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诊2024中国经济】曹远征:人民币在全球越来越受欢迎,但前方是暗流险滩
最后更新: 2024-05-09 05:24:47西方国家已处在滞胀十字路口
观察者网:自2022年美联储加息以来,发达国家都在持续跟进,美国已加息11次,利率达到5.5%,但核心通胀仍然处在高位。通货膨胀如此顽固,为什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月4日晚间播出的对话节目中表示,美联储今年仍有望实施3次降息,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的相对贬值压力,可能会有所缓解?
曹远征:我们知道物价上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顾名思义就是票子发多了,引起物价上涨;那么央行就要收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这样物价就会下来。所以我们经常说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只要货币政策收紧就能对付通货膨胀。
但是如果加息11次,通胀仍然控制不住,那就意味着这个物价上涨不仅仅是一个货币现象,还有其他原因。
第二种是成本推动的通胀,这种物价上涨不是票子发多了,毛了,从而是不能靠一味地靠收紧货币来解决的。
我们注意到,过去几年,有两个明显的因素推动着美西方的物价上涨。第一就是俄乌冲突导致了的一些基础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比如说石油、粮食;第二就是美国跟中国搞脱钩断链,美国给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最后基本加到美国老百姓头上了。
如果上述判断成立,就意味着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会面临滞胀风险:一方面是物价上涨,另一方面是经济下行。这种可能就是2024年世界经济的情况。
所谓滞胀,学术上叫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失业和通胀原本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失业率高表明经济低迷,物价处在低位,即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应提高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来消灭失业。但是如果失业率在上升,通胀率也在提高,无法形成替代关系,就会出现工资-物价螺旋上升,这就会演变成社会问题。
40年前的美国,就是因为担心滞胀演变成社会问题,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推出了著名的“新经济政策”,即对工资和物价进行为期100天的冻结,所有商品服务的涨价都要经政府特批。
现在欧洲民众已经上街了,法国农民上街游行、英国的铁路工人罢工。民众要求增加工资,欧洲的物价已经涨得很高了,如果再给工人增加工资,物价就涨得更高,这就形成了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这种螺旋上升,主要不是欧洲自己的问题导致的,而是俄乌冲突带来的成本推动性的危机。
英国铁路工人罢工造成英格兰铁路系统停摆,以上为iTV2023年10月4日报道截图
在这个意义上,俄乌冲突也使美西方国家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如果控制不了通货膨胀,就有可能出现工资-物价恶性循环的社会问题。
如果要控制通货膨胀,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必然的。尽管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解决不了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但不紧缩只会给物价上涨火上浇油。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还面临着另外一个两难,美西方如果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是不是会陷入衰退?于是,加息还是减息成为一个问题,成为世界性的焦虑,滞胀威胁困扰着世界。由于美元的国际锚货币地位,加不加息不仅仅是美国经济的问题,也是世界经济的问题。
美元指数的急剧波动,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而且这个波动还没有结束。
如果为了应对衰退,美国接下来采取减息政策,那么美国的资金是不是会又冲出美国,导致美国股市崩盘?不管如何,现在全球金融风险正在加大,这已是国际共识。
人民币越来越受欢迎 但挑战巨大
观察者网:所以美元就应了那句话“美国的货币,他国的难题”。记得2015年,我们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更多关注“一篮子货币”,给予非美元货币更高的权重,其中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种的一篮子币种也已经由11种扩大为24种货币。但是看起来,美元的波动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
曹远征: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不同于当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但仍然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使人民币挂了24个货币,但这24个货币都是盯住美元的。
所以,美元是所有锚的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锚定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说,也正是这个原因,一旦美元这个锚漂移了,这个“秤”就不准了,所有的货币就会跟着漂移,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会因此受到伤害。
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美元指数的大幅升高,意味着美元作为锚货币开始大幅漂移,稳定性变差,进而使其他货币难以与其挂钩,促使一些国家开始寻找新的货币锚,所以这就是2022年-2023年人民币在国际上开始大受欢迎、人民币在交易支付、投资、融资、储备等各个方面占比越来越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原因。
再强调一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人民币因此具有锚货币的潜质。
在国际大宗贸易中,用美元结算还是用给人民币结算,不在于哪个贵哪个便宜,而在于哪种货币更准,美元汇率波动很大,而人民币相对稳定,于是他们就选择贸易结算中用人民币计价。这是主权货币作为国际锚货币的潜质表现。
观察者网:的确,人民币国际化在这几年发展很猛。人民币在四项功能中的国际使用绝对值都在大幅上升。我们的央行为衡量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程度构建了货币国际化综合指数。2023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国际化综合指数为 3.26,同比上升 10.2%。 同期,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国际化指数分别为 57.68、22.27、 7.66 和 5.48。不过,SWIFT报告显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占比已经突破4%,但是排名却一直在第四、五之间徘徊?
曹远征:人民币作为国际锚货币的潜质是相对于世界需求而言的,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这一潜质的现实表现。
尽管人民币应尽可能适应或满足国际需求,但对中国来讲,人民币国际化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是因为,人民币是中国的主权货币,但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货币完全可兑换。在此条件下,资本会自由流进流出,如果流动过于频繁或激烈,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带来冲击。当前,包括港股、A股在内的资本市场表现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此。这也说明了资本管制的重要性。
第二,稳定的逆差形成机制。如果没有逆差,就没有该货币的国际流动性。换言之,如果对方手上没有人民币,遑论人民币的国际化。但是,如果中国要形成稳定的逆差机制,无论在经常项下还是资本项下,都对我们这个巨额双顺差国家是个大挑战。
第三,人民币要变成国际货币,意味着中国要相应地承担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的义务。这不仅需要中国人民银行要有国际担当,而且要求中国的金融市场是要有深度的、并向全世界开放的。唯此,中国人民银行才能通过中国金融市场操作将人民币利率覆盖整个世界,然而,这是一个难度极高的挑战。
世界之所以出现去美元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联储作为世界性的中央银行,不应该只为美国经济负责,不能利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优势,加息减息来损害别国的利益。
正是由于上述三项挑战,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只能循序渐进,创造条件,逐步满足国际需求。所谓循序渐进,就是首先满足国际贸易中计价和支付的需求,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由此,在贸易融资的基础上,就会有头寸产生,出现投融资安排的需求。相应地,需要发展人民币金融市场,尤其是离岸人民币市场。最后,正是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融资上的安排,才使其具有储备货币的功能,从而广泛地进入其他国家的资产负债表。SWIFT的报告所显示的,正是人民币国际化循序渐进进程的自然表现。
人民币若成为国际货币 也难逃特里芬难题
观察者网:美元还在升值的时候,IMF官网发布美国布鲁斯金学会学者埃斯瓦尔 • 普拉萨德(ESWAR PRASAD)的文章《持久的美元地位主导地位》,说即使美元作为支付货币的地位受到侵蚀,美元的主导储备货币地位很可能会持续下去。因为美国投资者持有的外国资产约为35万亿美元,且几乎全部以外币计价。因此,美元贬值也能给美国带来意外之财。因为外国投资者(包括各家中央银行)持有近8万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券,即使是美元的批评者也可能担心美元币值大幅下跌,从而使世界陷入“美元陷阱”。
结果是,即使美元作为支付货币的地位受到侵蚀,美元的主导储备货币地位也很可能会持续下去。您怎么看这个美元陷阱?
曹远征:所谓美元陷阱,是特里芬难题的另外一种表述。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还盛行的时期,人们就发现了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悖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昔日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行贿、受贿案已当庭宣判
2024-05-08 22:54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64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46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