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千户:俄海关“查扣”中欧班列的货物?探究后发现有人在“使坏”…
俄罗斯加大查扣力度的原因
新闻报道中提到超过1000个集装箱的货物被滞留,笔者无法验证数据的准确性。但中欧班列全年的运输量是207万标箱,铁路运输的一般都是40尺集装箱,折合100万个集装箱左右。如果报道数据属实,俄罗斯海关只查了1000个箱子,那么查验率就是千分之一。
实际上,扣箱查验是所在国海关对于进出境货物进行监管的最基本手段,海关想查明箱子里的货物是什么,只能通过开箱查验。开箱要在专门的海关监管场地进行,自然就要把箱子留置下来。
中国海关查验过境箱子时一样会留置开箱,而且,中国海关的查验率虽然没有披露统计数字,但总体上绝对超过千分之一,否则根本无法实现对进出境货物的有效监管。
如果俄罗斯海关对中欧班列的查验率是千分之一,那么只能说明俄罗斯海关太懒了,或者可以说是对于中欧班列的货物过于放心,干脆不怎么查了。
当然,与其过往比,俄罗斯海关对于中欧班列的货物确实是加大了查验力度。原因是俄罗斯海关在之前的查验中发现:中欧班列原始线路上,中国运往波兰的货物里有可用于军事用途的无人机组件、迷彩服、军靴等产品。也就是说,俄罗斯发现可能有波兰公司从中国采购了可供乌克兰军队使用的产品,意图通过途径俄罗斯境内的中欧班列运往波兰后再送到乌克兰。对俄罗斯军队和安全部门而言,这种事情显然是不应该发生的。
当初听说这事情时,笔者的第一反应是“行业内各国友商们的草台班子又干蠢事了”。
对乌克兰和欧洲而言,利用波兰公司名义采购产品,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2022年就有100万乌克兰人和1万家乌克兰企业搬到波兰。而向波兰公司销售迷彩服、军靴之类的产品,也并不违反中国法律,毕竟我们在俄乌冲突中持中立立场。只是,这些敏感的货物走中欧班列,还途径俄罗斯,就是完全没必要的行为了——刺激俄罗斯干啥?另外,包装内显示乌克兰地址的标签,在波兰贴不行吗?
涉事的物流企业极有可能是中资公司,但不一定是中资公司的过错,因为收发货人可能存在蓄意瞒报行为。国际贸易错综复杂,伪装的办法很多。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出口企业控制国际物流的观念极为淡薄,为了自身省事,将一切事宜都交给外国收货人。原理在笔者《供应链只能依赖外国公司,这仗还怎么打?》这篇文章中有详细论述。
此事的细节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不过,为避免以后发生类似事件,俄罗斯政府在2024年10月15日发布了1374号令,在之前的313号令禁止过境俄罗斯的货物清单基础上进行了扩充,新增了机械类、电子类用品以及迷彩色衣物,主要针对军民两用物资。加大查验力度的原因由此而来。
在波兰东部马拉舍维奇拍摄的中欧班列集装箱 资料图:新华社
报道中的“奇怪”现象
对各行各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舆论监督,无疑是有必要的。只是,这种舆论监督应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
报道借采访人员之口,指出俄罗斯海关的一些行为,包括:任何被怀疑是军民两用的货物都可扣留;货物在任意车站都可能被截停;编号为84开头的货物被查扣最多,并特别说明对应的货物大多是机电产品;等等。
俄罗斯处于战争状态,对于任何涉嫌运往乌克兰的军民两用物资必然保持高度警惕,而实际上,报道例举的这些行为也并没有超过海关的正常执法范围。中国海关也会留置箱子进行查验,如果发现明显的经济问题的证据,会移送海关缉私科,涉及刑事问题,移交公安机关。换言之,只要货物位于境内,当地海关就有执法权,这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之一,在俄罗斯是这样,在美国、中国也是如此。
而对于从业者而言,任何商业行为都需要在执法机关的监管下进行,并对执法要求予以配合,这道理无需多言。笔者有过协助客户配合海关缉私科调查处理的经历,其过程当然谈不上有多愉快,但对于海关的要求也都能理解。其实,多数从业者顶多也只是在酒桌上抱怨一下,总体来说也都还是理解加配合的态度。
报道还明显存在利用行业外读者不了解行业内情况的弱点,进行其他有倾向性的描述。
比如,以84开头的税则编号对应的确实是机电产品,而在中国商务部调整无人机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2024年第31号)中,列为出口管制的无人机组件涉及的税则编号,也都是以84或者85开头的。考虑到俄罗斯军队乃至其境内频频遭遇来自乌克兰的无人机的袭击,俄罗斯海关必然重点查扣税则编号84开头的机电产品。
当然,俄罗斯海关并非毫无瑕疵,比如没问题的货物被“连坐”。查验时手续复杂,有拖延的情况,这在以前中国海关查验时也会发生,可能是现在中国海关已更新技术、完善管理,执法时对货物的影响要小很多,以至于有的人以为这才是常态。
