速崛起
2022-09-22 21:53 观网财经-健康 -
元宇宙“火”到家装界,装小兔、金婵紫等虚拟人你认识几个?
2022-09-22 14:42 观网财经-房产 -
郑州第二轮土拍:央国企底价包场
2022-09-21 16:36 观网财经-房产 -
特斯拉储能设备致加州变电站起火
2022-09-21 15:07 观网财经-汽车 -
蔡姓顶流基金经理失联?本人深夜回应
2022-09-21 08:45 金融圈 -
卫龙三闯港交所:“辣条一哥”靠90后狂奔
2022-09-20 21:08 观网财经-消费 -
赵丽颖代言的燕之屋迎IPO大考,产品功效被证监会质疑
2022-09-20 13:42 观网财经-消费 -
“设计共生•智慧赋能——国际建筑设计峰会”成功举办
2022-09-19 18:5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2022 -
今起招股,港股年内最大新发IPO来了
2022-09-19 11:18 观网财经-房产 -
恒驰5抢跑下线,恒大回血?
2022-09-16 21:20 观网财经-汽车 -
杭州今年前三轮集中供地成交1814.6亿,滨江贡献近三成
2022-09-16 17:30 观网财经-房产 -
英特尔家的“黑盒贩子”IPO,为何有点难?
2022-09-16 16:57 观网财经-汽车 -
恒驰5抢跑下线,恒大回血?
2022-09-16 16:15 观网财经-汽车 -
多地“松绑政策”一日游,房地产市场“乍暖还寒”
2022-09-16 16:06 中国房市 -
设计驱动创新发展,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沪举办
2022-09-16 16:01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2022 -
紧急叫停,苏州五区恢复原限购政策
2022-09-16 12:42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161“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7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3“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
特朗普夸口:特鲁多说了,没美国就没加拿大
-
“就算加100%关税,中国口罩也比美国货便宜”
-
暴跌71%!马斯克叹气:我劝过特朗普,听不听由他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