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鹏鲲:华为起诉小米好不好?促进科技竞争是根本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
3月1日,《中国知识产权报》第02版发布了《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受理公告》引发了轩然大波。公告显示:1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请求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诉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的案件。
在《中国知识产权报》披露之前,华为和小米方面都没有主动宣传,可见两家都不希望激化矛盾,都倾向于把问题控制在法律的框架内。
成为热点后,小米当天就进行了回应:“双方就专利许可在积极谈判,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机制,包括行政和司法调解,通过第三方的调解机制解决许可问题是行业惯例”。
小米的回应显示小米不仅倾向于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而且倾向于通过调解和谈判解决问题。小米认为这样解决问题是“行业惯例”,小米说的没错,两个同类科技公司诉诸庭审的话,会对双方的品牌价值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诉讼促和解是常用的手段。
尽管双方可能不会真的对簿公堂,甚至不会公布协议内容,因而不会产生太多后续,还是引发了网民的热议。有人认为专利战应该和国外厂商打,华为打小米是同室操戈;也有小米的粉丝感到担心,认为华为占据道义高点,且政商关系雄厚,小米估计要吃亏;还有网民认为华为自贸易战开始以来,就被美国残酷打压,影响相对较小的小米格局应大,不可与华为斤斤计较……
然而中美贸易战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的“卡脖子”技术偏少,是中国暂时还不能取得全面优势的重要原因。华为起诉小米的案由本身也是知识产权纠纷,能否促进科技竞争,应是我们评价这一事件的根本标准。
纠纷涉及哪些专利?是干什么的?
根据《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受理公告》,本次纠纷涉及四个专利,分别为:《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一种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及终端》、《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专利,在基站与终端通信时,如果终端没有发送接受成功的ACK信号,基站会反复重传控制信令以及数据包。在目前广泛采用的自适应HARQ机制中,每次重传的控制信令会包括数据包大小以及重传次数。
经过华为的技术人员改进后,每次重传的控制信令就只会传输数据包大小或者重传次数,这就大大节省了物理资源。华为的技术方案还给出了从基层基站到高层基站中每一层适应新的控制指令的方式。尽管华为的专利是针对基站通信而设计的,但也不排除用于智能家居等场景,因此可能与小米产生纠纷。此外,小米目前也已经布局5G通信,如果从事基站业务,未来不排除与华为产生更多矛盾。
根据中国知识产权报给出的专利号,可以轻易查到《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这一专利。根据中国知网查到的法律状态,华为曾就这一专利在2015年与苹果公司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也就是说苹果向华为购买了这一专利的使用权,说明这一专利在手机终端具有“卡脖子”特性,连苹果都绕不过去。
苹果2015年购买了该专利的使用权
相比那些复杂的通信专利,《一种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及终端》就显得非常日常。很多网友都使用过手机自带相机的全景功能,在拍摄第一张照片后,会收到拍摄指令,提示用户如何进行后续操作和移动,以达到最佳拍摄效果。很多人可能没想到早在2013年,华为就申请了全景图像领域的专利,而且是目前国内手机厂商中唯一一个具有此类专利的。
但仔细阅读华为的专利申请,我们不难看到,华为在背景技术中,已经把目前的全景功能,作为技术背景进行描述。华为的专利申请重心放在了将第一章图片作为全景图片的中心,提高全景照片拍摄效果。因此使用传统单向全景功能的小米,即使显示了提示,帮助用户进行后续操作和移动,能否算是侵权仍有讨论的空间。
华为专利的重心放在拍摄方向的优化上
如果说《一种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及终端》还有讨论的空间,那么《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就真的很难绕过去了。华为的这一专利实现了终端在锁屏状态下调用本地图片替换预设锁屏背景,还实现了另外三种变化形式:一是这张本地图片可以由服务器智能推荐,并下载到终端替换。二是服务器推荐的图片,用户可在锁屏状态下“换一换”。三是锁屏界面可包括日期、时间、信号强度、电池电量以及拍照应用的快捷入口。
专利申请的示意图,和现在的锁屏界面依然类似
显然这一专利的内容,几乎被所有安卓手机使用,而且是高频率功能,很难简单的绕过去。
能否促进科技竞争才是关键
听说小米和华为在国内爆发专利纠纷,部分网友对前景表示不看好也不开心。主要是两种看法,一些人认为小米和华为发生纠纷,有关部门必然是要和稀泥的,最后无非各打50大板;也有人认为华为必然占尽宣传和政商优势,小米要被打压了。
3月2日,浙江大学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希望侵权的赔偿金额越来越高”,被部分网友批评为替华为讲话。其实,盘和林担心的就是出现第一种情况,而盘和林的反对者则害怕演变为第二种情况。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其危害都在于没有坚持促进科技竞争的原则。
过去我国长期处于生产力不够发展的阶段,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强调的不够,更多地侧重于增长速度。后来逐步重视知识产权,又对巨无霸平台企业、规模企业和初创企业缺乏区分,在客观上是帮助了大型企业。如此种种,实际都是压制了科技竞争。
