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淡宁:西方长期污名化儒家和伊斯兰文明,制造文明冲突陷阱
一位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荀子,一位是生活中14世纪的伊斯兰学者伊本·赫勒敦,作为不同文明的代表,他们如何为我们提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交流与融合的思考路径?
在4月15日于马来西亚举办的国际文明对话会上,致力于研究中国儒家文化的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政治理论讲座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贝淡宁就在自己的演讲中,实现了两位哲人的跨时空对话,不仅探讨了儒家和伊斯兰文明对话的可能性,还从现实出发,为儒家-伊斯兰文明对解决当下全球面临的文明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天参加对话会的还有马来西亚总理易卜拉欣·安瓦尔,他一直对推动儒家-伊斯兰文明交流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参加完国际文明对话会后,安瓦尔就去机场迎接前来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7日,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发布联合声明,其中也提到了要推动儒家-伊斯兰文明对话,增进跨信仰理解、深化文化交流。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国际文明对话会上致辞。人民网记者 褚君摄
在此背景下,观察者网对话贝淡宁教授,请他从不同文明如何实现平等对话、儒家-伊斯兰文明对话如何打破西方文明霸权的角度,分享自己的见解。
观察者网:您刚刚在马来西亚参加了国际文明对话会,演讲的题目就是《儒家思想、伊斯兰教与政治现实主义》,您将文明的对话分成三种途径。在您看来,文明之间的对话经常会出现哪些误解?原因是什么?
贝淡宁:在西方,21世纪以前,大多数跨文化的“对话”都以宗教或政治“传教士”的形式出现,目的是让别人改信自己的信仰。比如,利玛窦虽然才华横溢、心胸开阔,但他来中国传教的目标却是将中国人转化为基督徒,并将儒家思想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卫礼贤,他在1899年以传教士身份来到青岛,却深深迷恋上中国文化和哲学,转而成为“逆向传教士”,向世界宣扬中国哲学的价值。不过这类例子实属凤毛麟角。
近来,传教士的形式受到了严厉且公正的批评。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主导其他文明,在与他人交往时,断言自身观点更优越是危险的。因此,现在的跨文化和跨文明对话更倾向于尊重彼此的形式。
一种方法是寻求相互理解:一个传统的代表与另一个传统的代表交流,目的是找出相似之处或差异。这种方法虽然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但并没有真正努力从其他传统中学习,对话也不会带来新的见解。
这种做法在不同群体各自独立生活的社会中尤为适用:各方应相互尊重和理解,尽管种族、宗教或语言群体之间的互动不多,但只要不相互干扰,整个政治共同体就能保持和平。
另一种更雄心勃勃的方法是相互促进:一个传统的代表与另一个传统的代表展开对话,彼此学习。一个传统的见解有助于解决另一个传统面临的挑战或问题,同时不同传统间的交流也能催生新的见解。
这种方法体现了中国过去对传统和宗教的包容态度:寺庙常融合儒、道、佛及民间宗教的元素,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能认同不同的传统。比如在中国的宋代,佛教兴盛带来的“挑战”,促使朱熹等儒家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儒学,其形而上学更为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佛教和道教。
明清时期,王岱舆、刘智等思想家推动的伊斯兰教与儒学的对话,既促进了相互理解,也实现了相互提升。如今,伊斯兰教与儒学的对话旨在深化这些交流,推动双方进一步发展。
观察者网:在演讲中,您以中国儒家代表人物、战国思想家荀子和14世纪的伊斯兰学者伊本·赫勒敦为例,详细解释了儒家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创造性对话,这对今天的文明交流很有启发,能否再向我们详细介绍下,这两位大家的思想如何实现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互补?
贝淡宁:要让不同时空的智者碰撞出思想火花,需要聚焦于他们试图解答的共同难题,并且确保这些问题在今天依旧具有挑战性,答案对今天仍有意义。
就荀子和伊本·赫勒敦而言,他们都生活在全球动荡与混乱的时代。荀子身处战国,而伊本·赫勒敦则经历了北非所谓的“部落纷争”,他们都专注于一个问题:如何在这样的时代促进社会团结?
