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隆:有些国家期待中国发挥作用,背后是“既要又要”的矛盾心态
最后更新: 2024-05-08 20:40:27观察者网:另一位是巴西总统卢拉,他在访华期间提出建设“停战G20”,也曾提议金砖国家应参与协调,总的来说这是全球南方力量提出的一种方案,您怎么看这些提议?其可行性有多大,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来讲,更多扮演的是“氛围组”角色,还是确实能撬动事态发展进程?
赵隆:毫无疑问,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全球南方力量,是此轮危机造成的负面外溢效应的主要受害方,但从真正决定危机走势和终局的角度看,依然属于外围力量。
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相较于冲突的直接或间接参与方,全球南方力量在乌克兰危机中以“积极中立”形象示人,绝大多数国家并未参加针对任何一方的军事援助、单方制裁、问责追责等行动,并呼吁各方采取克制方式缓解危机、恢复对话,这成为相关国家在当事方之间扮演沟通桥梁的独特优势,其角色远远不只是烘托氛围或制造话题。
总体而言,参照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二十国集团模式,建立以全球和地区大国组成的“停战G20”促进和平的想法值得肯定。
但鉴于直接当事方的态度,尤其是俄罗斯不接受美、英、法、德等“冲突参与者”作为中立调停方的立场,更为实际和有效的做法是可以将部分具有重要影响力、劝和促谈意愿和行动能力的中立国家作为主体,构建“G10”联络组(工作组)机制,分别与俄、乌、美、欧四方进行直接沟通,帮助其建立稳定的间接联络机制,以务实的方式交换意见、设置条件、划设红线,就局部(全面)停火、撤军维和、领土主权归属、战后重建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展开分阶段沟通,为最终当事方恢复直接对话与谈判打好基础。
观察者网:您觉得欧美社会如何看待南方力量参与俄乌冲突,比如说不久前中国协调沙伊复交,再如中国与拉美、中东之间的新发展,欧美社会在认识中国等非传统国际势力斡旋地缘政治会产生新的看法吗?
赵隆:在中国斡旋下实现的“沙伊和解”,不仅为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带来重大利好,为各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矛盾提供重要示范,也成为全球安全倡议的成功实践。同时,为世界范围内其他地区冲突的缓和提供了选项,表明建设性对话与和谈是解决冲突、促进和平的最佳途径。
这种积极效应不但投射至各国对于乌克兰危机的看法之上,也增加各国对于中国作为“和平促进者”的认同感。
但需要明白,复杂问题不存在单一解决方案,在劝和促谈的具体方式和进程上无法简单复制,特别是乌克兰危机这类既具有复杂历史和现实原因、又事关地区和全球和平稳定的重大问题;如何找到实现真正和平的最大公约数,需要各方形成“善意合力”,真正解决当事方的核心关切,以及地区安全架构的重塑,而不是通过施压威胁达成某种脆弱妥协。
从这点上看,由于危机延宕造成的巨大伤亡以及民族间仇恨,导致从停火谈判走向和平和解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对中乌领导人通话一事作出回应
观察者网:结合近期战争局势,有望如马克龙所设想的那样在今年夏天开启谈判吗?最近,美杜莎发文分析了当前俄乌战争的形势,认为双方手中都有一定筹码,但西方快速果决的援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战争局面。
赵隆:综合各类因素看,面对越来越强烈的和平呼声以及美欧内部关于“何为终点”的激烈辩论,乌克兰的“春季攻势”恐怕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俄罗斯也希望通过固守死守,来挫败乌军全面收复失地的士气,双方都将此视为争取谈判筹码的关键窗口期。
而在此轮“决定性战役”后,当事方对于自身的战略目标和能力边界可能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对于恢复对话的意愿也有望同步提升,尤其为谈判设置的先决条件可能更为理性。
此外,随着俄、美、乌三国逐步进入明年总统大选的节奏,各国内部对于阶段性结果的需求也更为强烈。这些因素的综合叠加,决定着重启谈判的适当节点有望在年内到来。
观察者网:不过,欧美国家对于“早日结束战争”一事都持认可态度吗?各自最关注的利益点可能是什么?其次,马克龙最近的行为是否会影响西方的一致性与军援力度?再次,俄乌当事双方的博弈,以及乌克兰与西方伙伴的博弈,如果中国劝和促谈,如何处理这几组关系,同时又不损害自身利益?毕竟在中美关系紧张之下,参与本身就更为复杂。
赵隆:应该说,美欧对于“早日结束战争”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但面对所谓“不正义和平”和“正义战争”之间的关键抉择,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依然倾向于后者。
不过,对于国际社会的大多数国家而言,和平和战争之间的选项无需额外增加前置条件。
需要看到,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的确肩负着促进和平的使命,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等问题上不能“缺位”。但作为非当事方,中国也不会在涉及历史、民族、甚至领土主权等复杂问题上“越位”,以裁判官、代理人的形象强行介入调停,甚至把自身的地缘政治目标强加于人。
对于所有劝和促谈的非当事方而言,这种角色平衡和政策红线都需要把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65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58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4“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52“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7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