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广灿:印度新国防参谋长,会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
最后更新: 2022-10-20 07:51:11为支持国防自造计划,不惜降低印军战力
印军非常不信任印度本土国防工业,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给人留下了“买买买”的印象。印度国防工业之所以十分拉胯,有很多原因,如国防工业薄弱、官僚并不了解军事、政客好大喜功等等,以至于军队在武器购买一事上十分青睐外购。
当前,莫迪政府正不断地对国内国防工业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推动印度国防自造计划,试图改变印军严重依赖国外军品的局面。例如,不断降低私人资本进入国防工业的准入门槛,引入行业竞争机制;建设国防工业走廊,提高国防工业生产能力等。
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出台军购禁令,禁止军队从国外购买国内可以研发、生产的同类产品,防止国内军事资源投入外流。如,在今年8月份,莫迪政府出台了第三批禁止武器进口清单,累计禁止进口项目达到2700项,不仅包括步枪、子弹等轻武器,还包括火炮、直升机、护卫舰等大型军品。
而国防参谋长的责任就是,在印度国内军事资源投入逐步转入内循环的趋势下,压制军内对本国军品的严重不满,尽可能地购入质量并不怎么样的国内军品。如此做法,势必会在中短期内降低印军的作战能力。
有限军费下的守势战略
虽然印度至今没有出台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不过外界仍可以从此前比平·拉瓦特的一些言论、军事资源的配置,以及莫迪政府的战略和外交观念中一窥端倪。
比平·拉瓦特尤为注重中国在陆地上对印度的“威胁”。在去年美军撤离阿富汗时,比平·拉瓦特用文明冲突论的视角认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走向结盟,势必对印度和西方文明造成威胁。
其在担任国防参谋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砍掉了空军114架中型战机的外购计划;第二件大事,则是将印度海军的第三艘航母计划推迟,并公开宣称印度军队不是远征军,只能沿着边界和印度洋进行守卫和战斗。
很明显,这是采取了守势战略。
资料图来源:印媒
从印度军事资源的分配来看,也不难发现这一现象。
印度陆军预算在军费中的占比,从2020-21财年的54%降低到2022-23财年的51%,其中装备开支从2020-21财年的2349亿卢比降到2022-23财年的2172亿卢比,降了8%;空军的预算占比几乎未变;海军的预算占比则从16%增至19%,增加的预算主要集中在舰艇的开支上,从2020-21财年的1600亿卢比增到2022-23财年的2945亿卢比,上涨了约84%。
这变动看起来似乎并不符合比平·拉瓦特重陆轻海的思想,其实这点可以从莫迪的国防工业政策上找出原因。
莫迪政府主张在大国竞争加剧的时代凸显印度的独立性,其宁愿出台军品进口禁令、购买性能较差的国内同类产品,也不愿意依赖国外先进装备,非常重视军品的国有化比重。而印度陆军几乎完全依赖俄罗斯装备,印度本土国防工业在同类军品的替代上泛善可陈。
相对于印度陆军来说,印度海军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国内造船厂可以依赖国外关键技术和产品,结合国内配套企业,建造一些较为先进的舰艇。这使得海军在莫迪“国防自造”的理念下表现尤为突出,所以分得较多的军费。
同时,莫迪政府的主要注意力仍是放在国内建设上,军费占GDP的比重长期呈下降趋势,近几年基本维持在2.5%左右。在中印爆发加勒万河谷冲突的2020年,印度军费占GDP比重猛然升到2.9%,其实原因是印度经济在2020-21财年下降了7.3%;而到2021-22财年,军费占GDP的比重又降到2.1%。
因此,践行莫迪服务于国内、维持低水平的国防开支的理念,是比平·拉瓦特削减海空军进攻性装备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也容易理解印度当前军事建设存在重陆轻海的倾向。
中美军事竞争的核心集中在海洋方向,任何美国潜在军事盟友海军力量的增强,都可能引来中方的高度警觉。如果印度此时大力发展海空军等进攻性作战能力,甚至谋求切断中国的海上能源补给线,为此与中国结怨,这不是莫迪所希望看到的,因为代价是印度难以承受的。因此,即使中印两国有较大的军事矛盾,也尽量集中在陆地边境上——这肯定不会带来双赢,但受限于地理条件和彼此更加关注国内问题的倾向,即使出问题,也不至于让双方损失太多。
- 原标题:印度新国防参谋长,会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美国新增感染46501例、死亡620例
2022-10-20 07:39 美国一梦 -
乌克兰20日将在全国范围内限电
2022-10-20 06:58 乌克兰之殇 -
伊朗再次否认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
2022-10-20 06:52 伊朗局势 -
“为啥还在这?”“我是个斗士...”
2022-10-19 22:15 不列颠 -
她又补刀:是特朗普没种来!
2022-10-19 21:54 -
埃尔多安:已与普京达成一致
2022-10-19 21:17 -
普京:顿涅茨克等四地进入战时状态
2022-10-19 21:14 俄罗斯之声 -
俄外交部:没有关闭在西方国家外交代表处的计划
2022-10-19 20:25 俄罗斯之声 -
“拍摄顿巴斯真相后我被解雇了,因为不符合价值观…”
2022-10-19 19:17 -
英国9月通胀率重回10.1%,新财相发声
2022-10-19 18:15 不列颠 -
“以色列不会向乌提供武器”,乌外长:将发正式照会
2022-10-19 17:49 乌克兰之殇 -
“给我们投票,明年我给国会提交的第一个法案就是…”
2022-10-19 17:33 美国政治 -
朝鲜向韩朝缓冲区域开炮,中方回应
2022-10-19 17:20 朝鲜现状 -
“乌军派30多艘登陆艇抢夺扎波罗热核电站,被击退”
2022-10-19 17:11 乌克兰之殇 -
领奖台上演“展旗大战”
2022-10-19 16:56 -
意大利公墓建筑坍塌,十来具棺材悬在空中
2022-10-19 16:29 -
她的四种政治结局,都给备好了…
2022-10-19 16:28 不列颠 -
芬兰要在芬俄边境建围栏,130-260公里
2022-10-19 14:47 欧洲乱局 -
欧盟外长终于憋出一句道歉,还甩锅美国人
2022-10-19 14:34 欧洲乱局 -
BBC被曝已制作好秘密广播脚本以备英国今冬大停电
2022-10-19 14:20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36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3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0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6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
25万人齐聚台北举行“反绿”抗议,朱立伦:全民罢免赖清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