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鹏鲲:当部分美国科学家萌生去意,中国该不该抛出橄榄枝?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
与中国大打关税战的同时,特朗普的“中国行动计划”仍在继续。华人科学家在美国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华人科学家归国的消息,仅3月份就有核物理学家刘畅、著名数学家林华新、知名人工智能专家齐国君、微电子科学家孔龙等回国的消息。
不仅华人学者在美国的日子不好过,就连美国自己的科学家,也对特朗普的政策忍无可忍。
3月31日,约1900名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的院士通过《科学美国人》杂志,以个人身份联合发布了一封名为求救、实为抗议的公开信,指责特朗普近期的政策正在摧毁美国科学事业。
美国院士数量相比中国国内要多得多,以上三院共有8000余人,因此参与联名抗议的院士人数已接近总数的1/4,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公开信正文部分
根据世界著名科学期刊《自然》杂志此前针对美国科研人员的一项调查显示,约75%的受访者考虑离开美国。对于美国科学家的迁居倾向,世界各国已有很多机构主动示好,希望引进优秀人才。
众所周知,意大利曾是文艺复兴时期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诞生了伽利略、达芬奇等巨匠。而英国在17世纪中期后来居上,成为新的中心,这种地位上的转变被认为和天主教会的打压息息相关。
二战前后,德国政府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科研投入不足,也让大批科学家奔赴美国,从而促进美国在战后成为新的世界科学中心。现在特朗普的政策让不少美国科学家考虑离开,因此在中国高校圈和自媒体都有人大声疾呼:要抓住机会吸引科学家来中国工作,推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到中国。
美国科学家的困扰
按照美国抗议院士的说法,特朗普存在四项罪名:削减研究经费、解雇数千名科学家、阻碍公众了解科学数据、基于意识形态妨碍研究独立性。
在大部分国家,直接拿走高校的经费都会招致舆论的批评。因此,特朗普削减美国高校开支没有一个公开的计划,而且往往借由其他名义进行。
其中最正当的理由是履行竞选承诺,按照《科学美国人》的说法,通过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特朗普政府已取消数十亿支持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及其他领域研究的拨款。这里的其他领域主要是新能源、芯片和国际交流。
此外,特朗普上任后,颠覆性的政策层出不穷,而且朝令夕改、政出多门,有中国网民戏称这就是美国版的“百日维新”。这些计划既杂又难,导致华盛顿的联邦政府经常陷入混乱和停顿,很多拨款自然就推迟了,目前已有数千项与科学研究相关的拨款陷入停滞。
从2023年10月开始,美国大学的学生多次召集声援巴勒斯坦的集会。由于加沙问题背后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些举动自然遭致犹太裔和支持以色列的学生的敌视和抵制。随着冲突升级,部分亲巴勒斯坦学生进一步将抗议、甚至辱骂对象延伸到以色列和犹太人,甚至有一些规模不大的武力冲突。
2023年哈佛大学一次声援巴勒斯坦的集会
特朗普当选后计划在中东问题上采取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于是借题发挥,将这些抗议活动定性为反犹太主义。1月29日,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命令,要求司法部“立刻行动”,打击“席卷我国街头的反犹太主义”,并承诺驱逐参加过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的非美国公民。
特朗普指责高校通过灌输不符合传统的种族和性别意识,鼓动学生反对美国。削减高校开支时,打击反犹太主义又成为特朗普的工具。
美国政府已经对近100所大学发起了反犹太主义调查,并可能进一步扩大。哥伦比亚大学不幸首当其冲,包含教育部长在内的审查团队取消了对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的拨款,并威胁称,如不整改,将最高取消50亿美元的拨款。
3月,哥伦比亚大学服软,接受了政府提出的所有要求,包括修改学生纪律条例等等。其中冲击最大的是答应对该校的中东研究系进行审查,并采取惩戒措施。有消息称,该系目前处于被“学术接管”的状态,未来不排除该系遭整体或部分撤销。
“学术接管”是通过行政力量剥夺教授治理的权利,以使失范失常的教学机构恢复正常或关闭的非常规手段。美国自麦卡锡运动后未曾采用过该措施,因此路透社评论称“闻所未闻”。
此外,由于政府效率部发现了一些“不精简的现象”,美国政府取消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国防部决定的拨款,并取消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数百笔拨款。
总之,拨款的减少是美国科学家和特朗普之间的主要矛盾,是尽管百般遮掩,但无可辩驳的事实。为了反对削减资金,从3月初开始,美国科学家就多次在重要纪念建筑附近发起“坚持科学”的抗议集会。
林肯纪念堂附近的一次“坚持科学”抗议
其他抗议内容中,所谓“解雇科学家”,正是减少拨款的直接后果。招生所需的项目被裁,造成导师无法招收新的学生。另外,大学不知道最后能获得多少拨款,往往只能减少招聘新的教师。
至于“阻碍公众了解科学数据”以及“基于意识形态妨碍研究独立性”除削减经费的部分外无从证明,更多的是一种个人体验。
标签 美国科学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2025-04-14 13:2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习近平抵达越南河内内排国际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2025-04-14 13:06 -
习近平抵达越南河内
2025-04-14 12:37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2025-04-14 12:02 观察者头条 -
习近平将抵达越南首都河内
2025-04-14 11:58 -
中美贸易领域是否存在脱钩可能?官方回应
2025-04-14 11:52 中美关系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2025-04-14 11:4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海关总署:暂停3家美企输华资质
2025-04-14 11:44 中美关系 -
日本发布地震预估或致29.8万人死亡,我大使馆提醒
2025-04-14 11:44 地震 -
一季度我国进口为何下降?海关总署回应
2025-04-14 11:25 -
-
韩国民调:总统人选支持率李在明48.8%领跑
2025-04-14 10:42 三八线之南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2025-04-14 10:34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2025-04-14 10:0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2025-04-14 09:48 美国一梦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2025-04-14 09:1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2025-04-14 08:49 伊朗局势 -
世博会中国馆开馆,我大使: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2025-04-14 08:47 -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5-04-14 07:06 -
胡塞武装称向以色列境内发射弹道导弹
2025-04-14 06:56
相关推荐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206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23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64“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19“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207最新闻 Hot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