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开股份三季报:少数股东“蚕食”过半利润
(文/张玉 编辑/马媛媛)今年尤其是三季度以来,信贷政策、调控政策持续收紧,体现在销售端就是房企整体业绩的惨不忍睹。
日前,首开股份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06.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6.33%;不过,公司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56.14%。
对于公司三季度增收不增利的状况,11月3日,首开股份方面回应观察者网表示,房地产行业一般结算周期为2.5年~3年,目前行业普遍结算的项目基本上为在2018年前后取得的,这些项目一方面在取得时土拍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又受到后期销售限价政策的影响,产品毛利率水平下降。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整个行业在三季度凸显的特点。“相信经过一定时期的消化,后期毛利率水平将会有所回升。”
少数股东权益占比过半
增收不增利成为首开股份今年以来业绩表现的代名词。
今年前三季度,首开股份共实现营业收入43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9.99%。不过,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9.16%。
事实上,首开股份增收不增利的魔咒从公司半年报也可窥得一二。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18亿元,同比增长8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减少33.7%。
在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肖云祥看来,出现增收不增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盈利能力降低而引起的,这是目前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当然造成盈利能力下降的影响因素也很多,比如结转产品地价较高,资金成本较高,市场价格趋势走低,或限价调控影响等。除此之外,目前房企为了分散风险,常常在项目层面采取合作方式经营,项目股权占比的大小将影响公司利润结转规模。
首开股份三季报并未对公司合作项目占比情况进行公告,而参照其2021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获取的13个项目中,合作开发项目的权益占比在50%以上(不含50%)的项目仅有4个,只有1个不涉及到合作开发。
此外,三季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首开股份少数股东权益为336.09亿元,超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11.19亿元,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比重过半。
另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8~2020年,首开股份所有者权益分别为536.68亿元、578.94亿元及641.76亿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227.81亿元、284.03亿元及325.82亿元;少数股东权益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分别为42.45%、49.06%及50.77%。
不难看出,近年来首开股份少数股东权益占比持续提高,到2020年,少数股东权益占比已经过半。也就是说,首开股份超过一半的所有者权益都装进了少数股东的“钱包”。那么,首开股份少数股东权益占比为何如此之高?
就此,首开股份方面解释称,本期结算项目是在土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时间点取得,拿地的时候合作方比较多,权益占比有所下降,导致本期少数股东权益有所增加。
花式“降”负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侵蚀了部分利润,对于当下债务水平依旧较高的首开股份来说,不断增加的少数股东权益或许的确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负债水平。
众联智询副总裁蒋凯向观察者网解释,少数股东权益过高的话,有几个原因,一方面,合作项目确实在增多,首开股份这几年也一直存在规模冲动;另一方面,三道红线出台后,房企都有降杠杆的需要,少数股东权益有助于增厚总资产,又能降低负债率,也确实起到了作用。
第三,少数股东权益中“明股实债”的操作,确实给企业隐藏了负债,一般来说,少数股东权益与收益长期不匹配的话,基本上就存在明股实债安排的。
那么,首开股份近年来的财务状况如何呢?
今年4月,观察者网曾报道,截至2020年末,首开股份剔除预收账款之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4.83%,净负债率为178.56%,现金短债比为0.89,三道红线全部踩中。
今年上半年,首开股份“三道红线”指标改善明显。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净负债率、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现金短债比分别为 162.1%、74.6%及1.2倍,档位由红转橙。此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增加至98.04亿元。
除了少数股东权益,永续债也是首开股份降低负债的“法宝”。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首开股份共有永续债50亿元,其中包括一笔票面利率为3.88%的30亿元永续债以及一笔票面利率为4.67%、总额为20亿元的永续债。
简单来说,永续债又称无期债券,在会计账目里归为所有者权益,而非负债。这样来看,永续债不仅不会增加公司负债,而且会增厚资本、补充现金流。
对于公司目前的债务状况,首开股份方面表示,按照公司自身情况,公司制定了较为详细的降负债方案,总的来说,公司将采取加快销售去化、提高存货周转速度、降低融资增速等措施,实现负债率有效降低。另一方面,审慎获取新增资源,在项目遴选时,重点研究未来销售速度有保障,回款速度快的高周转项目,坚决回避非快销的项目及地王项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玉 
-
腾讯汤道生:未来3年投入超200亿资源,培育超千家年收入过千万企业
2021-11-03 11:04 大公司 -
净利润下滑近五成,金达威炒作彻底“退烧”
2021-11-03 09:46 上市公司 -
大公司早报 | 雅虎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头条、西瓜等业务并入抖音
2021-11-03 09:11 大公司 -
泡泡玛特股价大涨15%,上千元收藏玩具是下一个潮流?
2021-11-02 19:16 大公司 -
大公司早报 | 字节跳动拟晚7点后加班需申请 微念称从未控制李子柒账号
2021-11-02 09:16 大公司 -
当代置业卖子融创,这笔6.93亿的交易只是开始?
2021-11-01 20:57 中国房市 -
联通电信相继回归A股后,中国移动将于三天后上会
2021-11-01 20:52 上市公司 -
中国9月手机市场苹果销量大增3成,荣耀站稳第三
2021-11-01 20:44 手机 -
投融资周报 | 360集团领投哪吒汽车20亿 喜茶投资预调酒品牌
2021-11-01 17:41 商业 -
中国生产全球超80%镁,欧美又担心被卡脖子
2021-11-01 16:56 观察者头条 -
开设和收购工作室,网易要在日本干什么?
2021-11-01 16:53 电子游戏 -
疫情防控“上海速度”的背后
2021-11-01 10:21 数字化转型 -
大公司早报 | 格力回应接受美国罚款 双11第一波正式开售
2021-11-01 09:31 大公司 -
科大讯飞扣非净利润猛增:将持续保持因材施教领域绝对领先
2021-10-31 21:26 上市公司 -
三款APP撑起85%收入,名片全能王母公司AI商业化已跑通?
2021-10-31 17:05 上市公司 -
海尔智家三季度海外业务增长16.8%
2021-10-31 14:46 上市公司 -
“不借助AI,无法大规模因材施教”
2021-10-31 12:18 上市公司 -
专访讯飞陶晓东:AI辅助诊疗落地很难,要实地考察村医使用感受
2021-10-31 12:11 上市公司 -
受“退地”损失5000万影响,宋都股份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56.23%
2021-10-30 16:24 中国房市 -
平安健康管理层定力十足,盼助力政府解决分级诊疗大难题
2021-10-29 20:41 上市公司
相关推荐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27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37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03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