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尼塔·斯雷达尔、阿南德·戈帕尔:“我们对这个政府没有信任可言,所以不会接种疫苗”
最后更新: 2021-12-22 09:02:05圣玛丽公园的房客阿曼达·圣地亚哥告诉我们,“我不一定反对疫苗。”但她决定不接种,她解释说这是出于“个人选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她的观点反映了美国社会一个更广泛的跨越了阶级和种族的转变。没有了公共利益的概念,人们常常用“选择”这种话语来讨论健康问题。最近在布鲁克林举行的反对强制接种疫苗示威活动中,一些抗议者穿着印有“黑命贵”的T恤,高呼“我的身体,我的选择!”布鲁克林篮网队因为他们的明星后卫凯里·欧文拒绝接种疫苗而将其禁赛,但篮网队总经理肖恩·马克斯表示:“凯里做出了个人选择,我们尊重他个人选择的权利。”
当然,将医疗保健的决定视为个人选择有很多好处,毕竟没有人愿意接受违背自己意愿的程序。但是,将公共卫生仅当作一种个人选择是有问题的。它给人的印象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健康负全部责任。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健康深受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公共卫生专家现在谈论的是“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即个人健康从来不只是个人生活方式选择的反映,还反映了人们出生的阶级、成长的社区和所属的种族。
贫穷和环境条件与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南布朗克斯是全国哮喘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一部分是因为破旧的公共住房,而且这里是美国食品安全最差的地区之一。但食物缺乏和安全问题当然不是个人或慈善机构容易解决的,而是需要政府采取实质性行动。如果没有这样的改革,初级保健医生只能从个人责任的角度来对待他们的病人。许多医学院教“动机性谈话技术”,以便医生指导患者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这可能会有所帮助,但它无法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保持健康并不便宜。研究表明,营养价值较低的高能量食物更实惠,而低成本饮食会影响肥胖症和胰岛素耐受性。
将幸福归结于个人选择这种做法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这是将健康视为一种商品。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购买医生服务和保险计划的方式与购买所有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方式是一样的。
最近也有研究阐明了这个问题。丹佛科罗拉多大学的社会学家詹妮弗·赖克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拒绝为孩子接种麻疹等疾病的疫苗的家庭。她发现母亲们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疫苗、阅读父母建议书和询问医生。换句话说,他们就像精明的消费者。在赖克的研究中,母亲们坚持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她们自己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孩子的需求,因此只有她们才有专业知识来决定给孩子用什么药。当作为消费者思考时,人们倾向于淡化社会义务,而狭隘地追求自身利益。正如一位家长告诉赖克的那样,“我不会为了拯救另一个孩子而让我的孩子处于危险之中。”
这种疫苗的风险-收益评估在父母作为消费者的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像麻疹这样的疾病,直到最近,爆发都非常罕见,以至于不难相信疫苗的危害大于疾病的危害。然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对于新冠,这种风险分析可能会发生逆转:富人的疫苗接种率如此之高,因为新冠是他们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例如,在曼哈顿的一些富裕社区,疫苗接种率高于90%。
然而,对于较贫穷的工人阶级来说,计算方法是不同的:新冠只是多种严重威胁之一。在南布朗克斯,一名从事两份工作的男子无奈地说,他在毒贩、凶恶警察和枪击事件中疲于应付。他说:“我不想让我的孩子看到我所看到的。”另一名男子在大流行期间失去了工作,重新陷入毒瘾。他说:“我的大多数朋友都死了或在监狱里。”他们都没有计划接种疫苗。他们的犹豫并非不合理:当考虑到他们面临的其他威胁时,新冠似乎不再特别可怕。
疫情下美国普通民众压力大,要求开放城市。(来源:美联社)
我们在布朗克斯采访的大多数人都表示,他们对声称为穷人服务但实际上已经放弃他们的机构持怀疑态度。一位为亚马逊开卡车谋生的男子说:“当你的收入处于要交高额税的范围时,政府会保护你,那你怎么可能不相信一个保护你的政府呢?”另一方面,他和他的朋友们有理由怀疑政府突然想要给他们送温暖。当说到纽约市提议向市政工作人员支付500美元奖金以接种疫苗,一位女士告诉我们,“他们在这里向我们大肆砸钱,那我想问,为什么不给我们钱买别的东西呢?”这些观点印证了社会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发现缺乏信任和不平等之间存在联系。没有信任,就没有相互义务,就没有共同利益。
正如奥密克戎变种的出现所示,美国的疫苗强制令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对接种疫苗的犹豫是一种全球现象。虽然各国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根本原因是一样的:在世界各国政府削减社会服务的背景下,人们对地方和国际机构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
公共服务私有化摧毁社会团结
