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明·古利迪:俄罗斯从叙利亚转向利比亚,欧洲面临哪些困扰?
【文/阿明·古利迪,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垮台与俄罗斯加强对利比亚的介入力度看起来是两个毫无关系的现象。然而,俄罗斯朝利比亚的转向却是对巴沙尔政权垮台的直接回应。
虽然这样的转向凸显了俄罗斯力量受到的限制,但这有可能增加欧洲和地区安全的风险。因为俄罗斯的力量被进一步地集中到北约的南翼防线,让俄罗斯有可能利用利比亚与周边国家的地区性分裂。
目前,利比亚的国内局势依然被割裂:位于的黎波里、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GNA),以及哈利法·哈夫塔尔(Khalifa Haftar)领导下、控制了东部地区的利比亚国民军(LNA)。这样的对立让外部势力能够利用利比亚的不稳定来服务他们自身的区域议程。
有报道称,去年12月,一架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从叙利亚的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出发,飞往利比亚。这可能代表着与利比亚国民军有关联的私人军事承包商已经加强了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存在。
2024年12月13日,卫星图像拍摄到俄军正从叙利亚的赫梅米姆基地装卸军事装备。 图源:路透社
卫星图像拍到了处于拆解状态的卡-52武装直升机与S-400防空导弹系统,表明俄罗斯计划重新部署一批关键军事装备。意大利国防部长圭多·克罗塞托(Guido Crosetto)警告,(俄罗斯)从叙利亚到利比亚的重新部署意味着“敌对方的海军能力”距离意大利的海洋空间只有“两步之遥”。
不管是一种机会主义路线的体现,还是代表着完整的战略规划,莫斯科出于挫折与资源受限所采取的举动都可能重塑区域安全形势,这远远超出了支离破碎的利比亚国内局势。
这样的战略转向是在西方正前所未有地从整个非洲收缩的背景下展开的。法国被迫从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乍得和塞内加尔撤军,不仅标志着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的地区安全架构崩溃,也代表整个后殖民时代秩序的瓦解。而这个秩序(无论多么不完美)都曾一度稳定该地区的局势。美国撤出尼日尔后制造了战略真空——莫斯科似乎急于填补这一真空。
对莫斯科来说,利比亚提供了一个重新施展影响力的理想平台,而之前在叙利亚的平台已经陷入质疑。类似叙利亚的情况,利比亚四分五裂的国内局势也为外部势力提供了介入的棋盘。
然而,在叙利亚提供了通往黎凡特走廊与以色列家门口的通道同时,利比亚则提供了通往非洲战略纵深的图景,让俄罗斯有能力向萨赫勒地区投射力量。在叙利亚,俄罗斯的主要目标是巩固一个困境重重的盟友。但在利比亚,俄罗斯的目标反映了更大的雄心——而该地区的反西方情绪与脆弱的政府则提供了一展雄心的肥沃土壤。
莫斯科的一个长期愿景就是在地中海沿岸建立持久的海上存在,这意味着拥有全年可供使用的港口以及部署海军舰艇的能力。俄罗斯也寻求控制或影响途经利比亚的贸易或能源路线,这将使俄罗斯有能力在能源路线和关键基础设施方面向欧洲施压。
利比亚局势,蓝色为民族团结政府控制区,橙色为国民代表大会支持的东部政府控制区
俄罗斯将利比亚视为进一步巩固其在萨赫勒地区地位的稳定锚。因为西方国家从萨赫勒地区的撤退、西方支持的地区国家政府受到削弱的事实会带来机会。从利比亚的石油、苏丹的黄金到尼日尔的铀矿,控制北非国家的资源将有助于俄罗斯实现更广泛的力量投射目标。
利比亚地理上的中心位置放大了其战略价值,提供了朝多个方向的影响力:向北可影响欧洲,向南可抵达萨赫勒地区,向西可辐射马格里布地区。这种地理中心位置带来了行动层面的复杂性,对俄罗斯的影响力构成考验。广袤的撒哈拉沙漠带来了后勤补给上的挑战。不过,即使俄罗斯仅在利比亚东部维持有限的存在,也能对地中海和横跨撒哈拉的重要通道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战略考虑说明了为什么利比亚不仅仅是(俄罗斯在)叙利亚影响力衰退的替代品,相反,它可能是莫斯科新的试验场。
俄罗斯面临的制约因素(包括人员招募的挑战和对乌克兰的兵力投入)可能会让利比亚支离破碎的势力格局变得有吸引力。此外,在失去了叙利亚的空中桥梁后,确保和扩大俄罗斯在利比亚的立足点对于维持莫斯科在非洲更广泛的行动来说也变得更加重要。
与需要在叙利亚维持昂贵的军事部署不同,在利比亚,莫斯科可以通过私人军事承包商、特定的武器供应与政治杠杆的组合来施展影响力——考虑到俄罗斯目前面临的制约,这是更合适的行动模式。
