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欢、夏柱智:清退“超龄农民工”,是好心办坏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欢、夏柱智】
目前全国多地发布文件规范建筑行业用工年龄管理,比如广东深圳、江苏泰州、湖北荆州、江西南昌以及天津等地,均作此要求。
超龄农民工“清退令”一经发出,便引发网络热议。
“清退令”考虑不周全
一种观点认为,“清退令”的初衷是好的,即保护超龄农民工的生命安全。建筑行业具有繁重高危等特点,而超龄农民工在建筑工地这类高危工作环境下,可能因反应不灵活、体力不支等原因而出现安全事故;而在实际生活中,近些年建筑工地上的安全事故确实也多发生在大龄农民工身上。
安全风险固然应该考虑,问题在于,以风险最小化为初衷的超龄农民工“清退令”影响是严重的,对于农民工并不是公平合理的。
根据调查,原来工地选择建筑工人的标准,主要依据工人的吃苦耐劳程度和身体状况,超过60岁并不是不可以雇佣。如今统一规定超过多少岁就不能做建筑工人,而按照规定,超龄农民工也无法签订合同、购买工伤保险,这些都使得建筑工地无法继续招收“超龄”农民工。
资料图来源:新华网
调查了解到,有地方开始层层加码,规定55岁就不让工地农民工签订合同;在建筑工地上,一些本来适合大龄农民工做的工作也因为年龄而受到限制;一些农民工虽然超过60岁,身体却依然硬朗,但仅仅因为年龄限制而被迫退出。
某种意义上,上述仅从风险最小化出发的政策,是排斥农民工、有损农民工群体劳动者权益的做法,也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表现。
农民工没有城镇正规劳动力市场的退休金,因此即使超过60岁,农民工本质上还是农民。农民工主观上也没有“退休”的概念,他们很多人经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干到不能动为止”,即使从事农业生产也是这样。中部某省R县的一位大龄农民工曾对笔者聊道,“60岁一点都不老,还有好多人很健朗,我们比很多年轻小伙子都还能干”。
政府最为恰当的做法应是,支持他们根据自己条件自愿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务工收入的权利。
总而言之,地方政府不能出于绝对安全无风险的角度,就强制性一刀切地清退超龄农民工,应允许超龄农民工视其身体条件和工作性质而定。
超龄农民工的务工诉求为何如此强烈?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总数2亿8560万人,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6.4%。其中没有统计60岁以上的农民工的规模,不过从实地调查来看,比例也不少。
显然,超龄农民工现象的背后不只是一个安全问题,还是一个民生问题。
城市化背景下,超龄农民工之所以大规模地进入城市务工,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现在的年轻一代更愿意跑快递、送外卖,以至于工地难以招到合适的年轻人。而对超龄农民工而言,这一收入也比在家乡从事农业劳作所得高得多,是农民工家庭脱贫的主要来源。此外,超龄农民工进城务工是一种自我养老方式。
资料图来源:新华网
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是清退农民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老龄化问题,国家应该给高龄农民工养老保障,给农民工发城镇水平的退休金。根据调查,在中部一个普通县,城镇水平的退休金平均是2000元/月,比农村退休金高10倍以上。问题是,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财政难以支撑起如此大规模人口的的城镇水平的养老保险投入。
另有调查表明,大多数农民工都有强烈的现金收入倾向,并不愿意在城镇缴纳养老保险;建筑工地的工作流动性强,农民工就更加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了。就像R县超龄农民工老陈谈道:“又不像城里人有养老金,年纪大了就可以不用干。我们出来打工,只要有活干就强很多,至少可以养活自己。”在农民工那里,这种劳动方式使得老年人不需要向子女伸手,保留了尊严感与价值感,也体现了农民工群体的韧性。
在城镇化背景下,家庭支出压力巨大,部分超龄农民工依然是家庭的顶梁柱,失业对家庭生活而言是个不小的危机。大龄农民工与建筑公司之间自愿形成的合作关系仍然是当前的广泛实践,大龄农民工依然迫切需要依托城市务工,进而应对市场化环境下不断攀升的家庭支出压力,以及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家庭再生产与农民家庭发展的需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捏造“居委倒卖20万箱捐赠物资”,男子被上海公安行政处罚
2022-04-07 07:20 抗疫进行时 -
中共上海市委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
2022-04-06 23:24 抗疫进行时 -
孙春兰在沪调研:全力守护市民群众安康,确保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转
2022-04-06 23:03 抗疫进行时 -
国常会: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
2022-04-06 20:22 -
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请辞:打算参选行政长官
2022-04-06 20:21 香港 -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8日上午举行,习近平将出席
2022-04-06 20:09 北京冬残奥会 -
陕西榆林通报佳县“小雨”事件调查处理情况
2022-04-06 19:24 -
有人售卖通行证?上海公安:此人炫耀公司通行证,无办理能力
2022-04-06 19:15 抗疫进行时 -
教育部: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2022-04-06 18:08 中西教育 -
收到连花清瘟该不该吃?什么时候服用才有效?这份指南请收下
2022-04-06 16:29 抗疫进行时 -
生成仅需6秒,上海嘉定开发“疫码通”解决老人核酸筛查亮码难
2022-04-06 16:22 抗疫进行时 -
昨晚2000余人滞留杭州来福士:全部黄码、7+7
2022-04-06 16:13 抗疫进行时 -
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还要持续多久?吴尊友回应
2022-04-06 15:56 抗疫进行时 -
对话“哭了”的居委书记:不是因为压力大,是被触动
2022-04-06 15:54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部分地区社区传播仍未阻断,形势严峻复杂
2022-04-06 15:29 抗疫进行时 -
麦德龙:今日持证人员大增,上海普陀商场暂停营业
2022-04-06 14:38 抗疫进行时 -
上海:要超常规加速方舱医院建设和集中隔离房源筹措,火速加快扩容
2022-04-06 14:35 抗疫进行时 -
两名省外来杭人员刻意隐瞒行程,被立案调查
2022-04-06 13:42 抗疫进行时 -
两部门:对遭受家暴、拐卖等侵害的困难妇女加强专项司法救助
2022-04-06 13:35 -
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开舱,由沪苏浙医疗队协作共管
2022-04-06 11:05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9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5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5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5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