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PO也要下场造车,新玩家的根在哪里?
观察者网讯(文/周昊 编辑/周远方)汽车圈也是着实火热,继华为、小米之后,又一家手机厂商站在了造车的大门前。以油车为代表的传统造车势力和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势力,正在风口上承受着新兴玩家的压力。
4月28日上午,36氪报道称已从多位接触到OPPO公司高层的知情人士获悉,OPPO已经在筹备造车事项;OPPO造车由创始人陈明永牵头,目前陈明永已经在产业链资源和人才方面进行摸底、调研。过去的两周,陈明永会见了宁德时代中国乘用车事业部总裁朱威,双方畅聊数小时;此外陈明永也带队拜访了中汽研等机构。
网上流传的一些信息显示,OPPO已确定将汽车事业部定在成都。传闻沸沸扬扬,OPPO仍未给外界一个官方的答复。但有趣的是,OPPO部分人士在向爱范儿回应时称:“原来自己不够接近陈明永”并表示没有听说过关于立项造车的消息。
OPPO相关人士称“原来自己不够接近陈明永” 图片来源:网络
OPPO首次谈到造车是在2019年末的“OPPO未来科技大会”,当时陈明永表示“如果未来十年汽车行业都做不好汽车,OPPO可能会做汽车,但目前来看还没有这个可能”。
在2020年12月Reno5系列手机发布会上,OPPO宣布与新能源汽车ONE合作,一同打造“智慧车机互联”的无缝体验,将手机的智能与汽车真正紧密地关系在一起。
2021年初,OPPO还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创新中心,主要研发显示屏相关技术,这些技术既可以用于手机屏幕,也可以用于智能座舱的显示屏。
另有消息称,OPPO在高通引荐下调研了上海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纵目科技,基本落实了投资意向。此外OPPO还参与了上汽集团零部件公司零束的SOA架构项目,希望输出摄像头防抖技术,用于座舱中的拍照和人脸识别等。
在专利技术层面,OPPO自今年开始也先后公开了“一种车联网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防撞提醒的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及“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等与汽车相关的发明专利。
OPPO对外公开的部分车联网专利 图片来源:网络
观察者网了解到,OPPO目前在车联网相关领域已经布局了3000余件专利,涉及车通信、视频及图像处理和车载充电等相关领域。尤其是在车载充电方面,OPPO最擅长的快充技术的确可以以生态的形式扩展到汽车领域。
如同小米一样,OPPO也可以为造车找出100个理由,但现有的这些碎片化因素真的能够撑起手机厂商的“造车梦”吗?
新在哪里?这是个问题
2013年末,特斯拉正式进驻中国,化身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搅局者”,其产业带动作用在2018年超级工厂落户上海后达到新的高峰,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经过数年的耕耘,中国已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及最大产业集群地。庞大的市场和产业基础让站在汽车行业门口的新玩家有了迈过去的勇气。
而且在5G时代和物联网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也跟手机、智能家电一样释放出了更多的商业想象空间,角逐于产业互联网的华山之巅成为了众多新兴品牌的美好愿景。
OPPO宣布与理想one进行合作 图片来源:网络
IDC在最近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从整车厂到零部件,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正在现身于汽车赛道,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在吸收全球各路豪杰入场,在5G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的推广下,电动汽车领域正在进入利好面,汽车行业在机械时代筑建起的高准入门槛仿佛荡然无存。但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市面上电动汽车领域不管是产品还是零部件、硬件还是软件,同质化趋势较为明显。
这是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新玩家到底“新”在哪里?消费者又是否愿意舍弃数十年的品牌加持,为新玩家改换门庭?
2015年前后,国内手机市场群雄逐鹿,但短短数年间一批玩家就黯然退场,新的行业巨头划好了地盘,中国手机市场完成了大更迭。或许是过往的经历加之日趋成熟的产业配套,让诸多在门口徘徊的跨界玩家有了“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的感觉。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二十多年前曾放出豪言:“汽车无非是两部沙发+四个轮子”;在雷军官宣小米造车后,小米集团总裁王翔也对外称“电动车就是手机+两排沙发+四个轮子”。
但汽车必定不等同于手机,表面相似的产业形态,内里却是完全不同,而新入场的玩家也是诉求各异。如滴滴是为了去除驾驶员的成本,最终通过自动驾驶来拓展自身的打车服务;百度、华为、大疆等则是希望把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转移到新赛道,以实现新的商业化运作;小米、恒大、创维等则希望通过成熟的产业配套,以终极组装厂的方式实现产品的落地。
OPPO在手机产业的软硬件层面有着常年的积累,在供应链管理、用户生态运营等方面也有着独到的方式,但在涉及汽车的核心技术如三电、自动驾驶等领域则仍有欠缺。站在造车大门口的OPPO还未决定以何种方式入行,但很显然跨界造车绝非是“手机+沙发+轮子”的简单加法,而是一条基于从产业链到生产端再到消费端的复杂公式。
愿那些想要跨门而入的厂商,都做好了准备。
- 责任编辑: 周昊 
-
大公司早报 | 特斯拉Q1在华收入大增238% 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增长87%
2021-04-29 09:30 大公司 -
营收腰斩、3500亿资产被抵押,王健林万达商管亟待“补血”
2021-04-28 17:00 中国房市 -
价格战下的圆通年报:单票毛利锐减近60%
2021-04-28 16:40 大公司 -
“一箱难求”时,央企如何担当?
2021-04-28 16:35 -
大公司早报 | 小红书年内赴美上市 盒马回应用昨日奶做冰激凌
2021-04-28 09:16 大公司 -
处罚虚假宣传、下架违规课程,教培行业强监管来临
2021-04-27 21:05 大公司 -
合景泰富千亿“虚胖”:孔健岷的注水利润和隐藏负债
2021-04-27 18:57 中国房市 -
蓝光发展回应“卖身”传言:不出让公司控股权、不撤离上海总部
2021-04-27 18:57 中国房市 -
大名城疯狂加仓豪赌上海,净利暴跌总资产一夜回到五年前
2021-04-27 16:17 中国房市 -
喜马拉雅,陷入侵权泥潭
2021-04-27 10:32 大公司 -
大公司早报 | 360入局造车 特斯拉一季度净赚4.38亿美元
2021-04-27 09:18 大公司 -
营收巨震,估值飙升,拟上科创板的重塑股份在玩什么游戏?
2021-04-26 23:42 上市公司 -
天猫成立上海中心,将在20多城市设立本地化运营团队
2021-04-26 16:58 大公司 -
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发布,2020年盗版损失规模60.28亿元
2021-04-26 16:38 大公司 -
上海1.4万套新房集中来袭,6盘均价超10万/平
2021-04-26 14:42 中国房市 -
海伦堡物业板块赴港上市:递表前突击收购两家公司“外拓”
2021-04-26 14:42 中国房市 -
投融资周报 | 海杰亚医疗完成5亿融资 华策影视完成7.27亿定向增发融资
2021-04-26 13:55 大公司 -
任正非:华为将用3到5年时间来做干部队伍大整改
2021-04-26 11:52 华为 -
大公司早报 | 特斯拉将启动下一轮调解 腾讯商标案获赔5000万
2021-04-26 09:37 -
密集调控为楼市降温,见招拆招“打补丁”成主要方式
2021-04-25 20:12 中国房市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