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股东增持、股票回购,房企新一轮“护盘大战”开启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受集中供地、楼市调控影响,房地产行业股价持续走低,越来越多的房企加入了股票回购、股东增资的行列,开启新一轮的“护盘大战”。
仅5月份,就先后有滨江集团、九龙仓集团、美凯龙、建业地产、时代邻里等多家房地产相关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东增持,或股票回购计划。
若将时间范围推进至2021年至今,则展开回购行动或大股东增持的房企数量多达30余家。
中国国际科促会理事布娜新表示,受“三道红线”“房贷新规”等政策趋严以及部分房企暴雷事件影响,市场开始关注或担忧房企生存空间和风险控制。作为企业护盘举措,回购股票短期内或有效果,长期走势还要看房企利润。
在5月14日举办的业绩网上说明会上,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直言,这次杭州集中土拍中,企业一口气拿下5宗土地,只能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
由此可见,房地产新规之下,开发商利润不断被压缩,暴利时代一去不返,或许这也是此轮“护盘大战”仓促开启的一大诱因。
短期提振股价
近期,前文提到的“杭州一哥”滨江集团大幅增持自家股票。
公告显示,企业控股股东滨江投资分别于5月18日、26日通过大宗交易增持滨江集团2291万股、2166万股,分别占总股本1.44%。
至此,滨江投资及实控人戚金兴近年来累计增持滨江集团的股份达到总股本的5%。
而这场增持行动中最高调的当属河南本土房企建业地产。
5月18日-27日连续8个交易日中,建业地产接连发布7次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公告,实控人胡葆森通过控股公司恩辉投资先后通过公开市场回购1380万股股票,约占已发行股份的0.47%,斥资将近3000万港元。
根据企业此前发布的增持计划,胡葆森或恩辉投资将于未来6个月内通过公开市场或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增持股份,累计总金额预计约为8000万港元至1亿港元,以此来提振公司股价。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增持房企中,涉及金额最大的当属港资上市公司九龙仓集团。
5月20日,企业获大股东会德丰增持约1.5亿股,每股均价23.184港元,涉资34.74亿港元。
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增持自家股票的房企远不止这几家,规模房企如万科、融创、中南、旭辉,区域性房企如力高集团、中国奥园、中渝置地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增持动作。其中,增持规模较大几家投入资金均超过亿元。
观察者网统计发现,除类似建业地产由于分拆子公司导致股价重估而不得已增持股份提振股价之外,其余大都为了维护股价。在企业增持公告中,对于增持原因的描述也都是“大股东对公司整体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充满信心”。
此外,还有不少房企大规模回购股票。有机构统计,2021开年以来,已有包括华侨城A、华夏幸福、美好置业、宋都股份、中国金茂、中国奥园等在内的超20家房企先后发布了股份回购或拟回购方案。
从企业发布的公告可知,其回购股票或是用于股权激励、奖励内部人才,或是进行注销,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稳定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
回购=追涨?
事实上,类似的流行趋势过去也出现过,且往往被企业作为长期战略来执行。
例如中国奥园集团执行董事、联席总裁陈志斌就说,中国奥园保持稳定宽裕的派息政策,适时进行大股东、高管增持及公司回购,始终与股东风雨同路。上市至今,累计总派息约88.7亿港元;奥园大股东与高管增持及公司回购股票累计约10.2亿港元。2020年至今,郭梓文主席、郭梓宁总裁及高管增持及公司回购奥园系上市公司股票合共约1.3亿港元,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充满信心。
再如不久前,面对不断下跌的股价,万科不得已“自己举牌自己”,本质就是上市公司核心员工增持自家股票。
公告显示,万科获德宇众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举牌”,累计持股达到5%。而德宇众实业为盈安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正是万科事业合伙人集体委托管理经济利润奖金集体账户的第三方。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事业合伙人”概念早在2014年4月就被提出,EP(经济利润)奖金制度演变为合伙人持股计划,万科事业合伙人平台盈安合伙设立,万科管理层包含在其中。
此后数年时间内,万科事业合伙人频繁在二级市场增持股票,稳定股价的目的明显,终于在日前达到总股本的5%,构成举牌。
不仅万科,融创、新城、旭辉等几乎所有规模民营房企都有自己的一套股权激励方式。
不过,有资深投行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大股东增持属于老板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一般认为股票被严重低估时才会做,短期内却有奇效。而股票回购则往往花费上市公司自有现金,因此用来注销还是员工激励大不相同。
他认为,通常情况下的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相当于用股民的钱给员工发福利,从长远看,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这部分钱本应该是分配给公司股东的,但是回购之后,钱没了,股份却没减少,结果反而令投资者不满,并不可取。
因此,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和股权激励还是应该分开进行,或者设置完成难度较高的行权条件,如果上市公司真的有过剩资金想支撑股价,回购股票就要让全体股东得到实惠,而不是简单用来补贴高管和员工。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大股东增持还是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并不是股价上涨的集结号,投资者不能盲目追涨,否则回购股份将演变为炒作公司股价的工具,其性质也将发生转变,投资者还可能面临被套的风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股票交易- 责任编辑: 张志峰 
-
-
爱优腾齐发声明谴责B站《老友记重聚特辑》盗版侵权
2021-05-28 18:27 商业 -
三盛控股:股东大会确定高派息计划 2020年营收同比增276%
2021-05-28 18:23 中国房市 -
社区电商拖累业绩,美团一季度净亏损48.5亿
2021-05-28 16:54 大公司 -
京东物流上市募资241亿港元,重点布局一体化供应链
2021-05-28 11:22 大公司 -
逃离一线的万科正努力“活下去”,北广深零收获后又在上海失去拿地资格?
2021-05-28 10:52 中国房市 -
何氏眼科“根据地”收入疲软,布局中心城市“口号大于行动”?
2021-05-28 09:42 上市公司 -
大公司早报 | 消费者诉唯品会售假腰带败诉 杨元庆称联想肯定不造车
2021-05-28 09:24 大公司 -
屡教不改,十荟团再被顶格罚款150万
2021-05-27 22:02 商业 -
“功能饮料第一股”上市首日涨超40%,东鹏冲击功能饮料“王座”
2021-05-27 20:42 上市公司 -
每日优鲜再上抽检黑榜,蔬菜杀虫剂超标9.8倍
2021-05-27 19:26 商业 -
环沪双城记:每天4小时通勤,如何留住人才
2021-05-27 13:22 中国房市 -
这款频频被大使馆点赞的游戏,又被上海看上了……
2021-05-27 11:19 -
大公司早报 | 网易云音乐拟赴港上市 滴滴称30%抽成占0.03%
2021-05-27 09:28 大公司 -
拼多多:将持续投资多多买菜和物流基建
2021-05-26 23:20 大公司 -
佣金透明pk费率低,美团饿了么谁能取得商家欢心?
2021-05-26 14:25 大公司 -
2025年我国北斗产业总值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
2021-05-26 10:32 北斗照耀 -
1-4月,我国承接新船订单同比增长182.1%
2021-05-26 10:03 中国经济 -
大公司早报 | 小米被移出美制裁清单 快手上线跨境电商业务
2021-05-26 09:46 大公司 -
阿里健康扭亏为盈,2021财年营收155亿元
2021-05-25 21:39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