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羲:极右翼崛起?欧洲建制派们有的是办法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若羲】
从距离总统之位近在咫尺到被判监禁4年,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玛丽娜·勒庞这几天算是体会了什么叫“西式民主”。
一叶知秋,勒庞的遭遇也给欧洲极右翼政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欧洲极右翼力量日渐增长,近年来在多个国家的选举中崭露头角,影响力不容小觑。玛丽娜·勒庞作为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领军人物,更是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激进的言论,在法国乃至欧洲政坛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
因此,勒庞被定罪,也在全球政坛引起极大争议——争议的核心在于对勒庞竞选公职的禁止。尤其是在勒庞支持率高达34%-37%的情况下,对勒庞参选公职资格的剥夺,究竟是司法公正的结果,还是建制派政治猎巫的胜利?更进一步,勒庞的遭遇会对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发展带来哪些冲击?
法律判决是否公正?
根据巴黎刑事法院的判决,勒庞涉嫌挪用欧盟公款,被判处四年监禁,其中两年在家中服刑,同时还被处以10万欧元罚款。勒庞还被即刻禁止在未来5年内竞选公职,且该禁令即使在上诉情况下也即时生效,这意味着她将不能参加2027年法国总统大选。
当地时间3月31日,勒庞称“不会就这样让自己被淘汰”,将就被判挪用公款一事向法院提起上诉。 法国电视一台节目截图
对勒庞的判决基于法国Sapin II法。该法律于2016年颁布,涉及政治透明度、反腐败等,是一份专门用于监督游说活动的法律。Sapin II是对《刑法》第L432-17条的修正,并对公职人员违反廉洁义务行为的犯罪(如腐败、不法牟取利益、徇私舞弊等罪行)规定了额外的处罚,且处罚内容必须包括对参选资格的剥夺。此外,2017年,《政治生活信任法》引入了《刑法》第131-26-2条,规定对犯有包括严重暴力、性攻击、恐怖主义行为和挪用公款等罪行的人处以剥夺参选资格的附加惩罚。1
尽管根据刑罚个别化的原则,法国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和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在合理条件下决定不判处剥夺参选资格的惩罚。但实际操作中,2017年到2023年所有情形类似的挪用公款案件,最终定罪均包括剥夺参选资格的惩罚。2因此从司法判决角度看,禁止勒庞竞选公职符合类似情节的一贯判决。
但由于该法律实施时日尚短,先例有限,此事可能再次被提交宪法委员会再度讨论,勒庞也仍有可能上诉成功。但当她被判有罪且竞选禁令即刻生效时,公众对法治的信任已经被破坏。法国著名律师让-伊夫·勒博尔热(Jean-Yves Le Borgne)也为勒庞鸣不平:“(剥夺竞选资格)这种临时处决违反了无罪推定原则。”3
欧盟灰色地带的双重标准?
虽然该判决从法律上有效,但却触及了欧盟政治中的灰色地带。勒庞的确涉嫌挪用欧盟公款,但这笔钱并非由勒庞中饱私囊,而是最终用于为“国民联盟”工作的助手支付薪水。这在欧盟并非孤例,正如欧洲议会前议会助理康纳·艾伦 (Connor Allen)所说:“每一个政治团体、每一个国家代表团都违反了勒庞女士所犯的同样规则——雇用员工处理与欧洲议会无关的事务。”4
康纳·艾伦就勒庞被判决发表评论 图源:X
理论上,欧洲议会的助理是欧洲议会的雇员,而不是他们所服务的欧洲议会议员的雇员。因此,助理们被禁止处理与议会无直接关系的全国性政党事务、竞选活动或新闻工作。但国际律师詹姆斯·蒂德马什(James Tidmarsh)在英国《旁观者》周刊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在实践中,欧洲议会助理帮助他们所服务的政治团体处理与议会无直接关系的政党事务的现象并不罕见,包括通讯、媒体简报、竞选协调和演讲稿撰写等等。5
多位熟悉欧洲议会内部运作的消息人士也向欧洲新闻台透露,议会内部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相当普遍,但并非所有资金挪用事件都会诉诸法庭。在某些情况下,议会会进行内部行政检查,要求议员归还被滥用的资金。如果怀疑存在欺诈行为,议会还可将问题提交欧洲和国家主管部门。在其他情况下,欧盟反欺诈办公室会收到举报,并在经过预筛选阶段后决定进行调查。6
这并非勒庞及其政党第一次面临挪用公款的指控。2016年,欧盟反欺诈办公室就曾要求勒庞退还34万欧元的议会助理工资。据称这些助理是她在“国民阵线”(后于2018年更名为“国民联盟”)的工作人员。2017年,法国调查人员再次突击搜查了“国民阵线”总部,调查“国民阵线”是否挪用欧洲议会资金以支付20名担任议会助理、同时继续为该党工作的党员的工资,“国民阵线”表示:“这是第二次针对同一办公室、以同一指控进行突袭,这证实了第一次突袭毫无意义。”7
时隔多年,在勒庞即将再度朝法国总统宝座进军前夕,挪用公款的罪名如利箭般再次射向勒庞和“国民联盟”。这次,勒庞和“国民联盟”究竟能否脱险?