目前,俄罗斯与土耳其在利比亚开展的竞争与战术合作之间维持了小心的平衡。相比双方在叙利亚内战期间曾激烈地对抗,如今在利比亚的竞争显得更加克制与务实,主要依靠代理人和军事资产来维持影响力,而避免了公开对抗。
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支持哈夫塔尔的利比亚国民军,而土耳其则通过无人机和军事顾问支持的黎波里的国民军,这种态势有助于形成“可管控的不稳定”——即双方都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确保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主导利比亚的战略走廊。
不过,对俄罗斯来说,这场较量可能不仅仅是出于战略目的——也可能是在叙利亚被土耳其摆了一道之后,俄罗斯试图与对方算账的一次机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普京一脚把球踢回去了,特朗普这次接得住吗?
2025-03-19 12:09 乌克兰之殇 -
普京让特朗普等了一小时
2025-03-19 12:01 -
他再辩解:全世界都搞错了
2025-03-19 11:50 大公司 -
美商务部长又演上了:跟中国做这个交易,出卖灵魂
2025-03-19 11:32 -
美法官首次叫停:可能违宪
2025-03-19 11:2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缅泰边境最多仍有10万人在搞诈骗”
2025-03-19 11:22 打击网络诈骗 -
普京嘲讽G7:地图上都看不到
2025-03-19 11:13 普京 -
美俄通话后,美国大使馆前标语被换成了“我们在一起”
2025-03-19 11:08 -
罕见!美国首席大法官公开反对特朗普
2025-03-19 10:45 -
英国再威胁俄罗斯:小心点,欧洲还有武器
2025-03-19 10:34 不列颠 -
美财长夸口:美国梦不能光靠买便宜中国货
2025-03-19 10:20 中美关系 -
72小时内,胡塞第4次攻击美航母
2025-03-19 10:14 -
普京没同意停火30天,特朗普回应
2025-03-19 10:13 -
空客CEO下飞机直奔商务部,王文涛:希望欧企抓住机遇
2025-03-19 09:55 航空航天 -
美俄通话,“乌克兰在菜单上”
2025-03-19 09:39 乌克兰之殇 -
是否邀请美代表出席胜利日阅兵?俄外交部回应
2025-03-19 08:30 俄罗斯之声 -
俄军:为破坏俄美领导人通话,乌军对俄别尔哥罗德州发动袭击
2025-03-19 07:47 乌克兰之殇 -
中方:强烈谴责以色列再次挑起战火
2025-03-19 07:36 巴以恩仇录 -
-
特朗普:与普京通话“非常好且富有成效”
2025-03-19 06:39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145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0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125“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97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9最新闻 Hot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国家发改委干将龚桢梽,“空降”广东
-
广西东兰干旱“农民求雨”?当地回应:视频系摆拍
-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70天了…
-
中央巡视组刚进驻吉林,正厅级赵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飞机退回美国”
-
巴西毛遂自荐:听说中国停了近400家美国牛肉商…
-
“特朗普破产过6次,想用这样的手段吓中国?”
-
“毛主席总讲,既要看到它是‘纸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泽连斯基猛批美国特使:散布“俄罗斯叙事”
-
就因两张超速罚单,日籍博士被美国吊销签证
-
果然,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动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