对于因查验而延误的时间和费用,一般会由收货人承担。这是行业惯例,中国的外贸和物流企业一般都知道,并会采用提前预售货款运费等手段控制风险。同时,在不少情况下,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也会帮助中国企业进行交涉。
在此次事件中,位于波兰的企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帮助乌克兰采购产品,俄罗斯海关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禁止一切可能用于军事的产品经过俄罗斯流入乌克兰,中国相关行业的企业站在中国立场上对战争保持中立。如果被采访人员的身份是真实的,不可能不清楚本次事件的内情。而该媒体在报道中闭口不提俄罗斯发布新法令的原因,字里行间指责俄罗斯的查扣行为对中欧班列的负面影响,这是在“监督”什么?
跟朋友谈论此事时,朋友对这报道的时间点也提出了疑问:报道发布于2025年1月27日,而特朗普在1月20日重返白宫后,虽然没有兑现“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承诺,但多次透露会和普京通话乃至会晤,这时候发布这么一篇“新闻”,是想制造什么舆论?
中国的外贸和物流行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希望中国的媒体能用正确的方法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马斯克称赞俄外长:这就是称职领导的样子
2025-02-19 08:46 -
“泽连斯基不想要和平”,马斯克点赞:满分
2025-02-19 08:45 乌克兰之殇 -
美俄谈完后,特朗普最新表态
2025-02-19 08:37 乌克兰之殇 -
三天两次,这次加拿大也要来
2025-02-19 07:59 乌克兰之殇 -
王毅: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不是政治交易的筹码
2025-02-19 07:23 中国外交 -
境外间谍以问路为由搭讪,看似无法接触涉密文件的他成为窃密者
2025-02-19 07:02 国家安全 -
特朗普: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
2025-02-19 06: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称或于月底前同普京会面,俄方:不太可能
2025-02-19 06:37 -
鲁比奥与欧洲多国外长通话:各方同意共同努力结束俄乌冲突
2025-02-19 06:37 乌克兰之殇 -
“10万公务员受影响”,越南批准数十年来最大改革计划
2025-02-18 23:26 -
“乌克兰袭击石油泵站是‘疯狗咬主人’”
2025-02-18 23:17 俄罗斯之声 -
“北约急寻新‘带头大哥’,欧洲却无人举手”
2025-02-18 22:39 欧洲乱局 -
谈了4个多小时,“达成4点共识”
2025-02-18 22:14 乌克兰之殇 -
“越南紧张了,将对马斯克作出让步”
2025-02-18 21:18 -
特朗普要求乌提供5000亿美元稀土矿换支持,中方回应
2025-02-18 20:50 特朗普 -
担心沦为中企“组装厂”,欧洲组织建议用这招
2025-02-18 20:16 能源战略 -
“大人吃饭,我们被分到小孩那桌”
2025-02-18 19:08 欧洲乱局 -
白宫:马斯克不是DOGE的雇员
2025-02-18 18:41 美国政治 -
“俄罗斯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但军事联盟是另一回事”
2025-02-18 18:23 乌克兰之殇 -
菲律宾飞机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领空,南部战区回应
2025-02-18 17:23 南海局势
相关推荐 -
“美国救援人员刚到缅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评论 96受不了特朗普,美财长打算“跳船”了? 评论 113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住手吧!特朗普” 评论 476“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评论 203“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评论 328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