欧洲极右翼的遭遇
放眼欧洲,极右翼势力的发展历程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战后,欧洲左右两派主流政党团结一致反对接纳极右翼思想或与极右翼政党合作,建立起一道“防火墙”,将极右翼政党阻拦在核心权力之外。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格局改变,极右翼思想兴起,中右翼政党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极右翼政策。在一些国家,中右翼政党甚至与极右翼政党结成联盟。而在荷兰和意大利,右翼政党已经占据上风:2022年极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党主导的右翼联盟赢得大选,2023年荷兰极右翼政党自由党也赢得众议院最多的席位,震动了欧洲。
作为欧洲政治光谱中的“非主流”,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之路绝非坦途。在欧洲,极右翼政党及其领导人因涉嫌违法行为而面临调查和审判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法国极右翼政治记者、2022年总统候选人埃里克·泽穆尔(Éric Zemmour)也曾三次因反移民、反穆斯林仇恨言论被定罪。2011年,他在电视上声称“大多数毒贩都是黑人和阿拉伯人”而被罚款1万欧元。2018年,他因发表有关穆斯林“入侵”法国的言论而被勒令支付3000欧元。2022年,泽穆尔又因为2020年在接受CNews频道采访时表示“儿童移民是小偷、杀手、强奸犯”,而被判处罚款1万欧元。泽穆尔称该判决违背了言论自由:“这是被意识形态侵入的司法体系对自由精神的谴责。”8尽管如此,泽穆尔并未被剥夺竞选资格。
此外,意大利副总理马泰奥·萨尔维尼(Matteo Salvini)作为极右翼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曾遭到起诉,起因是他在担任内政部长期间曾拒绝让难民船只靠岸。2024年9月,西西里大区巴勒莫检察院以非法扣留和滥用职权的罪名,要求判处萨尔维尼6年监禁。但同年12月,巴勒莫地方法院一审判决萨尔维尼无罪。
极右翼政治人物违反“政治正确”的言论行为遭到调查和审判,他们扩展势力的举措更是让当权者警铃大作。
今年1月,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领导人爱丽丝·魏德尔 (Alice Weidel) 和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的访谈在X上进行直播,引发对马斯克及X干预德国选举的指责。欧盟委员会正积极审查X是否违反欧盟《数字服务法案》,特别是X的算法是否增加了特定政治内容的曝光度,使德国选择党等党派获得更强宣传力度,影响选举结果。尽管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但这一案件再次将德国选择党推上风口浪尖。9
与勒庞最为同病相怜的,可能是罗马尼亚极右翼候选人克林·杰奥尔杰斯库(Călin Georgescu)。在去年11月的罗马尼亚总统选举,他在第一轮投票中以高达22.95%的得票率位居第一。然而,罗马尼亚当局拒不接受这一结果,并指责俄罗斯干预选举,最终,罗马尼亚宪法法院还是在去年12月取消了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果,选举将于今年5月重新进行。
罗马尼亚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9日宣布,禁止极右翼候选人克林·杰奥尔杰斯库参加5月举行的总统选举重新投票。 视觉中国
但在今年2月26日,杰奥尔杰斯库因涉及破坏宪法秩序、推动反犹太主义言论、传递虚假信息等罪名一度被罗马尼亚警方逮捕,尽管最终被释放,但仍面临多项指控,并且受到60天的司法控制,需要定期接受警方质询。
3月9日,由罗马尼亚最高法院法官和政党代表组成的中央选举委员会发布声明,以10比4的投票结果否决了杰奥尔杰斯库于7日提交的参选申请。曾经在大选中一马当先、距离总统宝座只有一步之遥的杰奥尔杰斯库,在被裁定投票结果无效后,甚至连重新选举的入场券都得不到,这不由让人对这场选举的合法性产生质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去美国?中企有钱没处花了吗?”
2025-04-04 11:20 美国经济 -
-
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被起诉
2025-04-04 10:1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想得很美,但我老死前能不能看到就不知道了”
2025-04-04 09:4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拿大对美国出手:25%!
2025-04-04 09:1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马克龙:别天真了!欧盟要暂停对美投资
2025-04-04 08:45 法国见闻 -
美联航一波音737客机在空中起火
2025-04-04 08:28 美国一梦 -
美取消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中国快递协会回应
2025-04-04 08:04 中美关系 -
特朗普:内塔尼亚胡或将于下周访美
2025-04-04 07:53 -
我驻欧使团: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5-04-04 07:28 -
哈尔滨亚冬会遭超27万次境外网络攻击,谁在操纵?
2025-04-04 07:24 网络安全 -
“美国这么做,堵不住我的嘴”
2025-04-03 23:33 -
“对等关税”竟是这么算的?经济学家集体傻眼
2025-04-03 22: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股大幅低开,科技股、芯片股重挫
2025-04-03 22:47 -
加拿大发愁:躲过子弹,却撞上坦克
2025-04-03 21: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内塔尼亚胡来了,匈牙利退了
2025-04-03 21:47 -
“禁令之前就有,但伯恩斯离任前扩大了范围”
2025-04-03 21:43 -
中美两军海上军事安全磋商:中方将继续依法依规回应一切危险挑衅行为
2025-04-03 20:31 中美关系 -
“果然,中国说对了”
2025-04-03 20:2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地球上没一个地方是安全的”
2025-04-03 20:1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尹锡悦被罢免 评论 228马克龙:别天真了!欧盟要暂停对美投资 评论 71“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262“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220“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63最新闻 Hot