研究表明,私营系统不仅往往产生比公共系统更糟糕的健康结果,而且还制造出了公共卫生专家所谓的“区别对待”,破坏了社会的凝聚力,而社会凝聚力对推进疫苗接种来说至关重要。例如,在叙利亚的一个城市,现在医疗系统由一家公立医院组成,由于资金不足,该医院因医疗条件差而臭名昭著。一些私人医院虽然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但是大多数人都负担不起。还有许多没有营业执照和正规管理的私人诊所——有些甚至连医生都没有——则专门提供误导性的健康建议。在这种情况下,阴谋论会大行其道。该市许多居民就认为,新冠疫苗是外国的阴谋。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国际援助组织正在介入以提供疫苗。这些机构有时比政府更公平,但它们往往着眼于满足捐助者的优先需要,而非社区的需要。在阿富汗,村民无法获得最基本的保健服务;有些人要花几个小时才能到最近的诊所。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很普遍,而且还在增加。尽管该国每年只有几十例小儿麻痹症病例,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这样的机构也要花费大量资金来推广和落实小儿麻痹症的疫苗接种。坎大哈人谈论脊髓灰质炎就像纽约市的布朗克斯区居民谈论新冠一样类似。一位部落长者告诉我们:“我们这里有人饿死,还有妇女死于分娩。为什么他们这么关心小儿麻痹症?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情绪在世界各地的贫困和边缘化社区都很普遍。尽管问题的规模很大,但专家们在哪些干预措施最有效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可能具有一些启发性。在美国,反疫苗运动和疫苗本身一样历史悠久;在上个世纪末,接种天花疫苗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对浪潮。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些反对意见就消失了:在20世纪50年代,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往往供不应求;到20世纪70年代末,几乎每个州都有法律规定学校要接种疫苗,几乎没有任何公众反对。
是什么变化了呢?那是一个庞大的、雄心勃勃的政府计划的时代,比如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就是政府的项目。在60年代中期,政府资助的针对穷人和有色人种社区的社会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例如,抗麻疹政策就是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和“向贫困宣战”倡议的产物。政府发起了“领先”(Head Start)计划(美国针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前项目),其工作人员协助开展了疫苗接种运动。在部分城市,政府支持建立由社区成员组成的卫生委员会,作为卫生中心与公众之间的中介机构。这些委员会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即只有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决策,公共卫生才会得到有效解决。
20世纪60年代的经验表明,当人们感觉到社会项目的支持时,他们更有可能信任机构,并相信他们与社会的健康息息相关。只有到那时,社会团结和相互义务的观念才开始变得有意义。
最能促进这种思维方式的社会方案是提供普遍的保障,如社会保障和全民保健。普遍的保障计划会灌输一种共同利益的意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属的政治团体。在国际背景下,当政府提供的普遍保障能覆盖到边缘社区,并提供像饮用纯净水和初级卫生护理这样的基本服务的时候,人们更容易在紧急情况下相信政府的行动——比如要求他们打疫苗。
如果世界要战胜新冠疫情,各国需要推行政策来强调一种基本但日益被遗忘的意识:我们的个人发展与集体福祉紧密相连。
阿妮塔·斯雷达尔(Anita Sreedhar)是蒙特菲奥尔医疗中心的一名住院医生,专门从事初级护理和社会医学方面的工作。她对阿富汗、印度和其他地方进行过报道。阿南德·戈帕尔(Anand Gopal)是一位社会学家,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教授。他们是佐米亚中心(Zomia Center)的联合创始人,该中心对冲突地区给予公共卫生活动的协助。
(本文发表于2021年12月3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谌海滨 
-
崔天凯:原则上,不打无准备、无把握的赌气仗、消耗仗
2021-12-22 08:57 中美关系 -
美国防部:今年约有100名军人参与了“极端主义活动”
2021-12-22 07:50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确诊20万例,新增死亡1982例
2021-12-22 07:40 美国政治 -
绍伊古:120多名美国雇佣兵在乌克兰东部活动,还准备使用化武
2021-12-22 07:34 俄罗斯之声 -
普京:与美国达成协议希望渺茫,即使签了也会毁约
2021-12-21 22:51 俄罗斯之声 -
疫情反弹严重日增确诊创纪录,澳总理坚称“不会封锁”
2021-12-21 21: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特多媒体抹黑中国疫苗,该国总理:最不负责的新闻!
2021-12-21 21: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方制裁的4名美国人,什么来头?
2021-12-21 21:00 中美关系 -
外交部回应中印边境最新情况
2021-12-21 20:29 龙象之间 -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朔尔茨通电话
2021-12-21 19:59 中国外交 -
波音空客游说美国推迟部署5G:危害航空安全
2021-12-21 19:28 美国一梦 -
立陶宛自编自导的闹剧,又多一只猫
2021-12-21 17:36 -
哦豁,一不小心说漏嘴了…
2021-12-21 17:32 美国一梦 -
朴槿惠胞妹宣布参选下届韩国总统
2021-12-21 17:19 三八线之南 -
美方将推动中方与达赖喇嘛“无条件对话”?外交部回应
2021-12-21 16:42 -
中方对等反制美方4人
2021-12-21 16:34 中美关系 -
拉美左翼,全面回归?
2021-12-21 16:24 拉美左翼 -
“国鳗”被伪造成日产,确认没有出口到中国市场
2021-12-21 16:20 日本 -
@美国:中方这么做,才叫援助
2021-12-21 16:00 阿富汗 -
“断交”前,她两度拒绝台当局会晤
2021-12-21 16:00 台湾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