2018年,五位院士就“我国原始创新成果为何还比较少?”的议题进行了一次圆桌会议。康乐院士指出:“在技术的创新上,保护和奖励创新还有待加强。对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处罚较轻”。俞梦孙院士认为:“原始创新来自于需求,我们如果把需求背后的规律搞清楚了,原始创新成果就会涌现”。
两位院士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我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够强,有一个很重要的直接原因,就是缺乏对手——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更弱。历次高等教育改革,其基本动力都来自领导者的观念推动。依靠观念推动改革,当然是可行的,但力量终究不如现实需要来得大。马克思说过,社会的需要比一百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因为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尤其是对初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远远不够,少数巨无霸企业经常成为法律纠纷的“必胜客”。这才导致大部分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全面开展科技竞争的勇气也不足。企业科研和高校科研是两条腿,企业科研起不来,高校科研就是内部竞赛,不会有危机感。
2022年04月,北航的一位教授指责现在的研究生“硕士期间优秀的想尽快赚钱”,甚至认为“985大学就是高级蓝翔”。其实这是将搞科学研究与实现经济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了,当然也反映出社会文化对高校科研的反作用。一个健康的科研环境里,应用研究搞得好就是应该要赚大钱,交的税用来资助基础学科,这才算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北航教授认为研究生搞科研的积极性不够高
2月24日,多部委联合举办了“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根据科技部披露的消息:2022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这是可喜可贺的进步,从科研投资的结构上看,这标志着企业研发与非企业研发之比已经相当接近发达国家。
然而这么高的企业投资,究竟产生了多少“卡脖子”技术,究竟对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多大作用值得怀疑。即使退一步说,企业科研投入这么大,有没有产生一大批对应的高水平论文,有没有产生一大批企业创办的高水平期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一鸣 
-
中国科学家:我们在太平洋、南海、东海钻了2000多个中国孔
2023-03-07 15:12 2023两会 -
“中国天眼”曾经历一场灾难性技术风险,他们这样化解……
2023-03-07 15:03 2023两会 -
科技部长王志刚谈ChatGPT用梅西举例
2023-03-05 11:36 2023两会 -
刘鹤: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2023-03-03 07:15 -
近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二次出舱活动
2023-03-02 15:31 航空航天 -
周源委员:建议ChatGPT相关技术设定年龄限制
2023-03-02 13:49 -
我国自主研制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首获航天员皮肤三维图像
2023-02-28 07:09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冠“仪表盘”将终止,中国博士生:只是起点
2023-02-27 09:19 抗疫进行时 -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深脑成像”
2023-02-26 08:27 -
杨利伟:2023年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已完成选拔
2023-02-25 10:32 航空航天 -
合理吗?美国裁定:AI制作图片不受版权保护
2023-02-24 16:46 -
科技部部长谈ChatGPT
2023-02-24 15:59 人工智能 -
我国成功发射荷鲁斯1号遥感卫星
2023-02-24 13:49 航空航天 -
我国第三大口径的通用型光学望远镜将落户帕米尔高原
2023-02-23 15:48 航空航天 -
性经验如何改变大脑内部状态?中国科学家获重要进展
2023-02-21 08:12 科技前沿 -
中国代表:反对借助人工智能谋求绝对军事优势和霸权
2023-02-17 13:09 -
半导体基础研究匮乏,我们进入“黑暗森林”
2023-02-17 09:53 科技前沿 -
ChatGPT“狂飙”,如何“迎战”?怎样“问责”?
2023-02-15 15:10 人工智能 -
“中国复眼”二期开建,将实现对千万公里外小行星探测和成像
2023-02-14 13:06 科技前沿 -
世界首次3D打印大体量文物复制,云冈第3窟成功“分身”
2023-02-14 08:52
相关推荐 -
“拿出关税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负总责” 评论 52关税战刚开打,马斯克:希望美欧建零关税自贸区 评论 127“美国救援人员刚到缅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评论 105受不了特朗普,美财长打算“跳船”了? 评论 121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住手吧!特朗普” 评论 488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