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少宇:防疫的科学背后,处处绕不开政治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岑少宇】
随着奥密克戎成为新冠主要流行毒株,越来越多的国家放松了管控措施,而最近疫情在国内的发展,也使许多人切身体验了管控措施带来的不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出现了许多关于“共存”与“清零”、“科学”与“政治”的讨论,两段对防疫专业人士的采访录音广泛传播,更是引爆舆论。
一些科普人士和防疫工作者主张“新冠等于大号流感”,面对奥密克戎可以很快“共存”甚至“躺平”,或者面对困难就完全倒向“居家隔离”……
这类言论在网上确实得到了不少支持的声音。质疑封控政策的人,有些是确实因物资供应不足,或经济压力、其他心理压力而焦虑;有些是全家都打了加强针,觉得“共存”风险很小;有些是在防疫中感到挫败;有些是真的担心与国际脱节,背上额外的负担……但也不排除某些伪科普人士故意炒作舆论,甚至被怀疑是“网军”。
疫情蔓延之时,焦虑的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或试图寻求不同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仔细分析现实,目前的条件还不足以让中国社会主动与病毒“共存”。
奥密克戎的危害依然需要重视
尽管奥密克戎的致病性、致死性都弱于先前的主要流行毒株,但我们在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奥密克戎传播迅速,感染人数大,即使致死率低,造成的死亡总数未必少,甚至与之前毒性更强的毒株比差别都不大。用“大号流感”来形容,并不恰当。
有些国家不同波次间对比明显。比如英国在2021年初时应对不力,每日新冠造成的死亡数最高超过了18人/百万人口,而奥密克戎侵袭时,最高为4人/百万人口左右。
但在有些国家差别就不大。比如“持续拉胯”的美国在2021年初时,每日新冠造成的死亡数最高约10人/百万人口,而奥密克戎侵袭时,最高接近8人/百万人口,下降并不多。
至于德尔塔,肆虐的时间如果大致认为在2021年8到10月间,从曲线图可以看出,无论在美国还是英国,每百万人口致死数均不如奥密克戎。
如果现在中国就主动放松管控,可能会导致大量人口感染,考虑到人口基数大,因新冠死亡的绝对数不会少。
第二,不能简单地套用海外数据。
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先前更为致命的多种毒株都已经广泛流行,造成大量死亡。其中很多老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甚至一些对新冠病毒反应剧烈(比如形成“免疫风暴”)的年轻人,如果遭遇的是奥密克戎,也有可能不幸去世。因此,先前毒株的流行,相当于“拉低”了海外的奥密克戎致病、致死数据。
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还没有遭遇过新冠病毒的大规模侵袭,面对奥密克戎时自然就不存在这样的“拉低”效应,很可能会蒙受相对更大的生命损失。
新西兰之前的防疫工作也比较好,没有遭遇大规模侵袭,但奥密克戎登陆后,新冠造成的死亡数明显增加。而在3月23日宣布取消多项防疫措施后,死亡数进一步攀升,每百万人口中每日新冠造成的死亡数已经超过英国一大截,逼近英国在奥密克戎疫情中的峰值。新西兰位于南半球,之后天气将更为寒冷,这一数据很可能继续增长。
第三,也不能简单套用国内数据。
国内现有的数据,是在感染者都能得到全力救治的情况下实现的,各地一般都尽最大努力避免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
诚然,在“共存”后绝大多数的奥密克戎感染者自始至终都将是轻症,和现在也没什么不同,完全不需要救治。但总有小部分人会发展为肺炎,其中又有极小部分人发展为重症。当患者总数增加后,未必保证能够获得与现在一样的医疗条件,从而造成死亡率上升。
除了医疗资源因病例增加而出现紧张外,甚至还有必要考虑到,比起现在的情况,“共存”状态下各方面对新冠重视度可能下降,这也会影响新冠患者所能获得的医疗资源。
标签 新冠疫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我爱你,中国》原唱叶佩英逝世,享年87岁
2022-04-08 07:26 -
武警将接管上海社区?造谣
2022-04-08 07:21 网络谣言 -
上海网信办:进一步查处网络圈群造谣行为
2022-04-08 07:06 网络谣言 -
随申办“核酸码”功能上线,明日起在浦东新区试用
2022-04-07 22:55 抗疫进行时 -
孙春兰在沪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紧盯封控、流调、转运等重点环节
2022-04-07 22:4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规模最大方舱医院即将投运,市长龚正检查工作
2022-04-07 22:15 抗疫进行时 -
胡春华主持召开就业形势座谈会
2022-04-07 20:28 -
香港浸大前学生会长被判9个月:拒捕、意图妨碍司法公正
2022-04-07 19:52 香港 -
上海通报两起疫情防控不力典型问题,两人被处理
2022-04-07 18:25 抗疫进行时 -
美财长威胁“若武统,必制裁”,中方驳斥
2022-04-07 16:40 两岸关系 -
北京:非必要不出京,老人和儿童尽快接种疫苗
2022-04-07 16:21 抗疫进行时 -
广州:省外来穗货车司机闭环管理后每人每趟可获补贴100元
2022-04-07 16:11 抗疫进行时 -
青海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李杰翔被查
2022-04-07 15:27 高层人事 -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328637.3万剂次
2022-04-07 15:11 抗疫进行时 -
买卖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当宠物属于犯罪?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2022-04-07 14:5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无锡一居民楼发生爆炸并坍塌,2人受伤
2022-04-07 14:48 -
多架次运-20降落上海虹桥机场
2022-04-07 14:33 抗疫进行时 -
人民日报评超龄农民工:相关政策最好留足“缓冲期”
2022-04-07 14:10 聚焦三农 -
网民称因30万彩礼分手,甘肃正宁:已限高8万,但治理难有抓手
2022-04-07 13:57 婚姻故事 -
不认缺电还称“电费太便宜”,台网民怒了
2022-04-07 13:54 台湾
相关推荐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55“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63“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40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30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