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远征:中国“产能过剩”?欧美不懂中国经济创新的底层逻辑
【文/曹远征】
中国经济存在产能过剩吗?
从经济学角度看待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市场经济是通过产能过剩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中国在落后产能上是存在产能过剩的,但是国外现在讨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却更多是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是代表技术进步的先进产能,如果说先进产能也是产能过剩,这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
究竟什么是产能过剩?
事实上,过去国外也不是这样理解新能源的。欧盟早已决定要在2035年停售燃油车。于是,一方面要求自己的产业为淘汰燃油车做准备,另一方面又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产能过剩,这两者显然是矛盾的。
对欧洲来说,新能源车的发展是减排成本高昂下的附带产物,从而发展缓慢。但中国却是用鼓励的办法把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一项产业,减排反而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附带产物。由此,其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造成对其他国家汽车工业的强烈冲击,像是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竞争”,这就是国外所说的中国的“产能过剩”。
总装车间的机器人快速精确执行生产指令 资料图:新华社
由上不难看出,对于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中外看法的角度不同,差异很大。我们是从产业发展方面的“新与旧”“保留还是淘汰”的角度来判断,美西方国家则是从“国际产业的冲击力”角度来解读,这样一来,即使先进的产能也会变成“过剩”。这种理解的分歧颇似20世纪初汽车刚刚出现时的情况,当汽车与马车并行于大街上时,也有人指责简陋的汽车冲击豪华的马车。
问题的深刻性还不仅在于此。当把新能源汽车发展纳入全球低碳发展的大系统中观察,一个疑惑油然而生:减排究竟是经济发展的成本还是经济发展的红利?
回顾15年前,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形成一项共识,即当全球气温上升2摄氏度,会给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要把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进而要建立碳减排的全球责任。对于这一责任,所有国家虽没有太大的疑义,但由于减排投入巨大,会加大经济发展的成本,所以发展中国家认为减排在成为各国共同责任的同时也应区别对待。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更为重要,应当采用累计排放的标准,而非总量排放的标准进行减排。
如今,15年过去了,当世界还在争论碳减排成本时,中国绿色发展却成果显著,尤其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异军突起,似乎将公认的减排成本变成了绿色发展的红利,形成了中国减排之谜。
把发展的成本变成发展的红利,是中国的创新,也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谜底。
中国企业“卷”的背后暗藏经济增长的秘密
中国老百姓常说中国的企业很卷。那么,为什么卷、怎么卷?这是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秘密。
如前所述,如果把中国的创新概括为把发展的成本变成发展的红利,可以发现,其基本逻辑就是利用并拓展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使其像“滚雪球”一样持续扩大,通过规模效益而使成本不断下降。这种超大规模性不仅是自然禀赋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有意识的产业组织,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将自然禀赋的超大规模性整合为经济活动意义上的规模效益。这特别突出地体现在现在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考虑及产业成长的组织策略的实施上。
“不断做大”的中国企业经营理念
从国际视野观察,可以看到中外企业的系统性差异。一般而言,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中国企业的普遍做法却是规模最大化。这不仅体现为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从而形成营业收入大而利润率低的经营特点,而且也体现为高杠杆经营方式。中国企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负债率普遍偏高。这种高负债经营的关键是维持现金流,尤其是内部现金流为正,从而有别于国外企业负债率较低而利润率较高的经营特点。
中外企业的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上,也反映在新兴产业上,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上可以看到比亚迪与特斯拉的区别,在手机上可以看到小米和苹果的区别,在电商上可以看到京东和亚马逊的区别。这种营业收入最大化、以规模取胜的策略成为中国企业的经营之道,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似无例外,形成了社会俗称的中国企业的“内卷”。
- 原标题:中国企业“卷”的背后暗藏经济增长的秘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国补首次覆盖新能源汽车用品,京东养车再提速
2025-03-11 14: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高贵的”昂跑和lululemon,也有了高贵的烦恼
2025-03-11 14:03 观网财经-消费 -
稚晖君发布灵犀X2机器人:毫秒级交互反应能力
2025-03-11 13:14 -
国产CPU生态突围需要“竞合”,而非“内耗”
2025-03-11 11:14 观网财经-科创 -
美股大幅低开,特斯拉大跌9%较历史最高位“腰斩”
2025-03-10 23:06 -
方便面“老二”地位动摇,统一靠饮料撑起业绩
2025-03-10 21:49 观网财经-消费 -
出海!宇树在速卖通开设官方店铺
2025-03-10 21: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这些年轻的面孔,都是中国科创的功臣
2025-03-10 21:06 观察者头条 -
17岁男孩“在海底捞”醉酒撒尿,卖酒的人该担责吗?
2025-03-10 19:35 观网财经-消费 -
马来西亚运营商与华为中兴签约,将在5G与AI方面合作
2025-03-10 18:12 观网财经-科创 -
东茅街茶馆会成为下一个文和友吗?
2025-03-10 18:11 观网财经-消费 -
层高至少3米!住建部将从这三个方向落实“好房子”标准
2025-03-10 18:11 2025两会 -
到海外买矿!坐拥7座金矿的赤峰黄金港股再上市
2025-03-10 18:02 观网财经-消费 -
茶咖日报|奈雪的茶被调出港股通标的名单;瑞幸咖啡泰国商标案胜诉
2025-03-10 17:56 观网财经-消费 -
网易回应“将关闭公有云”
2025-03-10 16:10 观网财经-科创 -
苹果折叠屏被曝将搭载硅碳负极电池,宁德新能源独供
2025-03-10 15:46 观网财经-科创 -
登顶热搜,美的被曝强制18点20下班?官方回应,网友吵翻
2025-03-10 14:24 大公司 -
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华为开展具身智能领域合作交流
2025-03-10 10:45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已成立超20个军团
2025-03-09 14:48 观网财经-科创 -
ASML:会继续在中国市场提供维修服务
2025-03-09 12:47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