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既然不能奔赴朝鲜前线作战,我们就留在后方“与天斗”
最后更新: 2021-07-02 13:16:1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三线建设”源自毛主席的战略构想,他将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三类地区,分别称之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建设三线,简单来说,就是在川、贵、滇、陕、甘、宁、青7个省区建立相对于全国独立的、小而全的工业战略体系。
本文的主人公,便是快91岁高龄的,原铁道兵第六师、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机械筑路处的李华光老人。老人告诉我,知道我此行重点是三线建设中的成昆铁路。但他希望年轻人静下心,先听听他的故事,才能明白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对于他、对于无数受压迫的旧社会人民,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
“对于出生在旧社会的人来说,成渝铁路有2条。一条是清末民国搞了40年的血汗路,另一条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万众瞩目的第一条铁路。当年我们有首歌叫《成渝路》,第一段唱的就是血汗老成渝:
四十年来说修路,派款又拉夫,
刮尽了人民的血汗钱,只见他们盖洋楼。
路不是路,是国民党的摇钱树,
人民的愿望付流水,成渝路成了血泪仇。
修了40年,死了那么多人,成渝路都没有铺上一根钢轨、一根枕木……”李华光老人摇摇头,继续说:“为什么国民党注定要亡,失了民心啊。后来,共产党来了就不一样了……”
1949年重庆解放,党和政府决定修建成渝铁路。那一刻,少年李华光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1
李华光祖辈是秀才和医生,家境原本十分殷实。1931年初,表叔拿走了李华光家所有家当,去泸州做生意。久无音讯后,父亲赴泸州寻找,母亲便在重庆潼南当佃农,抚养着姐弟俩。
1933年,四川遭遇大旱,土地颗粒无收。母亲交不出租,地主便要抢走李华光9岁的姐姐当童养媳。白天与地主周旋之后,母亲半夜带着姐弟逃离了重庆,沿途乞讨、寻找父亲。
“我当时还不到3岁,但那种随时会饿死的濒死感,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逃荒的灾民,个个骨瘦如柴,沿途所见死气沉沉。那种惨状,你们年轻人是不会明白的。”
走了一个月,母亲在泸县找到了父亲,原来表叔用20大洋买了个官,已经成了国民党的县师爷。一家人团聚后,父母在难民区搭了一个窝棚居住。父亲当车夫,母亲和姐姐做女工,饥寒交迫、勉强度日。
“1937年,表叔嫌我们给他丢人,便又叫来国民党军队把父亲抓了壮丁,我们再次骨肉分离。街坊邻居凑钱买了2张船票,让我们赶紧逃回重庆。离开泸县时,母亲含泪将小妹送给孤儿院……”
李爷爷沉默片刻、眼角带泪,“在货船上,我和母亲忍着没有吃船上的花生,姐姐太饿了,忍不住吃了几颗,立即上吐下泻,刚下船就咽了气。好心人看见了,拿来一张草席把姐姐裹住,就地掩埋……”
回到重庆后,李华光的母亲在江北大地主“沈半城”家做工,6岁的他寄居在姑婆家。
“我衣不蔽体,没有鞋子,每天要做很多重活,双脚长期血流不止,80多年过去了,我脚底的伤痕依旧清晰可见。吃饭就更难了,就连我得伤寒病时,都只能捡黄牛粪兑水治病和充饥!但母亲在地主家,亲眼看见沈半城吃个豆芽,都要求下人们花几个时辰把豆芽抽筋再塞嫩肉……母亲藏了一个馒头想悄悄给我,被发现后我们便被赶走了。”
此后,母子辗转多处为地主们做工,用爷爷的话说,是“过着猪狗不如的旧社会生活”。1946年,父亲回到重庆寻亲,想带走李华光母子。但母子与父亲已分开9年,为了生存,母亲已再婚并育有继弟,便没有选择与生父团聚。父亲离开后,给李华光寄来了两张照片,再后来,浙江军区寄给李华光一封信,信里是父亲的烈士证明。
父亲李国华留给李华光的照片 受访者供图
2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回忆起当时的场景,90岁的老人激动得手舞足蹈。
“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在城中到处传话,说什么‘共匪来了!进城就要屠城’、‘要抓妻女去共产共妻’。临江门(现解放碑)的老百姓全部吓跑了,都在山里躲了起来,城里一片狼藉。我胆子大,就悄悄溜回城里查看。你猜怎么着?我亲眼看见部队装甲车、卡车和战士们秩序井然地进城,整理群众逃跑时掉落的东西,清扫道路、还挨家挨户打扫卫生!”
李华光赶紧跑回山上,将情况告诉了百姓们,大家将信将疑回到城中一看,纷纷感动得落泪,热烈欢迎解放军,并连连咒骂“刮民党”。
没几天,重庆猫儿石派出所与李华光谈话:
“大意是说我还年轻,不能荒废了。他建议我去西南公安学校学文化,或者上岗就业、随部队修筑成渝铁路,并给了我三天时间考虑。”
有着老成渝铁路的前车之鉴,当李华光提出想随部队去修筑铁路时,乡亲们都极力反对,亲人甚至提出要和他断绝关系。但李华光意志坚定,解放军进入重庆的场景在他脑中久久回荡,心中一个声音告诉他——去吧!这个新政府,和之前的都不一样。
于是,李华光随“开路先锋”人民解放军筑路部队一起,奔赴指定地段开展施工。当时,西南解放还不到半年,清匪反霸枪声尚未停止,社会改革方才开始,而对外还需抗美援朝,成渝铁路的修筑极为困难。
“出发那天下着瓢泼大雨,我们跋山涉水步行至永川。因为当时大多是荒山,睡觉我们就用斗篷挨个排成一列,在斗篷下面抱着腿睡。吃饭时人人都有米饭和南瓜,穿的衣服是国民党那里缴获的大衣,各种颜色都有。大家都觉得好幸福哦,特别高兴,有活路了。我们个个都激情澎湃、干劲十足,才开工一个月,我就拿到一个甲等。没多久啊,民间又有了新的成渝歌:
人民心头喜,西南解放才半年,修路就动了工,
人民政府的好领导,坚决要把路修通,
十万军工和民工,风里雨里不休停,
为人民和自己来修路,一个个争取立功,当啊当英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打仗总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遗憾:没能看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
2021-04-04 08:38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这件国宝级器物,证明三星堆人是“龙的传人”!
2021-03-24 08:49 -
仅剩7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蔡丽华逝世
2021-03-01 11:24 -
大明之耻,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观学院 -
登上《国家宝藏》的王贞仪,是当时“才女”无奈的缩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86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08“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92“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31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6最新闻 Hot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