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鹏鲲:中国盾构——如何从弱国到世界第一
关键字: 盾构机中铁中铁隧道隧道掘进
研制总装的重任落到了中铁隧道集团身上,2002年10月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刚成立的项目组只有18位成员,其中多数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按照日后成长为盾构机设计专家、中铁装备总工程师王杜娟的话说“对于我们来说,别说研发盾构机了,很多人连盾构机都没有见过”。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杜娟与同事终于在2008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冲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掌握了技术话语权,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中铁隧道集团出厂了国家首台863计划自主研发复合式盾构设备
客观地说,这台盾构机仅仅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中铁隧道集团能依靠这只并不强大的技术团队在短时间内研究出这样一台盾构机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既有研发人员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因素,同时还有国家“863”计划提供的资金和智力支持。另外一个客观因素是普通盾构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同时国外各大盾构机生产商并没有能力垄断原料和部件的生产,他们能买到的,国内一样能买到,甚至还有的国外品牌的盾构机生产线就设立在国内。
退一万步说,凭借着中国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盾构机所需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国内都能造。即使买不到国外的部件,也能自主加工需要的零件。因此研发盾构只要从这台机械本身开始设计就行,问题一下收敛了。
说了那么多,02年国产盾构机列入“863”计划以及08年国产盾构顺利出厂绝对是非常及时的。如果当时有关部门的协调不是那么有力,中铁隧道集团的技术攻关不是那么顺利。那么在10年以来的地方地铁建设潮中,国产盾构的表现就不会这么亮眼。而没有国内市场充分的反馈,国产盾构技术升级并走向国外的步伐也很难如此迅速稳健。
重点国企带头,中国盾构全面开花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盾构机的研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中国盾构的发展历程中重点国企发挥了很大的带头作用,促进了中国盾构的发展。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同样承接了同一期863计划项目,为了利用上海建设打浦路隧道复线的机会获得工程第一手实用信息,一开始就做了整机样机并投入到工程实践中去。第一次掘进这台机器就在在黄浦江底实现了半径380米的转弯,创造了同类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最小转弯半径的世界新纪录。
2009年9月9日,随着直径为11.22米的“进越号”盾构慢慢驶入位于上海日晖港畔的接收井,新建的打浦路隧道复线宣告全线贯通。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直径11.2m的“进越号”泥水平衡盾构设备
在后续的国产盾构深入研究中,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也相继加入进来。同时北方重工、中铁隧道局等也都为国产盾构的重要部件国产化贡献过很大的力量。其中中铁隧道局牵头研制了国内第一个盾构机主轴承,并且基于该主轴承再制造了一台盾构机。
正是由于核心国企带头,国家部委稳健地组织协调,各大学积极参与攻关,中国盾构生产企业已经全面开花。截止至2013年,国内已经有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北京华隧通掘进装备有限公司、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国内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能够生产盾构设备。目前根据不完全统计,能够生产盾构设备的企业已经增加至几十家。
这么多生产企业的出现,实现了西方企业不能做到的重服务、高度定制化的盾构设备生产目标,也能利用产业集聚的效应降低成本。难怪价格低、服务好的中国盾构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主流。
中国之所以能从盾构弱国短时间内实现盾构设备份额占全世界2/3的奇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把握住国内地铁和隧道建设井喷前的时机成功掌握了盾构机的设计与生产技术。这背后离不开“863”这种国家级协作攻关的制度安排,也离不开广袤的中国本土市场,更离不开一个个生产研究人员扎实的努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盾构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张建鑫
- 最后更新: 2019-03-28 07:26:42
-
奥地利运营商A1选择诺基亚作为5G设备供应商
2019-03-27 22:04 -
中科院院士: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在世界上到底什么水平?
2019-03-27 21:21 这就是中国 -
我国民营航天第二发失败
2019-03-27 20:53 航空航天 -
遭华为公开嘲讽,三星回怼:我们才是第一
2019-03-27 15:47 手机 -
科创板应扶持本土芯片企业 而非外商马甲芯片公司
2019-03-27 13:12 科技前沿 -
中国大陆IC设计市场占有率去年位列全球第3
2019-03-27 12:40 -
“流浪木星”:70万年走了22亿公里
2019-03-27 11:46 天文 -
小米王腾:华为P30 Pro很强,P30阉割严重,小米9不输
2019-03-27 10:14 手机 -
韩国业界:三星存储器、显示器第一季度利润将严重下滑
2019-03-27 09:58 -
长江存储将如期于年底量产64层3D闪存:加剧市场竞争
2019-03-27 09:14 -
不理美国 巴林将使用华为技术推出5G商用网络
2019-03-27 08:52 华为 -
50倍变焦出没,改写影像规则
2019-03-27 00:34 手机 -
印尼渔民捞出中国水下滑翔机
2019-03-26 20:01 南海局势 -
OPPO与T-Mobile在荷兰展开合作
2019-03-26 18:39 手机 -
“出逃”直播的网红,如何在短视频江湖继续吸金?
2019-03-26 17:38 TMT观察 -
华为操作系统“B计划”有无价值?三星Tizen换道成功值得借鉴
2019-03-26 16:21 手机 -
中国目前最大尺寸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设备交付用户
2019-03-26 14:40 科技前沿 -
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
2019-03-26 11:31 航空航天 -
小米公布100W快充 17分钟充满4000mAh
2019-03-26 10:51 手机 -
我国麻醉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无痛分娩不影响孩子智力
2019-03-26 09:40 医学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35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43“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8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