如今,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全球失序的时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认为,两位思想家的智慧值得我们借鉴。
两位思想家都致力于道德建设:荀子主张建立一个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伊本·赫勒敦则主张建立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的社会。但他们也是政治现实主义者,因为他们认识到在混乱和战争时期实现理想的困难性,并提出了在不那么理想的情况下改进的现实机制。
荀子认为,人有自私的倾向,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以身作则的良师以及伴随优美音乐的礼仪,建立能够超越家庭纽带的亲切感和凝聚力,这不仅有助于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在和平时期也能说服权贵关心弱势群体。
荀子
然而,荀子忽视了外部威胁,或者说敌人对团结民众的重要性。例如,加拿大人民现在异常爱国,因为他们团结一致,反对特朗普将其国家变为美国“第51个州”的威胁。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伊本·赫勒敦的洞见,以补荀子思想的不足之处。
伊本·赫勒敦(1332-1406)是一位伊斯兰思想家,被广泛认为是社会科学的先驱甚至奠基人之一。其著作虽根植于伊斯兰道德,却以政治现实主义著称,主张政治思想家应如实洞察现实、理解现实并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赫勒敦将“阿萨比亚”定义为群体情感或社会凝聚力,在他看来,个人对部落的忠诚是政治权力的关键。这种群体纽带越强,部落的战斗力与征服力就越盛。统治者需深谙此道,依靠游牧民族壮大实力,利用宗教将游牧民团结起来,形成对抗世界的坚固阵线。
然而,游牧征服者终将沉溺于奢靡的城市生活,这便是衰亡的开始。昔日勇猛的游牧者会变得软弱、顺从,最终王朝被拥有强大“阿萨比亚”的新部落推翻。赫勒敦认为,这种循环在社会层面是必然的,道德理想无力阻挡。
伊本·赫勒敦
如果我们今天想培育强大的集体凝聚力,而且我们也认同荀子与赫勒敦的共识,即族群团结是政治社会成功的基础,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到,沙漠的艰辛与战斗中的英勇并非增强集体感的唯一途径。
赫勒敦的理论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如果入侵阿富汗的西方侵略者熟悉赫勒敦理论,他们就会意识到与团结一致的塔利班战士交战必败无疑。
但是,在和平年代和相对现代的社会中,人们住在固定的社区,荀子提出的增强集体凝聚力和社会和谐的建议或许更为适用。我们需要推动包容性的仪式活动,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同时倡导向优秀的老师学习,让人们感受到团结一心的氛围。
在演讲中,我提出荀子的观点可与赫勒敦的见解相辅相成:拥有强大集体意识的社会,需要对抗颓废、过度个人主义及粗鄙物质主义的社会,以巩固其社群纽带。
或许,当今的儒家、伊斯兰以及儒家伊斯兰信徒——所有这些重视社群生活方式的人——能够达成共识,即:(1)推广荀子式的礼乐,以和谐的方式将公民联系在一起;(2)对抗美式资本主义所推崇的极端个人主义与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确保伊本·赫勒敦所言的强大集体意识得以存续,并繁荣发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2025-04-19 15:05 新潮观鱼 -
《世界记忆名录》上新!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
2025-04-17 19:45 -
“大咖出山”依然六连扑,长剧要完了?
2025-04-14 12:41 新潮观鱼 -
TVB总经理:内地观众的情怀,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2025-04-11 15:16 新潮观鱼 -
对话《黄雀》编剧:不会美化罪犯,创作应有底线
2025-03-31 08:23 新潮观鱼 -
英军战俘后人:终于明白父亲为何不让买日货
2025-03-19 15:23 新潮观鱼 -
斯内普也变黑人了?那他被霸凌的情节……
2025-03-17 11:30 新潮观鱼 -
花14亿,他还是救不了韩国人的科幻梦
2025-03-15 14:39 新潮观鱼 -
春季档期能靠“她们”盘活吗?
2025-03-07 13:35 新潮观鱼 -
毒枭、变性、出轨、同性恋…要素拉满的《艾米莉亚·佩雷斯》和奥斯卡
2025-03-06 14:14 -
《生息之地》柏林电影节获奖,为什么又是农村片?
2025-02-26 15:40 新潮观鱼 -
哪吒“出海踏路”,好莱坞发行垄断如何破?
2025-02-20 20:30 新潮观鱼 -
对话陈思诚:这一次,我想撕开“文明”的虚伪
2025-02-18 14:31 新潮观鱼 -
《哪吒2》破百亿了,我们都参与了这个大项目!
2025-02-12 19:35 新潮观鱼 -
这是演技综艺还是“劣迹演员洗白大会”?
2025-02-12 12:36 新潮观鱼 -
《哪吒2》《唐探1900》都在讽刺它?
2025-02-07 14:59 新潮观鱼 -
我想拍中式超级英雄,但……
2025-01-27 08:22 新潮观鱼 -
访谈︱浦嘉骐、林黎: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之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失于我身——赵堡太极拳的文化传承
2025-01-23 20:59 -
被指“抄袭”的《漂白》为啥那么“硬气”?
2025-01-23 19:42 新潮观鱼 -
《漂白》陷“漂白”争议,影视行业成“洗稿重灾区”?
2025-01-21 22:11 新潮观鱼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